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紀錄片】沒資格拿金像獎?奧斯卡得主楊紫燁給林鄭的一封信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港產紀錄片】沒資格拿金像獎?奧斯卡得主楊紫燁給林鄭的一封信

楊紫燁提及計劃拍攝有關五六十年代粵語片及戲曲電影的紀錄片,將訪問本地影迷及資深電影人。

兩頁紙滿滿的一封信,有觀察有感情有數據有建議,只得到兩句簡單的官腔回覆,無逐點回應無時間表,也似乎無乜誠意。

寫信的是楊紫燁,是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創辦人,同時是第79屆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收信的是我們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信的建議大致是:

一、電影發展基金的製作資助應包括紀錄片,而且不限長短
二、香港電影金像獎增設紀錄片獎
三、設立恆常而固定的場地播放紀錄片
四、推動紀錄片教育

楊紫燁提及計劃拍攝有關五六十年代粵語片及戲曲電影的紀錄片,將訪問本地影迷及資深電影人。
楊紫燁提及計劃拍攝有關五六十年代粵語片及戲曲電影的紀錄片,將訪問本地影迷及資深電影人。

商業掛帥依舊是主旋律

特首回覆:「已囑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考慮建議並跟進。」

談的是紀錄片發展,特首認為要跟進的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講求創意、人文關懷的紀錄片竟然納入「經濟發展」範疇,可想而知香港的文化政策有多落後。楊紫燁慨嘆:「香港電影政策,應該追上時代。一部電影作品,唔係有票房先有價值。拍紀錄片已經好辛苦,點解我哋要咁流離呢?」她提到台灣有固定影院專門放紀錄片,2014年文化部更推出提高紀錄片質與量的「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劃」,新北市又資助民眾免費去看紀錄片,香港起步着實太慢。「台灣一年有十幾部紀錄片可以上院線,有啲票房仲可以打入每年十大。」記者想起自己在半年內入場看過兩部台灣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限光午後》及《擬音》,台灣的紀錄片來到香港一樣能排院線,有市場。香港的作品反而如楊紫燁說的,很流離。「我哋放映渠道的確唔夠,我希望有一間影院一星期有一個時段專播紀錄片,呢樣好重要,放映會係導演同觀眾交流互動嘅機會。」觀眾普遍認為電影=娛樂,紀錄片觀眾,要養。「台灣起初都唔多人睇,慢慢建立觀眾群。」近年港產紀錄片高水準之作甚多,得到外地影展的肯定,如《消失的檔案》、《地厚天高》、《亂世備忘》等,影片卻因有政治色彩,難有正式上映機會,只能「打游擊」租場放映,卻每每一票難求,向隅者眾,證明香港有一批對「真人真事」感興趣的觀眾,但要推向更廣層面,長路仍然漫漫,且看政府未來有沒有政策扶持紀錄片電影人。

生態改變應由政府牽頭

在港出生的楊紫燁早年移居美國,她執導的《潁州的孩子》獲得2007年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追蹤安徽阜陽潁州地區受愛滋病影響的家庭,詳細紀錄愛滋孤兒生活,其後也有作品入圍奧斯卡。她2013年回流香港,創立及策劃「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看到不少年輕人喜歡用影像紀錄城市,她認為黃肇邦的《伴生》、曾翠珊的《河上變村》等都是高質之作。「來申請我哋種子基金嘅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多,依家係大時代,佢哋都想紀錄社區變化,發表自己嘅聲音。一個無紀錄片嘅社會係空洞嘅。」

%e5%b7%a5%e4%bd%9c%e7%85%a7-%e5%b0%8e%e6%bc%94-%e6%a5%8a%e7%b4%ab%e7%87%81-ruby-yang_%e9%ab%98%e5%b3%bb

金像獎何時有?

她在信中提及希望金像獎加設紀錄片獎項,對出色作品給予肯定。「我有信心出年金像獎會增設短片獎,我從報章知道其他導演都贊成。」2014年,她拍了《爭氣》,講述幾個被標籤為「問題學生」的年輕人用半年時間排練參演音樂劇的過程,得到不少電影人支持,包括自稱「睇到喊」、大受感動的導演杜琪峯。最後陳果、劉德華、張家輝等人都拍了短片支持《爭氣》。只要是好作品,是紀錄片?是劇情片?根本不用分那麼細。「嗰日電影大師Werner Herzog (華納荷索)來香港,啲人問佢拍紀錄片點樣點樣,佢話『我唔係拍紀錄片,我拍電影,唔使區分』。」她提及西方有很多知名大導都是劇情片紀錄片左右開弓,如德國導演Wim Wenders、新浪潮女導演Agnes Varda等等,她認為這將是亞洲電影圈新趨勢。「例如《南京!南京!》嘅導演陸川都拍咗套大自然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

劉德華十分欣賞此片,更親筆贈送毛筆字「爭氣」讓楊印在宣傳品上。
劉德華十分欣賞此片,更親筆贈送毛筆字「爭氣」讓楊印在宣傳品上。

凝住變化中的一刻

紀錄片精髓在於「真」,楊紫燁對於「選角」都往這個角度考慮。「又借用荷索所講,紀錄片都要casting,要cast一個值得拍嘅人物。」她的最新作品《RITOMA仁多瑪》帶觀眾深入青藏高原,追縱一支由美國人任教的藏族牧民籃球隊,側看城市化如何衝擊及改變他們的生活。「教練Bill係一個『好好拍』嘅人物,佢對籃球嘅熱愛好純真,班牧民都好純樸。我所有紀錄片都同人嘅身份有關,呢班牧民因為現代化發展變成喺社企工作嘅員工,十年後呢條咁靚嘅村莊可能已經變成商店。」消失中的人和事是紀錄片常用題材,時代太快,不紀錄的話,很快就無法紀錄。

藏族牧民生活方式面臨改變,一群熱愛籃球的牧民努力保留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藏族牧民生活方式面臨改變,一群熱愛籃球的牧民努力保留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來自美國的籃球隊教練Bill,因看到朋友一張高原籃球場照片,決意來到仁多瑪村,更為在社企「諾樂工坊」工作的「諾樂男子籃球隊」擔任教練。
來自美國的籃球隊教練Bill,因看到朋友一張高原籃球場照片,決意來到仁多瑪村,更為在社企「諾樂工坊」工作的「諾樂男子籃球隊」擔任教練。
藏民婦女以往地位低,不能讀書,近年地位提高了不少。
藏民婦女以往地位低,不能讀書,近年地位提高了不少。

藏區的劇變

看着片中藏民土炮式興建籃球場,進而真的舉辦一場又一場藏族VS美國籃球賽,每個毛孔都豎起以示感動。片中提及女藏民在社企打工賺錢,閒時跟Bill學打籃球。「村落女性可以讀書係呢十年八年嘅事,她們以前盲婚啞嫁,一生最重要就係結婚生仔。讀書之後喺屋企地位提高。」影片最後打出訊息,提及片中追縱的一位殘疾小女孩Lhamo,得到一部電動輪椅。「佢哋以前會迷信一定係家族有人做壞事,有報應,所以個細路女傷殘。佢接受教育可以學英文,喺村莊可以坐輪椅周圍去,不再只係依靠家人。」現代化觀念破除迷信,城市發展不免帶來破壞,但思想改革卻讓小妹妹過不一樣的人生,這是楊紫燁希望借影片帶出的訊息。

紀錄片有盡時,人生卻不停步,那一刻應該停機,為紀錄片畫個句點?「我鍾意open end結尾,紀錄片無所謂嘅結局,因為你永遠唔知生命會帶你去邊度,最重要係capture the moment。」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