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書評】Openbook閱讀誌:延續《開卷》的精神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網上書評】Openbook閱讀誌:延續《開卷》的精神

30.03.2017
周耀恩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網站的《伴讀》專欄,每月會請來名人來伴讀,3月請來女演員連俞涵(左),她在其中一篇報道中,與同是關渡台北藝術大學畢業的劇作家李屏瑤(右),談到在大學的種種經歷。
讀者其實可以很多樣化,例如openbook就訪問過一名愛看寫真集的業餘攝影師讀者。
「openbook閱讀誌」介紹書店,可以是從人的關聯入手,如以人物專訪形式、訪問了漫畫家阮光民及蔡南昇兩師徒,從而又介紹了蔡南昇成立的薄霧書店。
Openbook的書評暫分兩種,一種是深度的書評,另一種則是貼近出版業界的OB短評。

「唯有建立客觀且具公信力的書評文化的網路品牌,書評才能與產業面進行更多激盪,建立創作者、出版者自我品質檢視的標竿,讓更多好書被看見,文化也能有效積累。」——Openbook閱讀誌主編周月英

台灣現狀

談到華文,甚至是繁體的書評,在香港的平台發展成熟前,讀者或需寄託台灣。台灣每年的出版量遠超香港,而閱讀風氣也似比香港成熟,但其實近年,台灣書業進入了寒冬,與業界相互依存的書籍媒體也自然受到影響。

台灣《中國時報》的書評版面《開卷》,創刊於1988年台灣解除報禁之歷史時刻,廣邀作家、書評家在平台上書寫,其主辦的開卷好書獎亦是有公信力的書獎。然而去年開卷好書獎停辦,而《開卷》亦改版成只由內部記者供稿,一般被視為這書評版面的衰落。

然而總是會出現有心人繼續營運書評平台,由《開卷》的前主編周月英籌辦的網路平台,可以說是持續了《開卷》的精神,在網路上繼續營運一個可信有深度的書評平台。

「自2016年6月中旬起,運作時間最長、制度最為健全的書評媒介中時開卷版不再刊登書評,亦不再舉行年度好書評選。過去在平面媒體上建立的系統性書評消弭於無形,而數位平台上的書評則仍只是發散式分布,網路媒體或自媒體數量雖多,但影響力發散,讀者與出版社之間缺少專職推廣閱讀的網路平台,無法建立有效且客觀互惠與溝通機制。」周月英認為,她與創意總監陳夏民、編輯吳致良成立的Openbook閱讀誌,希望在網路上重新建立以「書籍」作為主角的文化詮釋系統。

「唯有建立客觀且具公信力的書評文化的網路品牌,書評才能與產業面進行更多激盪,建立創作者、出版者自我品質檢視的標竿,讓更多好書被看見,文化也能有效積累。」

平衡之難

在這些前提下,你可以看到Openbook現在的面貌:每月他們會找來名人伴讀,《伴讀》欄目的第一位伴讀,就是台灣女演員連俞涵;另一方面,他們仍保持傳統媒體的把關標準,堅守在網路上看似「多餘」的獨立嚴謹的編輯流程。他們會有作家的深度採訪,同時也有讀者的採訪──這種受訪者看似是「平凡人」的角度,其實迎合了社交媒體世代的傳播習性。

「除了作家專訪,也以對談形式呈現,而讀者的閱讀心情和反饋,代表著某種閱讀文化,也是我們捕捉的面向。」

然而在尋找適合時代的新傳播方式外,他們卻堅持要舉辦年度好書獎,「具有公信力的年度好書評選書單,不僅可為讀者指明當年最不容錯失的優秀作品,也為本地的文化史留下明確的印記,並且,對出版人和作家來說,都具有鼓勵和標誌性的意義。長期積累之後,每一份年度好書的書單,不僅能反映時代的創作氛圍,亦能記錄社會議題和文化變遷的痕跡。」嘗試在新媒體上建立舊媒體應有的沈澱作用,這是所有希望建立書評平台的人,一定會面對的矛盾。

Openbook
網址:www.openbook.org.tw

網絡的開放平台

在華語世界,你要閱讀有分量、有編輯方向的書評,平台早已不多,而許多關於書籍的討論與評論,就轉移到網路的開放平台,例如內地的豆瓣讀書,就以社交式網路平台方式,當中有評分、書評等內容,由讀者提供免費內容。這種書評平台的形式,因內容提供者眾多,許多冷門的書籍都會有深度的評論出現,互動方式亦可以交流出新的角度,不過內容參差不齊亦是這類平台的主要缺點,零散的內容不鼓勵讀者作出深度的閱讀,無償的寫作亦影響了長遠書評這種寫作的發展。

周耀恩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