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人紋椰撻   

22.11.2018
img_6658
img_6658

我是怪人,因此想法也怪。常有跟我不算認識的人,從表象認定我愛吃,半打趣的說「你愛吃,為何卻長不胖?」──如此彬彬有禮的話語,我的怪腦筋立時反應卻是:此句前設之多、謬誤之深,不得不說點什麼來為己為人好作澄清。首先,本人根本不瘦。肉眼觀測肥瘦,從來無標準可言。你覺得某某肥,我絕對可以說他瘦,那是純主觀,說明也毫無意義。

而愛吃必然體胖這想法,也包含了訛傳的假道理。首先,人在某特定時間的體型,是受多種複雜因素影響。各人體質本異,吃的習慣只是其中一項影響體重的原由。硬要把肥胖和饞嘴掛鈎,跟認定黑人一定是罪犯也不是不類似,是體型歧視。其次是,縱使暴飲暴食是引致身體過重的主因,愛吃的人也不等如就有暴食習慣。對飲食之事有興趣、有感覺,是種理智的情操。愛吃就要多吃,吃到死去活來才罷休,這只是心胸狹隘者們憑貪小便宜心態,對熱愛生活的人的黑心估算。愛吃,可以吃得簡單、節制、負責;而這樣吃,更能親近飲食文化的本質,免致混淆了靠吃東西來壓抑情緒,或者只以純消費享樂的態度來對待飲食。

以上的就當我發牢騷好了。這次想談的,其實只是一隻謙卑的「椰撻」而已。椰撻,或以正名「椰子塔」來稱呼它,我喜歡它甚於名氣響亮得多的蛋撻。它是平常不過的港式混搭平民烘焙品;說它「混搭」,因以普通常識來審視,不難看出用材、形態及味道,都絕不是傳統廣東餅食的套路,卻又隱含華南口味的神髓。它的主要材料是麵粉、白糖、牛油、牛奶及椰絲,聽起來就不很中國菜。但歷史原因,加上世界主流文化一個世紀以來對香港的洗禮,令我們對不中不西的味道,有莫名的親切感。

然而,令我暗暗吃驚的是,最近發現媒體在報導它時,用上「懷舊」來形容。可能是我的「怪」使我跟現實脫節,任憑我如何想像,也無法把它跟懷舊混為一談。但這個傷感的事實無論怎麼難接受,香港市面的確愈來愈難找到它的影蹤。那天難得遇上,買了一隻拍了張照放上面書,得來糕餅大廚朋友留言,說初入行時也烤過不少。溫度時間掌握得好,撻面會烘出「人」字形裂紋,這是椰撻好壞的標準。而我手中一隻撻,不禁令他懷緬青葱歲月。看罷留言,在欣慰圖文喚起友人美好回憶之餘,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除了是怪人,也已經正式變成「上一代人」了。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