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作人.一個地方】彭志銘:我不想香港的文化被掏空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一個創作人.一個地方】彭志銘:我不想香港的文化被掏空

dfaefa

「現在我來舊書店,只有兩種心態,除了自己的需要之外,就是擔心本土書會流失。所以我一看見便會留起,好讓將來有機會告知別人,香港曾經有過這些文化寶藏。」彭志銘說,所有史料和文化舊書,從來可遇不可求。今天一別,也不知道哪時哪裏再找得回來,所以買得幾多得幾多。「幾萬蚊的名家墨寶,內地人輕易買去,我們如何和他們爭?」

舊書不是二手書

彭志銘一路走在旺角的街上,可以原原本本還原歷史,德發商場從前是德仁書院,以前的域多利戲院變成旺角電腦中心⋯⋯他在旺角長大,小時候就是在戲院門外買舊書看,買的都是公仔書,即漫畫書。尤其星期日早場完了,小朋友就擺出看完的公仔書出來賣,賣出去有錢了又再買過另一本:「以前買賣舊書無關環保意識,是一種社會承傳,讓一本書的生命長一點。但現在少了人看書,更少了舊書檔。」檔變成舖,都是樓上舖。彭志銘尤其喜歡到香山學社尋寶,說是全港唯一保留最完整舊書、史料、香港文化墨寶的書店。旅行家陳溢晃正是社長。

「現在的人把書都看成商品,才有二手書這樣的名字。其實說二手書不貼切,書不是講一手或二手,之不過是舊書,上一代人寫的。有料。」陳溢晃說:「我們和一般書商的身份不同,有句說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有個行山旅行團,星期日我一定去行山旅行。其實星期日才有生意嘛!哪有人像我關門去行山?但我們一個月總有一個星期日返大陸,就是要尋根、追溯香港歷史、找舊書。」《魯迅全集》民國27年初版,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出版,陳溢晃某天找到回來,珍而重之。「所有書都是從五街六巷找回來。其實內地有班書蟲常常想來買。」但他說,還未是時候,要保留。

舊書店有一種味道

「我幫另一間舊書店--新亞書店做過拍賣,好多香港的文化和歷史書都被內地人高價買去。所以現在努力在搜尋和收藏六十年代前出版的一堆『真材實料』之書。以前真的以文字為本,現在卻都是噱頭,講包裝,內容欠奉。」彭志銘拿着《生物基礎知識》,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品,由昔日復旦大學生物系所編寫,是他口中的「實淨」資料。「內地丟書的情況很嚴重,正正是香港才保留着這批書。」他說總之一見就買,自己的家根本是另一家書店。

喜歡舊書,也是喜歡驚喜。有時裏頭夾着銀紙!有時見買書人在第一頁寫下買書日期,有時某本書正是某某送給某某的禮物,輾轉去到自己手上,看見的是一種歷史,也是一種人味。「我喜歡到舊書店尤其喜歡一陣書味,是新書店沒有的。」看着陳溢晃從書堆中拿出一本舊書,彭志銘雖笑問有沒有菌!但其實他偏愛這種質感,「不只是視覺,不只是閱讀,而是嗅覺和觸覺加起來。」

<!–香山學社

融書店、出版社、旅行文化沙龍為一體。有着大量古今絕版史料書刊、香港歷史書等。
地址:旺角亞皆老街48號新輝大廈3字樓

彭志銘 profile:
次文化堂社長、香港文化評論員。

陳溢晃 profile:
本地資深人文旅行家,香山學社社長。–>

香山學社

融書店、出版社、旅行文化沙龍為一體。有着大量古今絕版史料書刊、香港歷史書等。
地址:旺角亞皆老街48號新輝大廈3字樓

彭志銘 profile:
次文化堂社長、香港文化評論員。

陳溢晃 profile:
本地資深人文旅行家,香山學社社長。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