【M+開幕】六大展覽 從香港視覺文化說到世界當代藝術 M+如何說故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M+開幕與香港藝術

【M+開幕】六大展覽 從香港視覺文化說到世界當代藝術 M+如何說故事?

tan21111yuenlung-1527

今日的西九文化區,經九十年代在維港填海造地而得。在這片無中生有的土地上建成,M+大樓宏偉巨大,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展覽空間佔17000平方米,規模非其他本地博物館可以比擬。從正門進入博物館大堂,中央採光井貫通各樓層,再加上樓底高曠的設計,自會體驗到室內空間之寬廣和大器。深入各個展廳,從認識香港視覺文化發展,到欣賞世界當代藝術,更是目不睱給。

M+開幕首年,任何人皆可免費入場,親眼看看這耗時十多年、花費數十億港元建立的博物館及其館藏,評估公帑是否用得其所。然而,館內設施眾多,除了33個展廳和三間戲院,還有多媒體中心、學舍、商店餐廳、天台花園等,一天時間絕不足以完全細味M+。因應疫情,訪客參觀M+前亦需預約,博物館亦限制同一時間參觀人數不多於6000人。

在接近8000件M+作品館藏及檔案中,M+的開幕展覽會展出約1500件。六大開幕展覽包括《香港:此地彼方》、《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物件空間互動》、《個體源流表現》、《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及《博物館之夢》,其中以前兩者最為重要。這六大展覽,各有主題,聚焦不同時地的視覺文化、當代藝術、建築設計,以及個別藝術家,反映M+館藏的多樣特色。

《香港:此地彼方》 探索香港戰後視覺文化

以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視覺文化演變為主題的《香港:此地彼方》,位於博物館的地下大堂展廳。甫踏進M+,入口旁邊便是《香港:此地彼方》展廳,如此安排,自然是把M+這座博物館與城市扣連,並彰顯博物館從香港出發,收藏及展示視覺文化之獨特定位。

《香港:此地彼方》從藝術、建築、設計、電影、動畫甚或電子遊戲等多種視覺媒介,講述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起的視覺文化發展故事,探索具香港特質的視覺文化元素。一般而言,一小時內應可看畢整個展覽,展品旁大多沒有附上文字解說,主要是以展品的鋪陳擺設和互相聯繫,形塑讓參觀者自行理解的詮釋空間。

「如何將那麼多不同類型的展品放在一起,然後講出一個故事,是最具挑戰性的地方。」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表示,選擇以戰後六○年代為起點,訴說香港視覺文化故事,是因為那時一個朝氣勃勃的年代,其時藝術方面有新水墨運動實驗,平面設計方面有許敬雅(Arthur Hacker)加入政府新聞處推動革新公共傳訊美學,建築方面也有爐峰塔(老襯亭)等有現代主義色彩的項目建設,各個領域都有一番新氣象。

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章,四章順着參觀路線先後接連。甫入展廳,看到的首份作品是「九龍皇帝」曾灶財塗鴉題字的一對門,後見呂壽琨、王無邪、靳埭強的「新水墨運動」畫作,屬「此地」展區,旨在呈現香港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在地藝術創作的種種思考和感悟。到「身份認同」章節,則見有政府新聞處創作總監許敬雅的「垃圾蟲」清潔香港運動海報,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和黃炳培的平面設計作品等,透露了他們的個人視野和觀察力,也展現社會不同階段流行的視覺語言。接下來的「地方」展區,以相片、模型、文獻等展品,介紹九龍寨城、力寶中心及政府總部等新舊地標,折射城市變遷和建築特色。展覽以「彼方」展區作結,此處展示了以香港城市景色為主題的電子遊戲,獨特地演繹香港形象的電影和動畫,側寫香港的生活百態,以及香港人的故事和創意產業。

展覽沒有提出尖銳的主張,也沒有作品顯然與近十年的本地社會運動有關,但較多觸及到香港的土地空間議題。「地方」一章中,展出了攝影師Michael Wolf著名作品《建築密度 #8b》,拍攝彩虹邨樓宇色彩繽紛外牆,牆上緊接相鄰的窗戶反映香港公屋人煙稠密的生活環境。而在M+為展覽特意委約創作的三份作品中,撇除動畫家江康泉的《海市鏡花》,張智強的《變形蝸居》及 Adam Snow Frampton、Cyrus Peñarroyo、Jonathan D. Solomon、汪嘉詠合建的《懸浮城市》,都在回應土地空間議題。《變形蝸居》是互動式裝置,讓觀眾體驗在細小的住宅裏,如何透過可移動牆壁和多功能家具解決住屋空間問題,《懸浮城市》則是建築模型,凸顯金鐘至中上環天橋延連不斷的都市空間特點。

