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黃曉恩
熱門文章
黃曉恩
心・情繪本
ADVERTISEMENT

黃曉恩專欄:等(二)

15.08.2019

上回談到「等看醫生」和「等取藥」無可避免,很多腫瘤科病友都習以為常,輕鬆面對;相比之下,「等報告」的壓力可大得多了。

驗血是病友最經常接受、最簡單的檢查;通常檢驗項目包括血常規(白血球、血色素和血小板等)、肝腎功能,而報告結果需時數小時至數天。很多正接受抗癌療程的病友對治療又愛又恨:雖然並不好受,卻是必須,既然別無他選,寧願速戰速決,盡快完成。治療有機會影響各項指標尤其白血球,所以每個療程前必須驗血確保足夠水平。若是「白血球合格」可以打針,那便離開完成所有療程又近一步,成功在望;否則只能失望而回,待休息過後再驗血,直至合格為止。等待過程這樣忐忑,難怪癌友每次覆診第一件事就是急不及待地問醫生:「夠數嗎?」

此外,癌友更關注的,往往是癌指數,還有電腦掃描、正電子素描等影像檢查報告,因為它們好像成績單放榜,代表着階段性的治療進度與病情好壞──好的結果代表前路光明、康復可期,若然不如理想,小則需要轉換治療方案,大則性命攸關;等待結果時候的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雖然自己的身體狀況,病友都大概心中有數,但總會希冀出現喜出望外的結果,同時又怕枝節橫生⋯⋯始終是白字黑字的報告才算數。

不止是對病友而言,其實等待報告結果對醫生來說都是很磨人的,因為醫生希望令病情好轉的程度相對病友們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像場邊的教練比場上的球員更緊張一樣;卻深諳世事偏偏有太多人力所不能及的因素,盡力而為也不一定有滿意的結果。有時報告久久未出,這邊廂病友正在納悶,那邊廂其實醫生大概已經按捺不住打電話到化驗所或影像中心催促過呢。

「等報告」時心急如焚是人之常情,有些病友甚至會寢食難安,並沒有靈丹妙藥可以完全消除這種緊張,但我會鼓勵病友嘗試冷靜下來,了解內心緊張背後的原因:是怕病情惡化無藥可治?是怕治療的副作用?是怕會痛楚辛苦?是牽掛無法照顧家人?是擔心原來的計劃無法達成?是擔心經濟狀況?⋯⋯跟醫生及親友商談,準確掌握病情及治療方案,釐清迷思,一同制定應對辦法,有助減低過份的擔心。當然,做些別的──讀讀書、看看電影⋯⋯都可以消磨時間,分散注意。

「等報告」難熬,那麼「等死」豈不更甚?倒不一定。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