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健」筆靈魂
熱門文章
「健」筆靈魂
麥煒和 / 伍杏修 / 李永浩 / Adrian Wong / 林淑員
ADVERTISEMENT

麥煒和專欄:術後併發症?

08.11.2018

「婆婆,你得了糖尿病多少年?」

「五年了,五年前未做手術都好哋哋,誰知做完手術便患上糖尿,從此要天天打針。」

又或者:「叔叔,你有中風病史,可記得是何時發生的?」

「三年前醫生叫我入院割小腸氣(疝氣),沒多久便中風了,早知如此,便不會答應醫生開刀。」

類似對白,相信不少同袍也時會聽見,患者將長期疾病歸咎於看似沒關係也看似有關係的醫療程序,假使理性分析,這種聯繫可以有數個可能性。

第一類型是真正的術後併發症,包括已知及無可避免,或非能預計的風險。比方說,婆婆患的是胰臟癌或膽石,前者要作胰臟局部切除(Whipple procedure,切除部位還包括膽囊、十二指腸、部分空腸和胃部),膽石則能導致急性或慢性胰臟炎,當胰臟受損,患者便有機會得上糖尿病,那是可預計的併發症。再比方說,叔叔患的只是一般外科病,卻有潛在的頸動脈或腦動脈粥樣硬化及收窄,結果手術期間些微血壓變化已足夠造成腦部灌流不足,併發中風了,那實屬非能預計的風險。

第二類型是術前偶然偵察到的疾病,病人入院時,醫生也會替他們進行例行診查,以確保手術和麻醉的安全性。很多人平日懶得見醫生檢查身體,直至術前診查才被發現原來早已抱恙,最常見是高血壓、糖尿病、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等問題,這些疾病與手術完全無關亦不是由手術引發,但在術前診查中及早發現卻有助日後防患於未然,當事人應感到慶幸而非怪罪於手術。

第三類型是純屬巧合或錯覺,但由於時序接近,患者便把兩件沒相關的事連繫起來。譬如一位年屆退休的長者,他也湊巧冠心病發作要通波仔,不難想像當事人會覺得兩者是相關,並埋怨剛退休便得上心臟病(按:冠心病是長年累月而非一朝一夕演變出來的)。同樣地,入院或做手術也是人生大事或里程碑(其他還有搬遷、婚事、喪事、節慶等),因此,任何時序相近的事故譬如中風或被診斷出糖尿等長期病症,患者很自然便會算到之前的手術和醫生頭上來了(那也是人之常情吧)。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