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蝸居】儲物不必加高地台 移動趟櫃作牆身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改造蝸居】儲物不必加高地台 移動趟櫃作牆身

29.09.2017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Fat Design Studio提供
景觀開揚的大露台,值得刻意保留,改向牆身發展。

單位愈細,空間運用就愈考究。兩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在一個僅二百多呎的單位內,不用房間、牆身等傳統分隔方法,只用了一組簡單的趟櫃,便為戶主解決了空間規劃和儲物的難題。

這個位於筲箕灣的一房一廳單位,面積僅275呎,是一對新婚夫婦之家。單位雖細,幸好樓底夠高,給予設計師創作和改動的空間。
這個位於筲箕灣的一房一廳單位,面積僅275呎,是一對新婚夫婦之家。單位雖細,幸好樓底夠高,給予設計師創作和改動的空間。

「他們都從事IT行業,不時home office,因此這裏既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日常工作之處。」建築及室內設計師梁雲飛(Lourance)介紹。他和拍擋徐永輝(Tony)只用了一組簡單的趟櫃,便為兩夫婦解決了空間規劃和儲物的難題。

景觀開揚的大露台,值得刻意保留,改向牆身發展。
景觀開揚的大露台,值得刻意保留,改向牆身發展。

因為工作所需,家中需放置不少專業的電子器材,包括多個電子屏幕和伺服器,還有攝影器材等。「設計的挑戰就是如何把儲物空間最大化,而不是造個櫃子而已,還要配合他們的實質需要。」其實單位樓底頗高,超過10呎,通常都會加建地台來儲物,但他們捨易取難,寧願花工夫設計活動櫃,也不願犧牲露台景觀。Lourance解釋:「我們看到露台的優勢,它的視野十分開揚,刻意升高地台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我們改向可移動的牆身發展。」

「細單位的空間運用是十分考究的,如何利用這個櫃去定義空間,是項目的設計重點。有別於用房間、牆身等傳統分隔方法,根據戶主的生活習慣,按照不同需要移動櫃子,便能用來劃分空間。」Tony説。

因此,這組活動櫃能把同一客廳切換到工作、吃飯和休閒三種模式。趟櫃雖非新事物,但最大難題在於如何在如此窄小的空間內設置路軌。因應廚房和工作枱一前一後,一左一右的位置,路軌形狀曲折,難度比直線軌道高得多,經過反覆計算才成功,趟櫃的安全性亦然。「櫃的上下方設有滑輪以作移動,我們特意選用工業用的滑輪,承重量高達二、三百公斤,否則放置太多物件便會負荷不了。」至於地板用上也不易刮花的木紋磚。

只要把趟櫃移到工作枱的一邊,便可進入「吃飯」模式;飯枱平時藏於櫃中,有需要才拉出來,同樣節省空間的設計。
只要把趟櫃移到工作枱的一邊,便可進入「吃飯」模式;飯枱平時藏於櫃中,有需要才拉出來,同樣節省空間的設計。

「單位細還細,總算盡了力,滿足了戶主的需要。」這種移動式和變形傢俬無疑是專為細單位而設,他們以往也多次提出類似設計方案,卻坦言非人人所能接受。「不是為做而做,的確能幫對方善用空間。但許多業主都怕麻煩,抗拒把傢俬移來移去,反而情願空間狹窄點。其次是成本考慮,凡是可移動的都會增加製作困難和工序。但我們見到有上升趨勢,反映市場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從事建築師多年的Lourance和Tony眼見近年樓盤設計與用家需要背道而馳,有感以個人之力無法扭轉樓市局面,於是成立室內設計工作室,從另一層面幫助業主改善居住環境。

說起香港豪宅建築設計光怪陸離的現像,Lourance(左)和Tony既是憤憤不平,又是百般無奈,唯有把專業知識應用於室內設計上,助業主克服單位限制。
說起香港豪宅建築設計光怪陸離的現像,Lourance(左)和Tony既是憤憤不平,又是百般無奈,唯有把專業知識應用於室內設計上,助業主克服單位限制。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Fat Design Studio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