概觀整個展覽,採取了涵蓋藝術品、流動影像、現成物、印刷刊物、文獻的策展方式,帶出M+是「視覺文化博物館」而非「美術館」的定位。策展人彭綺雲希望,今次展覽能夠讓觀眾多認識香港的視覺文化發展,繼而更常留意日常身邊不同範疇的視覺文化事物,不論藝術、建築或設計,「都應該平等地欣賞香港視覺文化。」

傳媒預展時,彭綺雲被問到有沒有展品本來有意放入展覽後來卻無法展示,她答道,「展覽在很多年前起已經開始策劃,很多東西在我們搬入博物館前已經決定好,除了一些因為空間不夠大而所做的微調,沒有任何改動。有些事情需要改動,單純是出於實際原因。」而館藏內尚有許多作品,有待未來新展展出。「今天展不到,明天能否展出?不太擔心。」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紅線內的展示空間

在《香港:此地彼方》之外,M+另一備受矚目開幕展,必然是位於二樓希克展廳、根據烏利希克捐贈予M+的大批藏品策劃的《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烏利希克以商人、外交官、當代藝術收藏家身份,在中國工作生活逾三十年時間。九十年代,希克發現沒有收藏家或機構有系統地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後,於是決定以呈現中國實驗藝術發展的目標,採取機構的方式而非根據個人品味購藏。捐贈予M+的希克藏品以此宗旨建立,並成為今日「已知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紀錄」。最早期的作品可追溯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其後有「無名畫會」的作品,也涵蓋一九七九年至二○一二年初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

二○一二年,M+成功游說烏利希克捐贈他數十年間收集、映照一九七○年代至二○一二年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1463件作品予博物館,並更多向烏利希克購入47件藏品。這批中國當代藝術品成為了M+的建館藏品,館藏的發展基石。時任M+行政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獲得這批作品時,已表明希克藏品在M+開幕時會被獨立展示,使觀眾有機會「感受領會這批藏品的完整性」。《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覽,便是從希克藏品中挑選作品,以時序回顧中國當代藝術歷年來的變化、挑戰和實踐方法。

大半年前,希克藏品捲入爭議,被質疑其中有藏品涉嫌觸犯《國安法》,希克當時回應道「並非所有作品都適合展示公眾,但可留給藝術史家研究」,於是希克展廳開幕時會展出什麼作品,成為了新聞議題。展前,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的馮程淑儀不願透露展覽內容,僅強調,展出什麼作品交由策展人專業決定,不認為展覽會有挑戰權威的行為,亦不希望事先審查,影響M+的國際地位。

如今希克展廳開放參觀,終於能夠根據策劃及展品本身評價展覽。《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品豐富,分成八部分講述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轉折,重點主題包括一九七○年代的地下藝術運動、一九八○年代的「八五新潮」,一九九○年代的後六四藝術、北京東村藝術家羣體等。展覽確有完整呈現中國當代藝術流變的意圖,而展品大多雖然並未直接挑戰國家政權,但也不免觸及「敏感事件」。如王興偉的《新北京》,則重繪攝影師劉香城的著名六四照片,荒誕地把傷者換成企鵝。大半年前引起爭議、藝術家艾未未向北京天安門豎起中指的《透視研究:天安門》,並未在目前的展覽展示,但另可找到他兩份舊作,一是裝置作品《洗白》,二是錄像《長安街》。前者是由126件陶瓶組成,部分陶瓶容器最久遠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艾未未把部分瓶子塗上白漆,把原本的色彩完全遮蓋。根據博物館介紹,白漆隨時日剝落,象徵「粉飾洗白不僅無法完全掩蓋過去,而且還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具暗喻意味。

從普及中國當代藝術的角度出發,《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確能讓觀眾更了解當代中國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藝術語言及命題,見證他們如何回應社會氣氛和藝術傳統,並建立個性和身份。部分展品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有明確的獨特之處,如藝術家馮國棟畫於一九七九年的《光河》,突破了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盛行的寫實繪畫框限,以抽象形式和鮮豔色彩表現陽光照耀下的山巒。也如黃永‎砅一九八九年的作品《六走向的小轉盤》,提出藝術創作應交給機遇和自然,透過轉動輪盤決定構圖材料等畫作元素,與同期崇向自我表達的藝術潮流抗衡。

