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物館變身羅浮宮 六大展區重點藝術珍品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文化博物館變身羅浮宮 六大展區重點藝術珍品

louvre

沙田文化博物館的《羅浮宮的創想》展覽正式開幕!今次展覽以羅浮宮八百年的歷史變遷為主題,它由中世紀城堡到王宮,由皇家藝術殿堂到現代博物館,是一座集各種美學風格於一身的偉大建築!入場前上一堂精讀班,看看這六大展區如何濃縮八百年的精華!

louvre

一:「重構羅浮宮——法蘭索瓦.密特朗和貝聿銘的偉大工程」

1983,為配合「大羅浮宮」擴建工程,羅進行地底考古發掘,中世紀軍事城堡的龐大遺迹才得以重見天日,無數珍貴文物出土,讓人看到城堡的輪廓及昔日的生活面貌。

廳模仿中世紀羅浮宮壕溝遺址設計,富有現場感。
廳模仿中世紀羅浮宮壕溝遺址設計,富有現場感。
羅浮宮城堡主塔彩色圖案地磚(約1200-1300)
羅浮宮城堡主塔彩色圖案地磚(約1200-1300)

二:「皇家收藏和皇宮(十七世紀)——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時期」

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是兩位對羅浮宮影響深遠的法國國王,他們確立皇家收藏,令羅浮宮變成歐洲文化藝術的中心。十七世紀末,這座王宮己變成培養纜斯精神的藝術殿堂,形成博物館的雛形。

戎裝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像(1756年)
戎裝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像(1756年)
荷蘭畫家林布蘭的《耶穌行醫》,或稱《一百荷蘭盾版畫》。
荷蘭畫家林布蘭的《耶穌行醫》,或稱《一百荷蘭盾版畫》。

三:「羅浮宮與德尼.狄德羅的啟蒙運動(十八世紀)」

啓蒙時代的羅浮宮逐漸演變成現代博物館,在知識分子的推動下,以及受法國大革命影響,它由王宮變為「中央藝術博物館」,開創先河!

作家德尼·狄德羅青銅雕像,他是當時最有影響力、貢獻最多的知識分子,致力推動公共藝術改革。
作家德尼·狄德羅青銅雕像,他是當時最有影響力、貢獻最多的知識分子,致力推動公共藝術改革。
《雷諾多走入魔法森林》,十八世紀洛可可藝術代表作品之一。
《雷諾多走入魔法森林》,十八世紀洛可可藝術代表作品之一。

四:「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一世博物館」

由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遠征期間,戰爭獲得的藝術大量湧至羅浮宮,博物館總監德儂銳意把它打造成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

《拿破崙身穿加冕長袍》油畫
《拿破崙身穿加冕長袍》油畫
這張直徑長若四米「拿破崙徽號」地毯,氣勢磅礴,原本被拿破崙放在杜伊勒里宮的寶座前,是皇權的象徵。
這張直徑長若四米「拿破崙徽號」地毯,氣勢磅礴,原本被拿破崙放在杜伊勒里宮的寶座前,是皇權的象徵。
羅浮宮第一代策展人羅伯特筆下的《羅浮宮大畫廊重修建議》,反映十八世紀已有公共美術館之形。
羅浮宮第一代策展人羅伯特筆下的《羅浮宮大畫廊重修建議》,反映十八世紀已有公共美術館之形。

五:「統一之夢——拿破侖三世和第三共和國」

十八世紀後期,羅浮宮創立古代文物部,在致力保存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品的同時,亦積極搜羅古埃及、亞述等古代文明遺產。拿破崙三世登基後,繼承先祖的擴展大計,試圖把羅浮宮發展成「萬國博物館」。

公元前510至前500年的希臘馬首塑像。
公元前510至前500年的希臘馬首塑像。
公元前1550-1069年,新王國時期的古埃及文物。
公元前1550-1069年,新王國時期的古埃及文物。

六:「今日羅浮宮(廿一世紀)」

近年羅浮宮積極「向外走」,與其他國立博物館組成「文化聯盟」,並在中東開設另一分館,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展開跨文化對話,同時不忘發展當代藝術。

(部分圖片由法國五月及文化博物館提供)

《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日期:4月26日至7月24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票價:成人二十元;團體票(二十人或以上)十四元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