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滿地可與勒烏本(一)

07.02.2018
mpw2569_b090-099_002_crop
101香港中環怡和大廈地庫 “Morty’s Delicatessen” 的Reuben Sandwich。

香港近二十年,餐飲業好像來了一次核爆式的轉變一樣的,大量舊東西短時間內消失淨盡,然後許多從前聞所未聞的新東西突襲而至。當中,有我們自己的東西的變種,亦有為數着實不少的「來路貨」及「國貨」。這些總結為「外方勢力」的新鮮事物,絕大多數本來就不是怎樣新鮮新生。有好些更是人家老掉了大牙的出土文物。只是自以為是的香港人,井底之蛙的視野牢不可破,少見多怪因而古老當時興,落後人家十年八載卻也懵然不知。

受英國人逾個半世紀的管治與懲教,似乎只增強了港人難以動搖的抗智性。自小被逼學英文,雙語優勢本可幫助我們更容易接觸世界,思維更立體、更多角度和更全方位。偏偏我們深信傻是可愛笨是美德,無才無智兼無志完全不是問題,只要有錢就任誰也不敢看自己不起。這種根深蒂固的自卑,是令我們近年節節敗退的其中一個原因。在看不慣乃至看不起內地社會主流價值沖洗香江之同時,我們也許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

故步自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習慣。長久以來只懂提供標準答案,相信做一個順民便可平步青雲,使香港人害怕表達自己,恐懼天賦的好奇心會為自己帶來麻煩,令自己偏離主流。雖然生活在現代化社會,但思想的籠牢依舊深鎖,對知識乃至常識的深度恐懼,從來都是我們的結構性文化弱點。嘴裏說着生於所謂國際大都會的浮言誇語,內裏其實比自己看不起的鄉巴佬土包妹更愚昧土氣。

我常從飲食的角度來作反省,因為那也是其中一個最實在和生活化的視點。香港政府喜歡把此地與紐約相提並論,當中的自卑與自大委實貽笑大方。紐約的飲食光譜層次細密而廣博,不是香港浮光掠影的巧立名目所能比擬。紐約食壇深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居者影響,當中不得不提紐約式的Deli。Deli有點像我們的雜貨店再混合麵包小吃的一種街坊生活百貨,源自德國Delicatessen這個類別的食店。在紐約舉足輕重的Deli文化,早期大部分由來自歐洲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引入經營。阿什肯納茲是現代猶太族裔的其中一個重要分支,集居德國及東歐諸國,出過許多偉人,如愛因斯坦、弗洛伊德、孟德爾頌、寇比力克等。他們也是二戰時被屠殺得幾乎滅絕的一羣。他們經營的Deli,對紐約的本土飲食文化影響深遠,其中「勒烏本」鹹牛肉三文治Reuben Sandwich便是舉世聞名的表表者。(下期續)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