回到M+希克藏品的創立本意,是想中國國境內、較為自由開放的香港,擺放及展示在中國大陸未能展出的當代藝術,現在這樣的展示空間還剩多少?而時移勢易,大眾亦期望M+策劃更代表本地、以香港為本位、與香港有關聯的展覽,本地觀眾能否對希克展廳的當代中國藝術作品有所共鳴,也是M+必須考慮的問題。

《物件.空間.互動》 回顧七十年設計建築

位於二樓東展廳的《物件空間互動》,以過去七十年的國際設計與建築為主題,分主題和時序探討設計和建築與人類生活以至世界的互動關聯。

展廳裏有500多件家具、建築、平面藝術等作品,都是在亞洲製造或受其影響。這些設計建築工藝品,有致散落在展場各處,高低起伏,觀眾的視線不斷游走一事一物,這一刻受典雅的現代精美木椅吸引,下一刻又被任性破格的後現代設計衝擊。賞析這一大批展品,可發掘它們的美學及其社經脈絡,也可窺看它們各自處理回應的生活及社會問題。重要展品包括購藏時已引起爭議、倉俁史朗設計的「清友壽司吧」,花兩個月時間在展場中重新裝嵌;以及藝術家曹斐的《人民城寨》遊戲世界項目,探索數碼與現實世界之界線,恍似預視了「元宇宙」的發展。

tan21111yuenlung-1844

《個體.源流.表現》 亞洲前衛藝術運動

《個體‧源流‧表現》展覽在二樓南展廳,着重以「亞洲視覺」探索戰後的前衛藝術運動。

展品呈現了亞洲藝術家不同年代都致力創新,嘗試以新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與經驗。展覽重點介紹了亞洲戰後的抽象畫發展、日本「具體派」發起的激進藝術實驗、移民或離散藝術家如何在海外處理自身的身份認同問題,亞洲藝術家又怎樣在世界主流外確立充滿自身特色的創作風格。從他們的作品,能看到地域之間的藝術異同。展廳內,以李明維的《魚雁計畫》裝置最突出,三個隔間放在展場,邀請觀眾前來執筆書寫,由博物館定時代為寄出。作品始於藝術家外婆離世,他寫了過百封給亡者的信件,抒發喪親之痛,繼而認定書寫的治癒力量。

tan211112yuenlung0246

《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 唯一藝術家個展

在二樓西展廳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是M+開幕唯一聚焦個別藝術家的展覽,非常受歡迎,展覽外總是排着長龍,一般需要輪候三十分鐘或以上才能進場。

展廳內有一項由十萬計泥塑雕像組成的大型作品,由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聯同三百多位廣東象山村村民在二○○三年花五天時間合力製作。泥塑雕像總數逾20萬個,反映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二千呎的展廳只足以擺放一半雕像,但已極具懾人魅力。在雕塑外,展覽同時展出了攝影師張海兒的攝影作品,他《亞洲土地》的製作期間,記錄了每位參與村民,並與其製作的泥人配對呈現。Antony Gormley自一九八九年起創作《土地》系列,此前他曾到訪過不同地方邀請當地居民捏製泥人,而在中國造的《亞洲土地》是系列中規模最大的一份作品。

tan21111yuenlung-1527

《博物館之夢》 概念藝術的想像

在二樓的合院展廳的《博物館之夢》,專門探索誕生於一九六○年代發展至今的「概念藝術」。

踏入展場,便見到大師級作品,如小野洋子的《讓釘子錘進的畫作》、概念藝術之父杜尚的「可攜帶的博物館」《手提箱裏的盒子》、 Andy Warhol的《錘子與鐮刀》,其後也有後進藝術家拓展概念藝術想像的創作,他們運用不同素材革新傳統。如金範的《青花釉下彩白瓷棘龍紋罐》以紙黏土製成白瓷罐的形狀,再用原子筆在黏土繪畫龍紋,以幾可亂真的方式造就「寶物」。展覽整體嘗試讓觀眾重新想像何謂「創作」,以新的方式體驗世界。

tan21111yuenlung-1345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M+開幕與香港藝術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