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董啟章專欄:本鄉街道上

21.02.2018
img_5003
da-f-d-d-d

常說讀書是跟古人對話,換個角度看,就是某種形式的通靈了。太史公寫《孔子世家》,說「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這大概是歷來讀書人的尋常心態,跟西方後結構主義者提出的「作者已死」大相逕庭。(就算作者已死,我們還是願見其鬼。愛上一個作家,無異於被鬼迷。)無論如何,人和書還是連在一起的。可是想見之人只能從所讀之書「還原」,而因為讀書環境條件千差萬別,讀者的性情和心境也各自不同,所以想像出來的「其人」難免糅雜了主觀投射。不過,這原也是無妨的。

讀林文月女士翻譯的樋口一葉小說集《十三夜》,恍如驚見一顆超新星的誕生,只是時差已經超過百年。想不到書末所附的一篇對談,竟然是譯者和作者的一次虛擬會面。日期沒有標明,大概是二千年前後的某個秋日,時間是早上十時,地點是東京都文京區本鄉街頭的一間咖啡店。林文月約了樋口一葉在這裏見面。作者還未到達之前,譯者翻閱着手上一九九六年由岩波書店出版的,紀念樋口一葉逝世一百周年的精裝重印版《樋口一葉集》。當中收錄的十六篇小說,林文月已經譯出了其中十篇。

林文月女士是日本古典文學翻譯大家,著名經典如《源氏物語》、《枕草子》、《伊勢物語》等,都是通過她的譯筆為中文讀者所認識。對於介乎古典與現代之間的明治女作家樋口一葉,她亦有一番獨特甚至親密的體會。若不,便不至於會「相約見面」。果然,沒多久一個女子在外面有點吃力地望進窗內(當是因為室內較暗,而女子患有深度近視),原來那就是樋口本人了。林文月這樣描述:「一個纖細的身影,梳著稍稍隆起的髮髻,樸實的和服裝扮,雙手托著民俗風味的包袱。她整個人在明亮多彩的街景襯配下,竟像一張黑白老照片中的人物。」

兩人打過招呼,樋口坐了下來,聊起了趕着親身去雜誌社交稿的事。接着,林文月又描繪道:「說這話的一葉,削瘦白皙的面龐上竟因亢奮而有些暈紅起來。我注意到她身上穿的和服是藍底有細白條紋的手織棉布。她在那尋常而好看的和服上罩著一襲茶色的七分長外套。從裡到外,胸前的對襟層層疊疊,脈絡可尋。我才又注意到,她整個的人和衣著,其實都是有著自然彩色,並非黑白照片樣式;只是這樣素樸的色調在眼前這位二十三、四歲的女性身上,未免太老成。不過,她淨白未施脂粉的面龐,倒是肌理細膩,散發著青春氣息。才不過二十三、四歲的青春年華,她應是我女兒的年齡;可是她生值百餘年前的明治時代,輩份上又當是我祖母甚至是曾祖母的一代。」

說到最後那句,最為有趣,甚至帶點詭異。林文月生於一九三三年,寫此文時應該年約七十上下。二十來歲的樋口甚至可以當上她的孫女了。可是,以真實年代計算,自己才是對方的孫女輩呢!遇見古人,原來會出現這種時空摺疊。接續下去,兩人又聊到樋口筆下所描寫的明治時期下町生活,即市井小民的日常。樋口在父親逝世,家道破落之後,曾和母親住在下町龍泉和吉原一帶。那是小商販、人力車夫和妓女的混雜之地。後來又遷到不遠處的本鄉,寫出了描寫下町青少年成長的傑作《比肩》。以今日的劃區來說,下町位於台東區,而本鄉位於文京區,兩區中間是上野公園。這些都是舊江戶時代的庶民聚居地。

在關川夏央和谷口治郎合著的圖像小說《少爺的時代》中,也曾描繪明治兩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森鷗外在本鄉區丸山福山町、樋口的故居外面相遇的情形。當時森鷗外感慨地說,樋口夏子君已經過世九年了。漫畫裏還有樋口曾經跟漱石訂下婚約的事情,那應該是為了增加戲劇性而虛構的情節。樋口一葉生於一八七二年,比夏目漱石小五歲,但她十九歲踏足文壇發表小說。她一八九六年二十四歲因肺病早逝,那時候漱石在松山鄉下教書,還未出國赴英留學,更不要說開始寫作了。在文學資歷上,樋口反而是漱石的前輩呢。

樋口一葉正規教育只有小學程度,之後在著名的私塾「萩舍」學習古典文學。她之所以寫小說,原本是為了幫補家計。因為體弱,視力又不佳,難以從事體力勞動和細作。既自覺有寫作能力,很自然便想到靠寫作維生。不過,不要說一個年輕女性,當時就算是男性作家,也有不少餓死妻兒或自己的例子。所以,在實際考慮之外,創作天分和欲望,才是驅使她寫作的最大動力吧。她以一鳴驚人的方式初露頭角,連「文壇之神」森鷗外也盛讚說:「世界若有人譏笑我是一葉迷,也不管。我要奉送給她真詩人的頭銜。」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前輩扶掖後進、大男人體貼小女生的好心之言。但是,只要讀讀樋口的小說,便會知道此言非虛。

樋口的小說,文筆優美,有古典風,但寫的卻是明治中葉低下層的生活。《比肩》完全是明治版的校園青春小說,《大年夜》寫傭人生涯,《濁江》寫妓女命運,《十三夜》寫少婦委屈,全都展現出一個年輕小說家的才華。很可惜樋口是顆流星,一閃而逝。

我放下書本,不期然想到東京街頭走走,尋找樋口一葉的足迹。說不定,在本鄉的街道上,我會遇上她的身影。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