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何秀萍
熱門文章
何秀萍
一個女人
ADVERTISEMENT

何秀萍專欄:條條大路

17.05.2018
mpw2584_b090-099_e001

大概這是一種宿命,或許我注定是過這麼一個滿是矛盾的人生,別的不說,如斯外騖的品性,時常心癢癢想飛出去,時間、錢包稍有餘裕便買機票定行程的人,卻是個方向盲的路癡,而且是連二人行優惠都享受不到的孤獨精,只有踽踽獨行一人迷路一人當。

吃了多年去錯地點找錯路的苦頭,仍改不了騖遠的虛榮,先天缺乏的那根筋也沒奇蹟性有長進,後果是繼續迷路繼續上路,找路時間比別人花的多探索過的地方比別人少,於是索性給自己藉口一去再去。

其實一個人無目的過日辰是可以容許亂逛和迷路的,畢竟有自知之明的人在異地也不會貿然離開城市,走到荒山野嶺去,即便真的走多了寃枉路,兜兜轉轉總會回到似曾相識的地;何況放遊在外,就是一種有限度的冒險,反正豁了出去便碰着什麼幹什麼吧。

縱使東西南北不分,從前總不忘帶張地圖傍身,先圈住客棧位置,萬一走失了也可按圖問路。如今科技發達,一部智能電話行遍天下,那些電子導航應用程式,十次有九次應急時啟動,果然是能夠指點迷津。

一個人旅行怎樣漫無目的也應該有個概念,有個範圍給自己去聚焦,否則真的是虛耗光陰,所以我會預約一些只此一家的體驗,無論是飲食或是視聽,甚至短期課程。我有一個盲點,就是但凡與人有約,答應了人家的事,一定如期實踐。因此約好時間的會面或活動,我一定準時抵達地點,這亦是唯一我不容許自己在外地迷路的情況。當然無論經濟上或精神上亦負擔不起很多這種高危承諾。

為防萬一,有預約的那天我會早半日去到該區,先找到約會地點再在周邊發掘趣味,消磨時間,如果是以前沒到過的城市,這種逛法其實最有效地增加對該地的認識,有時會發現不同的社區都有不同的特色風味,商品的價格也有異,就如在灣仔的一件蛋撻和在九龍塘的一件蛋撻,賣相和售價已有分別。說這很世界性但其實並不盡然,一家在金融區的咖啡店,甜點花樣多但都很普羅,而且味道很中央廚房,然而坐四十五分鐘地下鐵到了一個遊客稀少的車站旁商店街,裏面一家看似連鎖咖啡店賣的咖啡和當季新甜品卻價廉物美,而且以前沒吃過,令人驚喜難忘。這是因為避免迷路遲到,我早到了三小時,鎖定了約會地位置之後在離它不遠的四處蹓躂之收穫。

不結伴出遊也是不想耽誤別人,人人都知道相見好同遊難,何必用十天八天來考驗友情?生活習慣、飲食口味、消費態度和興趣嗜好都無謂勉強互相遷就,頂多湊巧知道大家都在同一地方遊玩,便相約吃一頓飯,那該是最沒負擔的吧。

在有約沒約之間的那些空檔,就跟着直覺地圖,通常不會錯得到哪裏,因為直覺常常都會帶我走大路,沿途轉進橫街,只要不轉太多次就沒事,這些隨機觀光,若想以後再回來便找些記認,譬如在街上遠遠已見到的大商店、老舖招牌,不會一下子倒閉了的。有大街名字加店舖名字,除非失憶,否則應可找到,只是,真值得再三回頭的東西恐怕不多,一個城市逛熟了一邊,自會探訪另一邊,還有很多未看到的呢……

某天直覺帶我逛街,書店門口陳列出的新書印刷和設計都精美非常,可惜文字我看不懂但已足夠引我入店打書釘,最容易翻的是人家為自己人而寫的導遊書,從南至北,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圖文並茂,地圖繪畫細緻,讀不明白也看得津津有味。突然看到一本介紹香港必訪食肆的書,連忙向日本人取經看看他們介紹同胞來吃什麼,原來很多是我們想也沒想過去或不以為然的地方,自己不知道的店也有不少,回來後才後悔怎麼不買一本作個參考,原因大概除了語文不通外我還按着錢包留給同一幢樓上面的唱片店,因為我隱隱感到危險就在上面。

在錢包大出血前明智止血的情況下,在這家未必回頭的店中我帶走了八枚復刻CD,原創者不是已退隱就是已英年早逝,包括一隻尾崎豐的《十七歲的地圖》,要到達要找到的,有時真的不需要地圖。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