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畢明專欄:快樂像keep fit,唔keep唔會fit

12.06.2017
budming
budming

有一個人很不快樂。他有一切快樂的理由。就是不快樂。

事業成功,財富豐厚,家庭美滿,生命沒有危機,身體健康很好,自我價值也很高,他比誰都應該快樂。他是self-made的,不靠祖蔭,沒人會否定他的成就是富二代式不勞而獲,他知道自己不應該不快樂。但「應該」沒有發生,他長期抑鬱。廿多三十多歲時,多年來他不快樂。於是他一邊工作一邊踏上自稱為「享樂主義跑步機」之路,做盡一切希望舌尖上嘗到丁點快樂,曾抽起條筋,就在網上給自己買了勞斯箂斯,兩部。

車很帥,依舊不快樂,真人真事。主人翁名叫Mo Gawdat,現任Google X的chief business officer。Google X專門創發另類計劃,如無人駕駛汽車或google glass等等,他的工作不可能枯燥,好玩又有滿足感, 人生不可能空虛。但,他,不,快,樂。

希望快樂的人很多,思考快樂的人很少,操練快樂的人少之又少。

「操練」。快樂,有得操的嗎?如果有呢?

你知快樂是什麼?取決於什麼?

世上和快樂關係最密切的哲學家是蘇格拉底,堪稱代言人,他認為快樂不是天定是人為,不是偶然是選擇。他的哲學是擁有自知和道德才容易得到快樂,而快樂取決於「欲望教育」:”Happiness depends on the ‘education of desire’ whereby the soul learns how to harmonize its desires, redirecting its gaze away from physical pleasures to the love of knowledge and virtue”。

但哲學幫不到Mo Gawdat,他自己是工程師,唯有找出一個公式自救。後把它化成人話希望自助助人。點解咁好死?因為後來他的愛子意外死了,他更加需要快樂,否則祇會孤絕於世,慢慢由內到外腐爛而死。

他的經驗是「快樂像keep fit,唔keep唔會fit」,由你決定要操練一刻開始,你必須要找一個切合自己的修身方法;但光是知道不夠,還要持之以恆,在生活作息中,有時有序保持去gym及配合適當飲食。沒得懶的,責任在自己身上,你可以選擇keep、還是讓情緒不fit。

他的公式是:快樂 ≥ 你對生命的感覺 –你對生命的期望。一條簡單的減數。

你對自己的生命感覺愈良好,便愈容易超越對生命的期望,快樂就愈容易存在及高企。從另一個variable看,你對生命expect愈少,愈容易得出快樂的正淨值。某程度,能好好調整期望就是快樂之源,這其實與蘇格拉底的”education of desire”不謀而合。老是覺得個世界欠了你,老是覺得自己要這樣沒那樣,整天營役攫取,又怨又追,既酸又累,快樂至奇。世上沒有應該和老奉的。生命從來沒有答應你什麼是應份的,從來沒有。除了生命無常,沒有必然。連你父母答應給你的「應份」,都不一定兌現。

Mo Gawdat寫了一本書《Solve for Happy》,從自己的不快樂和人生劇痛,領悟出人有七大盲點:filtering, assuming, hunting, memories,labels, emotion and exaggerating,可以拿走上述的障礙,才可看清生命真相。基本上修理好「情緒」和「誇大」,已差不多去除了大量不快樂基因。他更指「痛苦」(pain)是必然,受苦(suffering)是不必。人生必須的生離死別未如人意,接受它們是必須,痛了,何必再逼自己受苦?痛過,記得繼續操fit快樂,別苦下去、苦了人生和身邊人。

至於他當年為什麼那麼不快樂?那時他還天天認為事情「應該」怎樣發生,順他意才是合理,整天有很多expectations,兌現不了,就怨。另外,錢多到一個地步,財富所致的快樂就進入「平原期」,像減肥;他清楚感到,錢多到一個地步,人們對待你便開始不同,虛假機心奉承等,錢開始帶來反效果,令你長期失望。

從小,我便為自己開了一個銀行戶口,不儲錢財,積存快樂。

人大了,心繫這些:擇高處坐,向寬處望,往平地行;發上等願,結中等祿,享下等福。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