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2020年 明周專題回顧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採訪手記】2020年 明周專題回顧

001

時代雜誌形容這是「被偷走一年」,Google選出「大流行」為年度關鍵詞——2020年,疫情定義了人類命運,全球在確診數字的升跌之中,默默期盼一年終將過去。
此外,還有許多事情,是攸關重要的。趁着年末,專題組寫下採訪手記,回顧這一年難忘的專題故事。

002

2675期封面《看不見的亂世傷痕》(14.02.2020)
採訪/撰文:黃雅婷 攝影:譚志榮

【不可善忘】
這年紛紛擾擾,全世界淪陷在一場世紀絕症中,我們失去許多共同回憶,路人個個臉肉模糊,親友討論移民,生活愁雲慘霧,內心無以為繼。

於是,不少人展望年終能意味結束,盼來年更好。

我卻仍然想起十幾個月前,差不多同樣的歲晚,與攝影師到訪理大廚房佬施漢恆的家。那天我們和廚房佬和他的助手到街市買菜,看廚房佬在蔬菜鮮瓜凍肉游魚中穿來穿去,像當忙辦年貨的師奶一樣,之後齊齊返屋企,拍他低頭洗菜,燒鍋,爆香蒜頭——午後熱氣騰騰,他不在理大,沒有催淚彈和水馬,廚房佬做回坐家煮夫,在家中對牢油煙煮食。

飯後,廚房佬說起自己的情緒病,說到自殺經歷,談起心愛的前妻,也想到親情,想到香港。說起,他依舊粗聲粗氣,眼泛紅絲,卻真情流露。他說自己自從患病吃藥後,失去了發自內心的情緒,直到看到新聞,見到去年的直播,眼淚才為這個地方一次流光。我記得,他住的那條村那一年並沒有新年氣氛,沒有人在園子放桃花、水仙、桔。

時光飛快,轉眼又過去一年,聽來雖是嶄新的一年,卻我們都知道,那仍舊是艱鉅的、多變的一年。我們仍需努力,不可善忘。

文章回顧:一個人的煮食抗爭與自癒 理大廚房佬的故事

003

2677期《一罩難求 港人自救》(28.02.2020)
採訪/撰文:莫坤菱 攝影:譚志榮

【香港值得有這樣的人嗎?】
2020年,說不上容易,談不上回味。謹以年度回顧的篇幅,向前線的醫護致敬,辛苦了。尤其是參與罷工、希望政府封關的每一位。

最記得,年初採訪過戴着豬嘴的王醫生。我們站在醫院外一直聊,從午後到日暮,他的身子總是站得挺直。他不是那種高調的人,說起話時,更有種醫生的理智。但每每說起病人,都是真情流露。每下肉緊,出發點都不是為自己,為病人,也為香港。

我花了一整年反覆思考:「香港真的值得有這樣的人嗎?」新一年,願我們努力,讓我們所愛的地方變好。

文章回顧:豬嘴醫生

影片回顧:醫護罷工的吶喊 擔心秋後算帳 但為香港退無可退

004

2680期封面《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20.03.2020)
採訪/撰文:馮婥瑤 攝影:譚志榮

【亂世之中,家為何物?】
在紛亂時代,戰火蔓延到每個屋簷下。兩代黃藍之間,你有你講,我有我講,愛恨交纏。記者思忖,若避開正面衝突,以中間人身份,找來兩方分別現身說法,會是怎樣?

黃太本來有一個熱鬧的家,四個子女各自成家,新抱女婿孫仔,濟濟一堂。去年社運,讓每周一聚的飯桌上,上演著一幕幕藍絲媽媽大戰八個黃絲仔女媳婦女婿的戲碼。

離開戰場,平日「孤軍作戰」的黃太,苦水一吐便五個小時,罵聲中充滿期望着緊;暫住台灣的兒子,隔著七百公里的距離,透露出失望無力。時隔十月,其餘兩家人同樣已「走佬」到異國。當日團年飯餐桌上,猶如槍砲的幾雙筷,也許不會再現,而那道超越黃藍之分的傷疤,不知何時癒合。

一年過去,我們仍在談家庭傷痕,談移民,但是,可真有連根拔起這回事?讓我們再次叩問,亂世之中,家為何物。

文章回顧:反送中運動在餐桌上爆發 藍絲媽媽:我一個頂八個

005

公民抗疫系列:【接機小故事】 (27.03.2020)

撰文、攝影:譚志榮

話說當日入機場影相,場內人流稀疏,正當百無聊賴之際,被一對在接機閘口等候的中年男女所吸引。因為女方的身體語言充份表現出一種熱切的期待,令我多加留意,心想希望有一個賺人熱淚接機畫面出現。

終於,這對男女有所動作了。女方滿面歡喜,一個箭步走上前,男方緊隨其後,迎向一位身穿保護衣,戴上眼罩,全身包到實一實人物。(由於包得太實,所以仍未分到性別)

而我亦舉起相機,迎接期待的場面。

就在雙方準備相擁的前一刻,女方突然急停,而且說時遲,那時快,手中多了支水壺狀物體,並向包到實一實的人物以及其行李起勢狂噴。原來是她的「寶貝女」(應該),噴了兩丶三分鐘,作360度全面消毒。

