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肉骨茶、滷水與粿汁(上)

04.01.2019
聞名不如見面,終於在朋友和許多朋友的朋友的幫忙、引導、接載下,去了肉骨茶發源地,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巴生,吃了跟自己長久以來認知及想像中都頗不相同的Bak Kut Teh。

在北角,有一家吃馬來西亞道地美食的餐廳,店舖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之處(別誤會,我不是在說食物,只是說裝潢)。但他們的名字卻十分厲害──餐廳的全名是「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就算不懂那首曲(又或者不便認懂以免暴露年齡秘密),如此活潑生動的一個非一般的名字,也的確是容易給人牢記下來。

除此之外,其實那邊吃的東西也是滿教人愜意的。他們菜單不大,只專注幾樣招牌食品;其中,肉骨茶可算是重點。店裏的紙枱墊,都印上介紹何謂馬來式肉骨茶,和如何吃才可以獲得完整體驗的圖文。這個貼心的安排,其實香港人暗地裏十分需要。皆因我城人人自命懂吃,個個都是食家,但偏偏許多時,就連什麼是肉骨茶也沒有聽過,更遑論仔細分辨星馬兩地不同做法的認知能力。為免天天被人問長問短,這樣一坐下來就光明正大地「現眼報」,方便客人先閱覧基本資料才點菜,確是可以省卻不少麻煩和省下不少時間,我個人便十分認同這種做法。

聞名不如見面,終於在朋友和許多朋友的朋友的幫忙、引導、接載下,去了肉骨茶發源地,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巴生,吃了跟自己長久以來認知及想像中都頗不相同的Bak Kut Teh。
聞名不如見面,終於在朋友和許多朋友的朋友的幫忙、引導、接載下,去了肉骨茶發源地,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巴生,吃了跟自己長久以來認知及想像中都頗不相同的Bak Kut Teh。

肉骨茶這玩意兒,其實是個很有趣的文化交流現象。離鄉別井的福建移民,把生活文化也一併帶走,在南洋落地生根,融合了當地的氣候、產物,和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蛻變成色彩繽紛的新傳統。這是公認的歷史背景,是華人與世界碰撞而得來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亦可倒過來借鑑,以一個難得的角度,去反省和了解我們的民族性,當中不管是優點還是弱點,也許都能更加客觀地看得清楚透徹。

無論網上查探,或是道聽塗說,對肉骨茶的描述,總說它是南洋福建移民的早飯。因移民早期時的生計多為體力勞動,所以不但早餐要吃得夠飽,還要吃藥材燉肉來補身。這有點教人聯想同旺閩地區文化的台灣,夜市也常見有補身藥材湯品,令這種說法好像馬上變得合理化。只是我也有想到,那年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應該不至於每朝花錢吃大塊上肉的景況罷。所以,我對肉骨茶作為勞動人口的慣常早飯這說法,存在一定程度的懷疑。直到上月,我真的有機會親身到大馬,在肉骨茶發源地巴生吃了一頓最地道的早飯,才有了新的啟示。(下期續)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