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雞無鴿血(一)

02.07.2016
圖片取自互聯網
__20487838__1078274
__20487838__1078274

吃肉要吃生的還是要吃熟的,最低限度可以從兩個不同角度,即便是衞生角度和文化角度,去找到較為客觀的指引。

兩者中,衞生角度可能相對簡單;不用醫學專業人士的提示,一般大眾都曉得吃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是有一定風險的。這風險,與其說是生肉本身的危險性,其實更多是因為生肉處理不當,因而令吃了這些肉的人,面對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風險。例如生長在清潔的海洋中鮮活的魚,牠們的魚肉做成刺身,本身當然不可以說是百分百食用安全。但大部分吃魚生惹禍的人,其實都是因為魚生已經變得不新鮮,都是因為在運送、存放、處理及出售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衞生管理問題,令魚肉受到污染,因而吃出病來。

文化的角度,便相對複雜得多了。從前,資訊不若今天通達。當地域限制依然主宰世界,限制着人的生活習慣及價值觀念時,我們鮮有如此直接地,受到其他地區的文化所影響和衝擊。一百年前,除了上海廣州等等這些對外開放的商港之外,大部分中國城市,應該很少會出現法國餐廳、西班牙餐廳或者意大利餐廳這種場所。同樣,當時在歐洲大陸,也不會有川菜館江浙菜館粵菜館等等。不過,就算是今天,在歐洲要找一家正經正常的粵菜館或京菜館之類,依舊極之艱難,不過這是另一個課題。換了在亞洲,現在大部分大城市中,法菜意菜這些主流歐洲菜系,我們幾乎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家頗為認真經營的餐廳了。只不過,這並不代表西方飲食文化,同時全面成功地登陸。

大家可能會想,這些外國來的玩意兒,都是有錢的上流社會人士的專利。這在幾十年前,可能還說得通;但今天,這些玩意兒早已是中產階層的生活趣味之一。即使沒有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的百姓,也被主攻中產市場的主流傳媒,渲染得對這些屬於洋人的「高品味」有所認識,甚至暗暗認同。以香港為例,付得起錢吃法國鵝肝、意大利白松露或者裏海魚子醬的,雖然絕不是大多數,但這些已經變成消費神話的矜貴食品,簡直已經街知巷聞到一個程度,可以媲美基本生活常識。要講餐桌上的「高級」和「體面」,這些歐洲奢侈食材早跟鮑參翅肚平起平坐,甚至有超越這些傳統精品的勢頭。從這方面去看,可以說是反映出港人對西洋飲食的認識有所增加和有所普及。但實際上,在憑金錢來衡量的純消費價值和角度以外,我們又有否對外來的飲食文化,努力開闢過一道認真觀摩與學習的橋樑呢?(下期續)

圖片取自互聯網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