預期賺人熱淚的畫面沒了,但取而代之是個意想不到又合乎時勢的另類溫馨場面,這也是不錯吧。

最後噴完一輪後,「寶貝女」脫下保護衣,而母親大人一面滿足的,與其「寶貝女」以及隨後推著行李的父親(應該)一同離去。

當兩母女經過我身旁時,聽到母親大人一面肉緊地說:「你返嚟就好啦!我真係好想攬實你呀!」

圖輯回顧:https://bit.ly/3aIH2Kr

006

2683期《疫情紀事》(10..04.2020)
採訪/撰文:蕭曉華 攝影:梁俊棋

【事實背後的事實】
今年二、三月,在臉書看過一段不敢轉發的短片:一個意大利婦人步出露台晾衣物之際,發現她的鄰居或家人在隔離露台吊頸自盡了,她趕忙走過去要救人,但卻不夠力氣把面色已經發紫的死者拉上來,然後她又跑回屋子裡,不知如何是好⋯⋯

你或會想到,世上沒什麼比起病毒更不容人類去阻延,一天都嫌多,一傳十十傳百,也就如流行病學家為疫情估算的傳播系數,一個人會感染多少人?連帶令幾多國家受牽連?這天,中大學者郭偉安傳來最新的估算顯示,全球多個城市或國家的疫情仍在擴散,包括香港在內。

處理這篇稿子的過程帶着一些疑問(那是慣常的採訪情況):為什麼今次袁國勇教授沒像沙士當年那樣前往偵查病毒? 為什麼會友醫生學者指「戴口罩會影響說話」?真想知道香港的醫生學者是否正直,是否值得香港人去珍視。

原要尋找一個比較接近真相的答案:病毒源頭在哪?或是否人工病毒?後來袁國勇教授陸續接受傳媒訪問,坦言關閉市場後已無線索可偵查,他撤回的文章則說明有充分科學理據證明是來自蝙蝠。後來,採訪改變方向,以大量篇幅整理事態發展,按時序把零號病人至全球大流行的疫情陳述記錄,以事實揭示背後更大的事實。

結果,事件的先後次序揭示更多,包括,疫情可能在2019年11月便開始,官方公佈基因圖譜前已有內地實驗室得出結果但要銷毀樣本、內地學術文章離奇下架前官方曾發出指示管制論文的發表,還有, 許樹昌教授發表了學術評論文章,悼念疫情吹哨者李文亮醫生……

專題回顧:https://bit.ly/38xAJGIhttps://bit.ly/2Ks4Fw5

007

2685期 《我不是玩具》(24.04.2020)
【一起就是一件事 】

撰文、攝影:劉玉梅

「我不是玩具」

她載著許多回憶;

生活中另一個約櫃。

靜靜陪伴著主子的哀樂直到終老。

喜歡玩具的你我會明白箇中。

拍攝這封面讓「衆生原神歸位」。收藏了她們十數載終於能見見世面。

背景選擇了黑調;沒有刻意,但巧合地跟現世相像。

相片裡眾𥚃尋他:帶著一個對香港的期許。

拍攝到天亮;

讓我見證到黎明前的天空真的非常黑暗。

在黑暗中一起學習勇敢堅持。

這年過得很重。

透過玩具令自己保持著孩童的初心:正直真善。經常提醒著。

訪問中一個設計玩具達人說過一句話:

「每個人守住自己的崗位已足夠;

一點力量;那怕是一點點。」

像這相片:

一起就是一件事。

祝平安。

專題回顧:《我不是玩具》

008

2699期封面《如何追蹤催淚彈進入民宅》(31.07.2020)
採訪/撰文:伍詠欣
相片提供:Carson Leung、Nicole Lee、Kevin Lai

【找出真相 從來都是所有人的責任】
這是一個火災現場的3D 實景圖。

事發當日,是二○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警方開始圍攻理工大學翌日。

那一天,市民從四方八面前往理工大學聲援。其中一羣人在柯士甸道未能突破警方防線,只能向柯士甸路離開。

防暴警追趕示威者時,向狹窄的柯士甸路發射催淚彈,其中一粒落在這個火災現場。

火勢最凶猛之處,找到兩粒燒焦變形的催淚彈殼,說是懷疑因催淚彈射入屋導致單位起火,並不為過。事主一家幾口損失慘重,但是至今未有任何部門承擔責任。要是提出訴訟,事主需要更有力的證據支持。

隨着科技和資訊下放民間,近年出現 Forensic Architecture(法證建築)的調查方式。Forensic Architecture只有十年歷史,二○一○年在倫敦金匠學院創立,是一個空間調查團隊,由空間及視覺文化教授Eyal Weizman創辦,小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通過收集及分析各項數據、建立3D模型、鑑證案發片段的真偽、對比各種角度的影片以及與當事人接觸等,還原現場及真相。

一羣來自香港大學建築系的碩士學生,他們第一次接觸Forensic Architecture(法證建築),利用僅有的公開資料,有限的電腦程式知識,摸着石頭過河,嘗試拼湊一宗許多人未必記得的催淚彈入屋的真相。

為了模擬催淚煙擴散的方向,他們自學相關程式。數十秒的影片,單是輸出成品,已經要十數小時,還未計算多人在背後花了數十小時自學使用程式。又,為了整理區內二十四小時的催淚彈使用量,製作互動地圖,他們手動輸入了上千項數據。同學自嘲,過程中曾經懷疑自己在修讀電腦課程。

為了證明一些本來毋庸置疑的事實,花了如此龐大的心力,到最後仍然可能是徒勞無功──讀着他們的報告,只覺無限感嘆。

歷史上有很多「真相」來自官方機構,可是,來自民間的追查,往往會找出另一個角度的版本。

尋求真相,我們需要知識,同時需要堅持和勇氣。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真相出一分力。

專題回顧:https://bit.ly/3nNV6Wt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