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人物】大船沉沒前轉身 《一条》背後的男人-徐滬生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星期日人物

【星期日人物】大船沉沒前轉身 《一条》背後的男人-徐滬生

yitiao-xuhusheng2
yitiao-xuhusheng2

「以互聯網初創公司來說,我算是很大年紀了。」現年47歲的徐滬生說。

比起徐滬生這個陌生的名字,更為大眾所熟悉的,是他所創辦的新媒體  -《一条》,在華媒圈子裡,《一条》的經營方式常常被人拿來討論,內容只做生活、潮流與文藝類的報導,以中產階級為目標對象,短短的五分鐘影片,唯美的鏡頭,背後是拍了十個小時畫面後的抽絲剝繭,這個媒體打着的口號,是「所有未在美中度過的日子都是被浪費的」。徐滬生說,在互聯網的世界,《一条》大約有3500萬觀眾羣(fanbase),單是微信的公眾號,便有2100萬。

太安逸要趕緊走

《一条》的辦公室座落在被稱為「小資街」的巨鹿路上,佔了一整層,裝潢樸素平實,徐滬生的工作室,有兩面牆都是書,大量文史哲的書籍,篤見《浮生六記》、《人間詞話》等靜躺在書櫃上,出身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的他,也是一名文藝中年,在媒體人的身份以外,他還是詩人徐蕪城。

2013年,徐滬生時任綜合性新聞周報《外灘畫報》的總編輯,日子過得很舒服。「每個禮拜開兩個會,周末看看稿子,花的時間很少,都理得很順,薪水也蠻高的,然後就…趕緊走」,他笑了一笑,他在這個媒體逗留了八年,看似上了軌道。太安逸的環境,沒有讓他失去觸角,他嗅到了暴風雨前夕的味道,媒體轉型將會以劇烈的姿態上演,於是他決定離開《外灘畫報》,「我一個晚上就想通了,一個禮拜後去跟老闆辭職」。

「你做不了轉型這件事情,船就會沉。」在《外灘畫報》最後的日子,他曾經嘗試過向公司提出新方向,但在舊有的體制裡面實現不了。徐滬生說,那一年,幾乎沒有人相信互聯網對於傳統紙媒的衝擊來得那麼大,「那時我們的利潤很好,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會關門」。結果,《外灘畫報》在2015停刊,也轉戰到網絡去。

在舊體制無法嘗試新事物,很快他便決定要開一間新公司,以短片為主打。創辦的過程困難嗎?徐滬生說得輕鬆,很順利便拿到第一筆投資︰「是一個老朋友,最後加起來拿到900萬的資金。」臨門一腳,投資者門希望他能夠拿出100萬以示決心,「正好我還拿得起,也沒有猶豫當場就答應了。」萬事起頭難,似乎應用不到在他身上。

《一条》背後都是90後

拿到首批資金,人力資源是最大的問題。「創業一開始只有18人,包括我,其餘的基本上都是剛畢業的90後,大家都沒什麼經驗,就一起在摸索」。放眼辦公室,都是空桌,工作的人都在外,徐滬生說大部分員工都是90後︰「我們有個攝影總監,1990年的。」

為何都是那麼年輕的人?「因為資深有經驗的人不來,在傳統媒體做過幾年的人沒有一個願意來,大家還是覺得在一個報紙做比較有安全感和體面一點。」徐滬生回憶道,當時是間寂寂無名的小公司,雖然自身在媒體圈有點名氣,但還是沒有人願意去冒險。於是只能找到年輕人,「反而沒有太多的束縛,他們都很拼命」。

《一条》的辦公室,裝潢簡單俐落。
《一条》的辦公室,裝潢簡單俐落。

《一条》在2014年正式上線,僅僅三年時間,公司的規模已從18人大幅增加至300多人,其中有200人是電商(電子商務)團隊,背後的商業團隊人數比製作多,打破媒體側重製作內容的傳統。以微信的公眾平台起家,當初18個人經營一個公眾號,當時的遊戲規則是,一天只能發一次文,以致於這成了《一条》名字的由來︰「就一天一條視頻,開始的時候,名字也是亂七八糟的起過一大堆,反正最後就是用了這一個。」他回想,當時用《一条》會感到很奇怪,「但成功之後就覺得這個名字還不錯。」

