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墜落,卻非鴿子回京

嚴瑞芳在油街;北角電車總站附近長椅上的鴿子。

當香港術家嚴瑞芳請我為展覽會圖錄撰文時,我提議不如邊走邊談,說說香港近期的社會、政治和社區環境改變。我們的討論,會成為她短片作品《墜落如羽》簡介文字的基礎,作品將於3月在北京一羣展中亮相。

我們由北角油街出發,沿着英皇道看看街上老店,經過皇都芬蘭閣入口處後轉往舊皇都戲院的地庫,探望各位令這座標誌性建築地標豐富起來的招牌製造商、裁縫、理髮師、鞋店和裝修承建商。踏上鄰近唐樓的樓梯,我們欣賞由綠色水磨石鋪成的漂亮地板。然後在電車的叮叮響聲之中穿過北角街市,再乘坐小輪到土瓜灣。在這裏喝過咖啡稍息後乘小輪返回港島,再乘巴士到銅鑼灣和中環。

嚴氏以錄像、攝影和裝置為藝術焦點。她的攝影作品和個人故事去年榮獲「WMA 大師攝影獎」。在《大門沒有上鎖》這個關於她家人的作品中,她探討了一個已荒廢單位內的歷史文物,再呈現曾經在香港出現過的合作樓故事。她最近的短片作品入選了「香港人權藝術獎2017」,題材是一個象徵故事,以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時放出來鴿子作主角;這些鴿子本應飛回內地,但卻因為那個星期的惡劣天氣在香港迷路滯留!

在她的藝術生活之間,嚴氏是「天台塾」的聯合創辦人。這個由藝術家營運的非牟利機構位於灣仔的創意社羣「艺鵠」。有別於歐洲、美國和中國內地較常見的公幹與駐留藝術家機會,「天台塾」致力促進社區及亞洲藝術參與,過去兩年為香港藝術家舉辦了駐留計劃,也讓中學生與日本、菲律賓、泰國、台灣和越南的藝術家配對,建立香港的地區亞洲藝術連繫。

嚴氏的最新作品《看管時間的人》延續了她WMA項目的其中一點。它最初是一本關於嚴爸爸的攝影和文字集,資料來自研究與訪問嚴爸的親友和舊同事。嚴氏發掘了父親「非常普通的生活」,從中找出那些在1940至1950年代以新移民身份在香港生活人士的典形故事,就像我們可以輕易在每個以移民建立的城市中,發現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其白手興家的故事一樣。

嚴爸爸在1971至2000年間,在北角油街前政府物類供應處工作了廿九年,這個地方現時已成了長江的大型發展項目,小角落處是一座歷史建築,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原址,現在則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油街實現」藝術空間。嚴氏追蹤父親的生活,由他最初居住的大坑東徙置區,到他在前紐約戲院當帶位員、電車司機和餐館侍應等工作,到後來在油街物料供應處任看更的政府長工。她以歷史照片表達了香港作為殖民地的過渡性,把焦點放在油街是英國政府機器的齒輪,以此說明香港(通常)有效的發展,以及其父的社交活動。在作品的下半部,她走過父親當年在柴灣的家出發上班的路。這些近期的紀錄片式照片與昔日舊照重疊,是其父可能見過和遇上的類似景物和人物的當代紀錄。

前身為油街政府物料供應處的用地,也是香港藝術社羣的傳奇之地。政府於1998年關閉貨倉,把空間以低廉租金作短期放租,馬上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興趣,看到在這裏設立工作室和藝廊的機會。藝術社羣很快在這裏有機地演進形成,其後兩年也相當活躍。有趣的地方,是嚴爸爸和他「非常普通的生活」和工作地方,跨越了香港的政權移交,也見證了1990年代末香港藝壇的復興時期。後者是今日藝壇的前奏,也是他女兒現在積極參與的領域。我們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都不會被記錄,然而,也正是同一羣人令歷史上錯綜複雜的故事更富深度。

嚴瑞芳的錄像作品《墜落如羽》以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1982年在人民大會堂摔倒的一幕來暗喻人生挫敗。她的錄像剪輯了演員同時在香港不同地方墜下的片段,旁白由演員講述感受,以及與表演和歷史先例相關的想法。戴卓爾的一跌在社會、政治和歷史上均具重大意義,標誌着殖民時代香港回歸的談判正式開始。

2019年的香港、1982年的北京:不同的年代,但卻無可避免地被社會及政治歷史連繫起來。

現在,就讓我們寫好那段北京展覽用的文字!

《此地有獅》

時間:3月22日–5月21日
地點:798當代藝術中心(畫廊周北京2019「新勢力單元」)
查詢:www.yimsuifong.com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