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美攝影師謝嘉敏 借相尋根 牽繫雙親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居美攝影師謝嘉敏 借相尋根 牽繫雙親

181022_kaman_fatured-pic
每一次回港,謝嘉敏也會到太子買一袋外婆喜歡的白蘭花,嗅嗅那份香氣,才覺得自己回來了。
每一次回港,謝嘉敏也會到太子買一袋外婆喜歡的白蘭花,嗅嗅那份香氣,才覺得自己回來了。

謝嘉敏說自己「兩面不是人」、「唔三唔四」。她經常中英夾雜,不時腼腆地笑着問記者:「你明白嗎?」

她未滿一歲,已跟家人從香港移居到美國。沒在香港成長,她說自己非香港人。美國人看到這張東方臉孔,又認為她不夠「美國人」。為了尋根,她2004年辭去乏味的文職工作,帶着相機獨自回港。最初拍風景,後來拍香港的親戚,兩年後機緣巧合,開始拍酷兒社羣。「我的作品關於尋根,還有人對城市的歸屬感。」如是者,一拍便是十二年。最近她精選八十四張作品結集成書,取名為《narrow distances》。收窄的是她與香港的距離,還有與父母的距離。

重返親人成長地

翻開相集,先看到荒廢的舊啟德機場。那是謝嘉敏初回香港時,偷偷進去拍下的。1982年,謝嘉敏父母跟隨嫁到美國的姑媽移民。離開時熱鬧繁忙的啟德機場,二十年後已空無一人。「我對香港的印象,來自父母六七十年代拍下的舊照片。」跟着照片,她去了舊機場,也去了父親的成長地──石硤尾。「重回那些場景拍照,因為想知道香港變了多少。」她相信空間能說故事。拍下對父母重要的地方,等同翻看家族史。

《Narrow Distances》相集由舊啟德機場的照片開始。內頁沒有作品名稱及拍攝日期,因為謝嘉敏不希望讀者帶着前設閱讀她的作品。
《Narrow Distances》相集由舊啟德機場的照片開始。內頁沒有作品名稱及拍攝日期,因為謝嘉敏不希望讀者帶着前設閱讀她的作品。
四年前,謝嘉敏在美國拍下太太與父母共膳的一幕。
四年前,謝嘉敏在美國拍下太太與父母共膳的一幕。

舊照片也帶謝嘉敏找到親戚。最初,她暫住在姨母家,每天陪她飲茶、買餸,一有機會便問及家事。「她很驚訝我為何回來,還以為是母親身體出問題。」住在紐約的謝嘉敏沒打算回港定居,只想透過家族歷史,知道自己是誰。住在姨母家,跟外婆關係也變親密,但她此時卻要回美國耶魯大學進修,畢業後,更留在學校教攝影。每次放假從美國回港探望外婆,都先到太子買一袋白蘭花。老人家三年前離世,謝嘉敏至今依然維持習慣,要到花墟走一趟,嗅嗅白蘭花香氣,才覺得自己身在香港。

性小眾毋須模糊

除了家人,讓謝嘉敏對香港念念不忘的,還有一班讓她拍攝的性小眾朋友。「2006年,我在太子看到一對女同性戀者在油站旁依偎。我很想拍下,但未及調校好相機,她們已經走了。這是我第一次在街上看見亞洲人同志伴侶。」錯過了的影像一直留在她心中。回到美國,她希望能再碰上這樣的一雙一對。「美國看似很開放,但十年前不見得有亞洲人敢這樣做。」最終她還是沒法用相機凝住心中的那一幕。

她決定要找香港的同志,拍他們的故事,《narrow distances》收錄了部分作品。「我不是人類學研究者,但拍照前我會跟被攝者做訪問。」無論是拿着煙的女生、熱戀中的甜蜜情侶、還是化濃妝的變裝皇后,他們都毫不懼怕鏡頭,眼神充滿對攝影師的信任,是受訪者,也是朋友。「我希望鏡頭能直視被攝者。如果每張相也不能見樣,只會營造一種偷偷摸摸的感覺,我不想加強邊緣化性小眾。」

