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教.養手記
熱門文章
教.養手記
羅乃萱/趙榮德/楊永明/葉妙妍/洪細君/廖寶兒
ADVERTISEMENT

羅乃萱專欄:心的連結

30.08.2018

這天,收到她的電話,抱怨身邊的好友不理她,孩子不聽她的使喚,辦公室的同事也對她不理不睬……電話掛了線,想起她總是埋怨扭曲的臉容,每趟電話都不是埋怨這就遷怒那,就算難得機會見個面她也總是匆匆忙忙。四目少有交投,更遑論心的連結。聽過有人說,類似她這樣「失聯」(disconnected)的人,社會上多的是。別以為失聯的人只是無法跟別人連結,最糟糕的是人跟自我都不連結。

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是一位心理學作家名叫Katherine Schafler寫的。文中提到四個隱形的問題,是測試是否與某人連結時需要自問的:

• 你看見我嗎?Do you see me?

• 你在乎我在這兒嗎?Do you care that I’m here?

• 我夠好嗎?你想我變得更好嗎?Am I enough for you, or do you need me to be better in some way?

• 從你看我的眼神,看得出我是你眼中特別的那個嗎?Can I tell that I’m special to you by the way that you look at me?

若這些問題我們的回答都是「是」,那代表我們與那人是深深連結。而問題中的「看見」,不是瞪大眼睛怔怔注視,而是真的讀到對方的心思意念,產生共鳴。看到對方珍惜在乎自己,而不是在敷衍打發。

舉個例,我們跟孩子或配偶聊天時,有否好好坐下來,看着對方交談?還是邊說話邊看手機,根本沒留意對方的臉部表情與反應?

這個「看見」,其實就是「活在當下」。

跟珍惜的友好聊天時,就不要顧着回覆WhatsApp,把手機放在一邊,好好聽對方的心底話。跟深愛的孩子說話時,就好好注視她的雙眼,看看他的身形皮膚頭髮打扮有何特別改變,讓孩子感覺父母的重視。

至於年邁的雙親,他們更需要我們的凝視對話與體貼照顧。想想在我們年輕的日子,他們花了多少時間來養育我們。如今他們老了,讓我們用溫柔的眼神,向他們傳遞難以言表的關愛吧。其實,家人的連結,只要有心,何難之有?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