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韓麗珠
熱門文章
韓麗珠
微物碎語
ADVERTISEMENT

韓麗珠專欄:悶,或愛

02.04.2018

曾經飼養過的四頭貓,大部分都已不在我眼前,有的被死亡奪去了,有的已經失散。只有曾經育養過生命的人才會知道,一旦進入了飼養的承諾,就允許了這種關係所帶來的必然的撕裂。

領養第一頭貓的時候,貓是個嬰兒,幾個月後,牠就死掉了。我留下了牠的項圈,圈上有一個小小的銅鈴。有許多個下午,我在那所失去了貓的房子,滿室若無其事的陽光,我搖了搖那項圈,銅鈴發出的聲音,就像貓仍然在屋子奔跑。那是唯一可以緩解對於貓的痛苦的想念的動作。那時我第一次面對死亡。貓如此突然來到我的生活,在我的內在掰開一個洞來容納牠自己,然後又突然離開了,留下那個貓形的洞,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填滿。牠死了以後,我知道我也死了一部分,那部分剛好相等於他生前的重量。

貓死後,我像遇溺者急於要緊抓着什麼那樣,開始讀一行禪師的書,書中這樣開導經歷失去的人:貓死了,屍體腐化了,成了塵土,成了水,成了雲,成了陽光和空氣……其實生命一直都在,只是轉換了另一種形式。我知道我應該放下,但,我心裏有火,那火快要燒光我,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減紓痛楚的方法就是,決不放下。

那些跟我一樣,曾經歷過自己撫養的動物之死的朋友對我說,他們再也無法飼養別的動物,因為無法再一次承受那樣的喪失。我羡慕他們,會被火嚇怕的人,就會在火把自己灼傷之前,遠遠地逃開。不是執着的程度的多寡,而是一種身心結構的分別。我缺乏了對危險的警報系統。

把心用一扇門關起來,就是「悶」,悶比愛安全,「愛」就是承受由心引發的一切凶險。而一個人究竟會走向悶,還是愛,其實是身不由己的,那甚至不是一項選擇。

很可能不是基於愛,只是對於死亡的不忿,在幼貓死去不足一個月之後,我又去領養了兩頭灰色的貓。死亡的好處是,不會再死第二次,也不會再死更多,那已經無法挽回,但也不會變得更壞。生命寂滅的意思就是,不會再成長或產生任何變化。我無法接受,死去的貓,曾經跟我密不可分的貓,已經不會再發育,或改變。我不願承認這一點,於是,常常看着那兩頭灰貓時,我總是以為再次看到已死的貓,又在她們身上一點一點地長大,長得比我所想像的更巨大。

離開那兩頭灰貓的時候,我的內在又增加了兩個空蕩蕩的洞,那兩個洞的面積剛好相等於她們的重量。這一次,我已有了包納空洞的經驗,而且知道,人一旦要活下去,就要接受,身體內空空的洞的數量將會愈來愈多的事實,而我學會了在那些洞裏種植,為了把手探進去時候,除了絕望、憤恨或悲傷以外,時間還會為我留下一些可以收成的作物。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