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健」筆靈魂
熱門文章
「健」筆靈魂
麥煒和 / 伍杏修 / 李永浩 / Adrian Wong / 林淑員
ADVERTISEMENT

伍杏修專欄:輸入外勞

03.08.2017
402

根據統計處公布的《香港人口推算2015-2064》,香港人口預期會由2014年的七百二十四萬上升至2043年頂峰的八百二十二萬。與此同時,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由2015年的一百一十二萬(佔總人口的15.3%)上升至2043年的二百五十一萬(佔總人口的30.6%),並進一步上升至2064年的二百五十八萬(佔總人口的35.9%)。

一般而言,長者的護理需要以及對長期護理服務的需求會隨着年紀漸大而增加。現時,約70%的社區照顧服務使用者及80%的院舍照顧服務使用者都是八十八歲或以上的長者。隨着「老老」的人口比例將於未來數十年快速增加,加上家庭照顧者人數下跌,預計會對長期護理服務帶來沉重壓力,令服務需求顯著上升。

安老服務界一直面對人手不足的情況,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新人加入和高流失率而導致。人手不足的情況在專業職位(如護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以及前線護理職位如照顧員方面均有出現。雖然政府有推出一些措施吸引年輕人入行,但效果並不顯著。香港目前的平均就業率相對理想,除非年輕人是真誠願意投入護老行業,否則政府強要鼓勵年輕人加入護老行業是徒然的。而當大家打開報章的招聘欄,不難發現差不多全港的NGO和醫療機構都在搶護老人手。面對適齡就業人口逐漸下降,問題預計會持續惡化。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長者護理人手不足,至少缺一成至兩成的人手,院舍質素問題亦是源於此,他希望推動社會討論為護老行業拓大輸入外地勞工問題。

審計署2014年10月發表的《為長者提供的長期護理服務》審計報告指出,在安老院舍提供的人手,沒有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舍的比例,只及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安老院舍的一半和資助宿位的三分之一。倘若要改善院舍的質素必須要增加護理員的供應和培訓,筆者認為適量輸入外地勞工可為業界帶來可持續發展。

其實,不少NGO的老總都明白人手不足是人口結構的問題,不能單靠調高待遇來解決,但礙於輸入外勞是一項極富爭議性的課題,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下,大家不會主動提出來自招麻煩。隨着林正財醫生點起火頭,NGO老總也可順理成章發表己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