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健」筆靈魂
熱門文章
「健」筆靈魂
麥煒和 / 伍杏修 / 李永浩 / Adrian Wong / 林淑員
ADVERTISEMENT

伍杏修專欄:地區康健中心(一)

22.11.2018

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時任首席助理衛生福利司的林太已經與楊紫芝教授及其他關注基層醫療健康的專家,嘗試勾劃出發展基層醫療的藍圖。可惜,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基層醫療依然停留在概念的層面,政府並沒有太多的實質行動。

去年的施政報告,特首林鄭月娥已提前公布會在葵青區為試點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由政府出資,按地區需要和特色,透過公私營合作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支援長期病患者,減輕專科及醫院服務的壓力。構思中的地區康健中心會透過地區網絡向區內提供服務的機構和醫護人員購買服務,讓市民可安在社區而得到所需的護理。

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終於在今年9月招標承投提供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期內須營運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的主中心和五個附屬中心,以及發展康健中心醫療服務提供者網絡。預計會在明年2、3月間會公布投標結果,營運期為三十六個月。

政府將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進行公開招標而沒有直接交給衞生署或醫院管理局做,相信不完全是因為這兩個衙門食水深,員工薪高福利多,不符成本效益外,更重要是不願看到地區康健中心淪為醫院物理治療部和職業治療部的縮水版,那就無法扭轉目前以治療為主導的醫療服務。而眾所皆知,衞生署在基層醫療和健康教育方面多年來也是乏善足陳,宣導方式落後,特首不想將這個重頭項目交託給她,是不宣的秘密。

傳統的醫療系統和健康服務,對解決由市民的行為和環境的因素所致的長期健康問題,作用有限且費用昂貴。市民的疾病預防及維持身心健康的活動,通常都在社區進行,因此社區要充權成為有能力和有信心倡導市民進行康健活動的推手。居民要感到有能力改變和掌握自己的健康,社區領袖和居民的參與尤為重要。相信大家會同意,市民能否有效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並不完全與醫護人員「講」多少、市民「知」多少有直接關係,反而最重要是市民「做」多少。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