除了表情,謝嘉敏也重視場景。其中一張作品,她攝下了一名在後樓梯換女裝的青年。「空間很重要,因為空間影響人的生活。配合環境與人物,才能把故事拍出。那是攝影棚做不到的效果。」被攝的男生是一名喜歡穿女裝的男同性戀者。雖然已向家人出櫃,但為了減少爭執,他不會直接在家穿女裝出門。男生不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所以謝嘉敏刻意選了一條有日光照射到的樓梯。相片有明亮的背景,鏡頭刻意「低炒」。她笑言男生解開白恤衫的一刻,像Superman(超人)一樣。「沒有必要抑壓吧!我希望別人看我的照片,會感到喜樂。」

在後樓梯換女裝的青年,謝嘉敏覺得他解開鈕扣的一刻像個超人。
在後樓梯換女裝的青年,謝嘉敏覺得他解開鈕扣的一刻像個超人。
謝嘉敏不是紀實攝影師,反而讓受訪者精心挑選場地,重構他們內心最深刻的畫面。
謝嘉敏不是紀實攝影師,反而讓受訪者精心挑選場地,重構他們內心最深刻的畫面。

出書看似是一個計劃的終點,但謝嘉敏沒想過停下來,她還要延續下去。「我每逢假期便會回港。有些人,我每年都重拍,慢慢地見證他們成長。」拍與被拍的,由陌生人變成好朋友。「最初回來,每天都跟長輩一起。但這次新書發布會,很多朋友也來了,就像一場派對。以前對香港沒有歸屬感,現在終於有了。」拍照已變成她生命的一部分,停下來?捨不得。

時間拉近距離

別人的故事,聽得多拍得多。朋友鼓勵謝嘉敏拍自己的故事。「有時候我會想像,如果有平行時空,生活在香港的另一個我會是怎樣?」

父親在美國的餐館工作。謝嘉敏大學畢業後,也曾在餐館上班。如果沒有移民,如果沒有成為攝影師,她直覺會走上父親的路。為此,謝嘉敏買了一件白色圍裙,弄髒後拍了兩張自拍照。相中她選擇扮演粗獷隨性的廚師,一張站在後巷手執一根煙,另一張穿上水鞋蹲在後巷吃飯盒。模仿父親是謝嘉敏認識自己的方法。「認識自己不只是要不停創新,還要回到原點反省自己。」

如果世上有另一個我,謝嘉敏覺得那個「我」會跟父親一樣當上廚師,所以拍了這張自拍照。
如果世上有另一個我,謝嘉敏覺得那個「我」會跟父親一樣當上廚師,所以拍了這張自拍照。

謝嘉敏的原點離不開家人。《narrow distances》集合了她從2004年至今十四年來的作品,包括四年前在紐約拍攝父母與太太吃晚飯的一幕。「我十六歲時向父母出櫃。他們說我是畸形,要落地獄。我2012年結婚,他們沒有去典禮。」幸好,她有一位支持自己的姐姐,一直當自己與父母的中間人。「爸媽最後還是出席了喜宴,一起吃了頓飯。」

父母不是不接受,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她的拍攝題材圍繞同性戀者,父母看過作品後說︰「我們不認識相中人,為什麼要看?」兩年前,謝嘉敏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帶了一本場刊回美國給父母看,裏面有她寫的自述。「父親最初拒絕看,說還未準備好。怎料兩個星期後,母親打電話給我,說爸爸看了,也明白我為什麼要拍攝。」這一次出書,也為了家人。沒有時間及地域限制,父母何時想看都能看。

「他們手裏拿着我的書,看我拍的照片,是一件很親密的事。」

謝嘉敏今年推出首本個人攝影集,名為《narrow distances》,在kubrick、艺鵠等書店有售,亦可在網上訂購。詳情︰http://tsewhat.com/index.html
謝嘉敏今年推出首本個人攝影集,名為《narrow distances》,在kubrick、艺鵠等書店有售,亦可在網上訂購。詳情︰tsewhat.com

Profile
謝嘉敏是攝影師,在香港出生,不足一歲已跟家人遷移至美國。現居紐約,也是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教師。每逢學期完結都會回港,替性小眾朋友拍攝人像。2018年推出首本個人相集《narrow distances》。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