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蕭欣浩
熱門文章
蕭欣浩
廚聞食誌
ADVERTISEMENT

重構夜食

10.11.2023
圖片由作者提供

「今晚十一點,你會做啲乜嘢?」一句廣告說話,放於不同年代,道盡當下滄桑。以前十一點,第二場剛開始,三五舉杯、通宵唱K都是選擇,酒吧、娛樂場所生意大旺,飲酒要排隊,唱K等叫籌,等嗎?當然等,因為夜已深,人未眠,舊友新朋,相約踫面,興致勃勃,磨拳擦掌。「等」變成期待的過程,累積共聚的經歷,埋位坐低,快速進入社交模式,一支兩酌,三咪四首,五碟六杯,七嘴八舌,九飽十滿。意猶未盡,轉場再飲,糖水宵夜,仍然搶手,廿四小時營業,燈火滿街通明。或者光顧「老麥」,吃薯條,飲汽水,吸取熱量,醫肚解酒,說不定會偶遇朋友,拼枱再聊一番。

活動滿滿,食肆自然受惠,提前出門,順便晚餐,多叫幾位朋友,多點幾道餸菜。這家滿了,選另一家,人流不缺,滿地開花,生意愈做愈有,人客愈來愈多,食肆愈開愈夜,形成良性循環,支撐夜食經濟。還有不同時段的夜歸人,茶記、麵店、糖水鋪,有燈就有人,敢開就有客,一直貫穿到早餐時段,從夜到日,從不間斷。不斷不斷還需斷,疫情期間,晚禁堂食,循環中斷,夜不繽紛,更一改長久以來,港人外食的恆常習慣。辛苦搵來,不志在食,風餐露飲,或者打包回家,店面座位變成多餘的設置,以至服務減少,不免裁減人手,促成兩餸飯的興起。

非常時期,用上非常手段,但當極端的非常情況,慢慢變成市民習慣,習以為常,隨手外賣,不怕自煮,香港食客的結構就起了變化。兩餸飯外賣,便宜幾十元。自煮靚食材,滋味兼抵食。留家夜生活,同是好選擇。外出用餐的客人減少,自然支撐不了既有的餐廳運作,減食材成本,加售賣價格,不顧質素,但求回錢,食客不再選擇劣質堂食,逐漸形成惡性循環。街上客人不多,食肆提早關門,夜晚活動缺乏,少了舊時氣氛,失了過去朋友,飲食選擇無幾,不如早點歸家,實行天然養肝,早點關燈休息。

自己與學生,灣仔看完舞台劇,十點多想要找糖水舖,已經沒甚麼選擇,惟有坐車到旺角。旺角街頭,極之冷清,學生帶隊走入Nun desserts Cafe,隨手點了幾款冰,隨談隨吃,自己的芒果荔枝冰,很快吃完。店員不停幫客人多加煉奶,不夠再加,重奶撈冰,味道不會太差。我們選的幾款,士多啤梨、芒果、蜜瓜,用料充足,整體味道算是不錯。吃着不斷有食客入店,當店外站了三數人,我們識趣離座,部分食客譁鬼打扮,明顯是從酒吧過來。雖然甜品店的食客接二連三,但仔細想想,如果不是萬聖節吸引市民外出,加上沒多少甜品店深夜經營,食店能不能爆滿,也說不準。夜活動帶動夜經濟,如果活動能走入社區,更多勾起市民興趣。假以時日,恆常的夜生活定必再起,良性循環會重回正軌。

2868siu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