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實驗 Co-living in Hong Kong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共居實驗 Co-living in Hong Kong

共宅住戶各自擁有私人房間,當中已包括睡 牀、衣櫃等傢俬,基本上帶着衣服就可入住。
大桐共宅成員Hugo(右)和Laly(中)機緣巧合下, 認識了物業公司負責人Venny(左),合作實踐共居生活, 而平台的露天空間正適合開工作坊。
台灣玖樓是一個共生公寓團隊,為業主設計裝潢房 子,再篩選適合租客入住,也有外國人短住。(圖片由 玖樓提供)

三十歲前一個人住,這些帶點夢幻的命題,對香港年輕人來說,似乎遙不可及,當單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是$10,970,私人單位售價動輒過萬元一呎,捱不起貴租的,只能擠身狹窄劏房,人身安全缺乏保障,政府提出的青年宿舍亦遲遲未落成。有人則提出一條新出路―共居模式(Co-living),屬共享經濟的一種。陌生人同一屋簷下,共用廚房、客飯廳、餐具等資源,分享技能,減少不必要浪費。

大膽實行這想法的,是四位八九十後年輕人,今年4月組成「大桐共宅」計劃,在網上招募五對情侶,入住他們在紅磡的首個共宅單位,雙人房內齊備睡牀、衣櫃、書桌等基本傢俬,每人租金約三千多元起,比市價稍低,吸引不少人詢問。另外也準備推出單人房間,甚至提供短租計劃,讓人試住。

計劃成員都是義工,本身從事設計、會計等不同職業,因為關注社會議題而認識,成員之一兼網頁設計師Laly回想,「年初我有位朋友找房子,他自行在網上找到出租房間,對方初時藉口說房間未準備好,請他先睡客廳,之後再安排,怎料沒多久竟有另一住客進駐房間,他被迫繼續當廳長,唯有退租。」這件事令他們發現,居住問題迫在眉睫。

揀選好租客

他們參考外國的共居模式,「外國的共居真正由零做起,一班人共同購買土地,組成小社區,合作規劃用途,購買建材和設計,更會定立日常分工,輪流煮食、照顧孩子、老人家,甚至建立有機農場自耕自足!」Laly坦言,香港一般人買不起一塊地,較難達至這種規模,計劃之初,他們曾在網上招募好些有興趣的年輕人來到,看房子並商量裝修設計,光是數十萬的高昂裝修費已叫眾人無法達成共識,「香港租金和裝修費也貴,而且工時長,令人難以抽空合作處理這些雜務。」Laly分析道,大家較傾向入住已裝修、家電齊備的單位。

他們無意中認識到一間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Venny,對方之前都曾為業主把房子重新裝修成學生宿舍,手頭上正好有適合單位,可改裝成共居住宅,雙方一拍即合,「其實業主最擔心遇上租霸欠租或不正經的人,既然共宅計劃會事先揀選租客,可以減少煩惱。」Venny說。如今不少人也不知鄰居姓甚名誰,共居的目的可不只是為了省錢,也為建立一段失落了的鄰里關係。他們打算與社區組織合辦導賞活動,讓住客入住前認識社區,共居之下,室友能成為朋友,客廳將成為交流經驗、技能的場所,「將來住客可在客廳舉行烹飪班、放映會、車衣班等活動,邀請街坊參與。」家不只是一張牀,還是另類生活的實驗場。

大桐共宅
Facebook|大桐共宅 Tai Tung Co-housing
(大桐共宅正在招募住客,可於Facebook私訊查詢。)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