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韓麗珠
熱門文章
韓麗珠
微物碎語
ADVERTISEMENT

艾倫和艾蜜莉

22.10.2020
《艾蜜莉在巴黎》劇照

當我看到《艾蜜莉在巴黎》在線上影院被標註為「肥皂劇」,心裏生出了抗拒,可是,在預覽的短片中,看到一張眼熟的臉。認識Lily Collins,是在電影《深刻入骨》(To the bone),她扮演的厭食症少女畫家艾倫,透過自殘和自毀,逃避心裏空蕩蕩的巨大的洞。電影以「骨」為名,所探討的不止是拒絕食物滋養所形成的骨瘦嶙峋的體態,而是,深層的心理原因。人透過食物汲取營養,是和大地的連結,而那些在這些連結之間踏了空的人,其實是在骨肉親人之間找不到愛和安全感的來源。戲中的厭食少女關上了進食的門,同時也關上了接收情感的門,就在她只差一步就走進死亡之時,母親走向她,並且叩門,請求她像嬰兒那樣,躺在她懷裏,讓她餵她牛奶—她們以這種方式補救,某種心理上的照顧和被照顧的缺失。

艾蜜莉和艾倫當然是截然不同的角色,《艾蜜莉在巴黎》和《深刻入骨》也是風格和主題迥異的片子。可是,當我看到戲中的艾蜜莉,經常堆滿笑容,興緻勃勃由芝加哥到巴黎,展開新的工作崗位和生活,看似華麗,卻不過是生活裏的夢幻假像如肥皂泡逐一被戳破的過程—從言語不通、文化差異至種族和性別歧視、巴黎公司同事對她的排拒,以至在芝加哥已達訂婚階段的男友受不了遙距戀愛而分手,還有工作上的所有挫折,我只是想到「打落牙齒和血吞」。生活如此嚴苛,一巴掌一巴掌刮在堆滿笑容的臉上。艾蜜莉對朋友敏迪說,她以為自己會像愛麗絲那樣進行夢遊仙境的有趣冒險,可是,巴黎對她來說卻是個變長了又扭曲了的世界。敏迪回答她:「或許這就是屬於你的冒險了。」

成長就是,把自己丟進像攪拌機那樣的大千世界裏,看看自己為何在被攪拌的過程裏,逐漸變形。每個人都不免想要征服和改變世界,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和世界角力之後倖存。

艾倫透過推開食物和所有人的關愛,或像愛那樣的暴力,重新獲得對自己身體和自我身份的掌控。尖銳的艾倫早已看穿了身旁各人的虛怯和虛偽,她問治療師,為何仍是單身,他微笑着,直率地回答她:「或許我藉着忙碌逃避親密關係。」他以真誠取得艾倫對他敞開心扉。艾蜜莉在巴黎的失望是,她竟然不再像以往那樣,討得所有人的歡心。她是那麼需要別人的愛和認同。在浪漫的花都,她渴望有一個男友在身旁,但她總是孤單一人,那些對她表示好感的,都是別人的丈夫或男友,給她的愛也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在堆疊奢華的行銷行業,上司刁難她,時裝設計師客戶取笑她是個爛俗的人,同事取笑她是跑腿,房東說她總是帶來麻煩。她每次看到新鮮的事物,都要自拍放在Instagram分享,或許是一種投入生活的熱情,可是這種熱情的動力,是深刻的寂寞。

艾倫的人生學習是,在對愛的渴求和恐懼之間取得平衡,嘗試建立對他人和世界的信任。艾蜜莉的課題則是,戳破了那些搖搖欲墜的美好幻像之後,看到破破爛爛的世界和跌跌撞撞的自己,仍然保持冷靜和笑容,仍然自尊自重,仍然對人生存有盼望。

《深刻入骨》藉由飲食失調進行一場內在和個人歷史的探索,《艾蜜莉在巴黎》的浮華都是幻覺,艾蜜莉以一種不由分說的樂觀和不服輸的精神企圖取得主導現實的權力。無論艾倫或艾蜜莉都是在浮世中的孤單女子。她們是女生面對不完整、不完美,生而為(女)人的孤獨的兩種可能。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