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科技可以很熱血!很詩意!

24.11.2023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文學藝術的領域,一談到新科技,最常聽到的一句評語是:沒有溫度!不知為甚麼,我一聽到就火起!全身溫度立即大增!

甚麼是人們眼中「有溫度」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拿在手中的,或者是由人手製造出來的。但電腦也是實體,手機用久了還會發熱,不是比紙本書更有「溫度」嗎?所謂由人手製造出來的書本,不都是用電腦打字和用機器印刷的嗎?而由人類「親手」製作的大部分圖文產品,除了小部分是藝術,絕大部分也是機械化大量生產的東西,怎麼說由人做出來的就有「溫度」?實情是,在AI出現之前,大部分人類在扮演效率和質素欠佳的機器!

很多人以為AI語言模型生成的文字千篇一律,相反,它其實內置了「溫度」調控。GPT模型可以用temperature指令,來調整文字的可預測性,數值由0至1。「低溫」用於要求簡單準確的語言的文類,例如說明或規則,「高溫」則用於比較富藝術性或創意的文本。除此之外,還有好幾種parameters可以令文本產生不同質感。

也有人試圖用缺失和瑕疵來說明人類作品的「溫度」,去反證完美的AI「沒有人性」。這並不完全錯。在自然中沒有完美,每一個個體都有或大或小的缺憾。人為的事物也一樣,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完成度。但是,在缺憾美上作比拼,是消極的辯護。人類創作的目的,本來就是追求(縱使永不可達的)完美,怎可以反過來以不夠完美自居?

上面「溫度」這個詞,如果換上「靈魂」,意思完全一樣。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新,都被認為是「失去靈魂」。讓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十五世紀由德國人古騰堡所發明的活字印刷,當時被認為是魔鬼的作為,因為它試圖取代行之已久的抄寫。抄寫不但是藝術,也是受到聖靈啟發的奉獻。用鉛字和機器大量印刷,而不是通過人手逐字抄寫的經書,是「沒有靈魂的」。後來的發展如何,大家都知道了。可是,同樣的謬誤還是反覆出現。由活版印刷到柯式印刷,再到電腦打字和排版,再到電子書,再到網路傳播,再到NFT書,每一次新的技術都被認為「沒有靈魂」。這個「靈魂」究竟到哪一天,才會剝落淨盡?

其實靈魂從來也沒有離開我們,我們也沒有失去溫度。靈魂和溫度並不在於技術媒體,而在於應用的人。沒有靈魂的人,就算天天用手抄書也只是行屍。相反,只要是真正的創作,無論用甚麼技術也不會失去靈魂。事實上,從一開始,靈魂就是技術的產物。就算是通靈,也要通過某種手段。意識要超越身體,向他人傳達,就需要中介。中介的演變,就是科技發展。

在接受科技方面,文學比音樂落後很多。現在我們日常接觸的音樂,無論是流行還是古典,都是高度技術下的產物。樂器生產、錄音技術、現場音響、傳播載體和媒介,全部都是技術。現場清唱表演誠然可貴,但沒有人會把這當作「溫度」和「靈魂」的指標。但一說到文學,大家就排斥技術,抗拒技術。

文學界很奇怪,明明對既有的生存條件諸多不滿,在投稿、發表、稿費、版稅、發行、銷售、獎項、資助、傳播和收藏等方面,都面臨嚴重問題,但卻沒有動力從根本作出改變。大家還是停留在既有的框框內,用習慣的方式辦事,期待命運的轉變。不要誤會我主張投靠市場。我說的是善用科技,而不是改變你的文學取向。你甚至可以用科技創造你自己的市場(讀者羣體),而不是遷就市場的趨勢。原本受到體制(商業或社會)操控的環境,現在你可以用科技去加以突破。

對一個作者來說,最有溫度的事莫過於自己參與NFT書的製作。如果你沒有能力一手包辦,也可以邀請合作者,和你一起設計封面、排版校對、策劃推廣,但到了最後,你的書始終由你自己製作,並且親手向每一個讀者發送。讀者購買時可以給你送上祝福,你也可以在發送的時候親自留言。而你發送的獨一無二的版本,就包含了你的數位簽名。你知道所有讀者的購買資料和聯絡電郵,可以向他們發送更多的消息,甚至組織分享活動。如果你同時出版自己的電子報,更可以和讀者通過文字長期保持接觸。你不只是在賣書,你還在建立社羣,促進交流和連結。試問有甚麼出版形式,比這個更有「溫度」?

不要被新聞中的加密貨幣騙案和炒作誤導。這種事情在傳統金融領域比比皆是,甚至更加嚴重。區塊鏈並不是理想國本身,它只是一種技術基建,但它令一系列理想變成可能——自主、去中心、對等交換、社羣共治、開放共享。換成網絡生態的角度,就是Web3。其中跟文學特別有關的,是資料永久保存和知識自由傳播。NFT書、分散式出版、個人電子報,都是實現這生態的一部分。在這個生態中的開發者和實踐者,豈只有「溫度」?簡直是「熱血」呢!

歷史上有很多鼓舞人心的宣言,提出各種政治、社會或者藝術改革的理想。我個人認為,二十一世紀初最動人的宣言,是二○○八年的〈比特幣白皮書〉和二○一四年的〈以太坊白皮書〉,雖然兩者都以冷靜的技術語言寫成,沒有半點煽情成分。區塊鏈跟AI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台自動機器,它是由許多真實的人一起營運的生態鏈。從最初的創世區塊,一直演化和發展,成為平行共生的生態體系,或者是星際聯邦。這絕對不只是文學比喻。如此充滿壯闊詩意的事情,文學沒有理由不參與其中。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