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朱漢强
熱門文章
朱漢强
再見垃圾桶
ADVERTISEMENT

朱漢強專欄:海洋反肚

12.09.2017
明周資料室
mpw2548_b012-013_001_crop
mpw2548_b012-013_001_crop

颱風「天鴿」襲港,翻起巨浪,海洋即時反肚,嘔出海量垃圾。有網民形容,災情是「海洋的反饋」,也有人問,「點解會有咁多海洋垃圾?」又或者「係咪又係內地漂來的『國貨」?」

海洋本應只有魚蝦蟹,不該有紙膠金屬,這都是人們餵哺大海的。掉到海裏的垃圾,不易看到,卻絕不代表已然消失。看得到的,大多浮在海面,僅佔海洋垃圾的6%。廢物管理顧問公司Eunomia指出,還有94%的垃圾潛藏在七大洋的深海裏。

這次颱風加上天文大潮,正好給這些不見天日的垃圾一次「回吐」機會。

關注海洋垃圾的Ocean Conservancy Ocean Trash Index做了排行榜,發現前十位共佔踞八成的海洋垃圾,當中六種,是大家本可避免使用的塑料,譬如即棄膠樽、瓶蓋、即棄餐具、膠袋、飲管和食物包裝。其餘則是煙屁股、紙袋及瓶瓶罐罐。

這個舶來調查的結果,大抵也適用於香港。唯一差別,是本港上榜的,還包括發泡膠。發泡膠是塑膠家族的一員,其輕身、隔熱的特點,使它廣泛用於包裝和即棄餐具上。但正正因為它輕身,佔空間,欠缺回收誘因,加上難分解的特性,一旦落入海中便很傷腦筋了。

環保署2015年的《香港海上垃圾的源頭及去向調查》,指發泡膠佔本港海洋垃圾約17%。以2013年收集到14,905公噸的海上垃圾推算,廢發泡膠該有2,533公噸。有環保團體指出,每公噸發泡膠的體積,相當於一輛雙層巴士。用這個概念去理解2,533公噸,當然有點駭人,卻形象化地說明什麼叫白色恐怖。

究竟膠從哪裏來?環保署的報告說得清楚,「發泡膠物品包括用於運載水產和蔬菜的大型發泡膠箱、市民在釣魚時用於存放漁獲的發泡膠箱,以及在康樂活動時使用的食品容器。在魚市場或避風塘附近,尤其是在香港仔水域所收集的漂浮垃圾中,經常找到殘破的發泡膠箱及其碎片。」

至於這次的「反吐」垃圾,仍以港產為主。據回收發泡膠團體「迷失的寶藏」在杏花邨觀察所得,與環保署報告相近:「垃圾中,發泡膠和膠水樽佔的比例最多……這批發泡膠主要為菜箱和海鮮箱,亦有一些是浮標;而膠水樽以本地品牌為主。」

無論是發泡膠抑或飲料膠樽,都是我們自作自受,怪不得遠親近鄰。政府從來都知悉問題,也有解決方案,只是一直慢半拍,直至大海來個作嘔式抗議,把垃圾都攤在灘岸上,警示公眾下次辛辛苦苦清理的同時,更重要是促請政府加快步伐,從源頭對症下藥。

(本欄目隔周刊出)

明周資料室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