一開始,並沒有人看好他們。

「周邊的人覺得會死,因為互聯網就是屌絲嘛,網絡就是充斥搞笑、娛樂這些很碎化片的東西,我們當時有一個口號是︰碎片化不等於低質,碎片化也可以高品質。」後來他總結,精緻的內容不是沒有人看,而是當時還未有人在網絡上如此大規模地製作,他自信地道︰「我們的片是可以拿去電影院放的那種質素。」話畢,他走到電腦桌前,播放了一條最近製作的報導。

《一条》的題材不限地域,也曾報導過香港的小店。(圖片來源︰《一条》)
《一条》的題材不限地域,也曾報導過香港的小店。(圖片來源︰《一条》)

我們還是在做媒體

新媒體年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在努力找尋生存下去的方法,剛開始的時候,《一条》完全依靠廣告來維生。直到2016年,微信的公眾號追隨者達到1000萬人,這個團隊開始探索電商的可能,成了現在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一開始時,有想過要做電商嗎?「沒有,對電商根本一無所知,沒有任何經驗。」那是什麼驅使走進了《一条》走進這樣的領域?

徐滬生說,他們做了很多設計師、建築師、小店的訪問,有時會有人留言問,那些精緻的產品可以在哪裡購買?「我們老是要告訴他們,後來就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來賣一賣,就試了幾個案例,都很成功,當時我們就很堅定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一直在做生活的內容,轉做電商也是把過去訪問過的人所做的產品推薦給大家。」因為報導跟電商之間的內容沒有矛盾,甚至可以互相結合。這樣的一條路,致使電商成為了《一条》愈來愈重要的領域︰「我們是以媒體的優勢切到電商裡。」

《一条》的報導︰全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後來這座位於秦皇島的圖書館,卻成了最熱鬧的圖書館。(圖片來源︰《一条》)
《一条》的報導︰全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後來這座位於秦皇島的圖書館,卻成了最熱鬧的圖書館。(圖片來源︰《一条》)

打開微信,點進《一条》的公眾號,再也沒有一條的限制,每天大概有八條文章,大部分是電商產品的推介,曾被網民戲稱「一條變八條」,但徐滬生覺得,媒體仍然是他們的核心所在。

「我覺得本質上我們還是跟做雜誌很像,過去我也是做這種生活類的雜誌。」所謂新媒體的價值,在徐滬生眼中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只是載體不同了,玩法也不同了。「我們還是去報導那些在生活領域裡很有創造性的人和作品。」

預言紙本會消失

眼前的徐滬生談吐溫文,沒有商人的氣燄,但他在談的,還是這一盤生意。

從1998年進入報社開始,他在媒體圈打滾了將近20年,見證過因改革開放而迎來的媒體市場化,他形容那是中國媒體的「黃金十年」。那時,30多歲便擔任總編輯。也才不過十年,傳統媒體受到網絡的巨大衝擊。他說,自己曾有份創辦的兩份周報都已經不存在,甚至大膽預言,將來紙媒一定會消失,「我覺得會比大家預期的都要快」。

對於時代的脈搏,已屆中年的徐滬生仍是毫不脫節。
對於時代的脈搏,已屆中年的徐滬生仍是毫不脫節。

不惑之年,他選擇跟着時代而上,坦言比做雜誌時累二十倍,但他看來孜孜不倦。

法國意識流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帶給徐滬生很深遠的影響,那是在媒體圈工作了多年後,偶爾重讀這本小說,開始改變了生活方式,也改變了自己的狀態︰「做媒體會很外向,整天南來北往,看到《追》後,整個人就變得安靜下來了,這十年也可以一直維持閱讀的狀態。」

也許這種安靜下來的狀態,不盲從,但不脫節,成了他思考媒體未來走向的養份。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星期日人物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