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雙年展之三】走出封閉的世界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上海雙年展之三】走出封閉的世界

29.11.2016
部分圖片由上海雙年展提供
李明維雙年展作品《如實曲徑》。
《糖紙偵探所》為《51人》中糖紙協會的故事。
理論劇院項目《出色的借口》來自波德萊爾《1859年的沙龍》。
《出色的借口》以理論歌劇形式演出,陸興華編劇,作曲楊沛毅,導演為趙穆。
《51人》策展人陳韻。

「51人計劃在很早期就定下,因為他們希望能跟城市發生更直接的關係,而非所有事情只在展廳發生,或在其他地方也不過是展覽。」——《51人》策展人陳韵

「51人是往城市擴張與接通,理論劇院是時間上的擴張,把靜止的場景帶來動態,不斷滾動以至引伸行動。復策展平台則破除整個雙年展的封閉性。這些不同的項目,其實帶着不同層次卻同樣的使命。」世界為何仍需要雙年展這種模式,策展團隊Raqs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動態的旅程,一種探索。「雙年展是否可成為旅程這種概念,理論劇院與51人,都是能夠擺脫現有機制束縛的一種形式。雙年展的意義亦正在於此,不同於過往機制化,能讓你不斷嘗試。」

藝術實踐理論

如何把理論劇院跟當代藝術界習以為常的表演區分開,劉畑要做的是為它搭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語境。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已有研究員,從每個主題,背景資料的收集彙編,到研究的寫作,把資料都收集回來,完整地回應每個題目。」劉畑認為這部分取決於你是否能讓人認真而有系統地對待這種藝術形式和觀看展覽的方式。「一般展覽我們許多時只是看,但如何轉化成『想』跟『感』。是否可以從思考中提煉。這是理論劇院跟一般表演的區別。」

其中一場《愛因斯坦與柏格森:一幕由多名作者的引文構成的歌劇》中,二人當年的對話是歷史的分水嶺,在那一刻,科學對哲學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柏格森當時如日中天,愛因斯坦不過年輕人,柏格森卻徹底輸掉跟愛因斯坦的爭論。愛因斯坦名言「哲學家的時間並不存在」,從此人們對思想的方向產生斷裂。「因而重返此界點有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重新對待這個爭論。」作品以朗誦形式演出,配合音樂與跟時間有關的小裝置,去呈現爭論的概念。裝置包含鐘擺等,既提供聲音也提示時間。「提供時間特別有意義,我們其實從來無法直接把握時間,而他們的爭論本來就基於時間的把握。」劉畑說到。「我常說笑,理論不是灰色的,而是寄居於人類神經元聚集的部位──灰質,而灰質直接聯通到脊髓。它的關鍵正是如何打通大腦跟脊髓的關係。當我們說到大腦,總會忘記其中的感覺。然而我們其實總會談到sensation of thought,正是大腦與脊髓的連結。」

回到城市核心

51人則剛好相反,走出一切理論的框架,走進切身的日常。「我們不該把這個主題看得太抽像和觀念性,這是一個非常有落實性的主題。」負責策展的陳韵指出,項目着重的是田野方式,以藝術紀錄、書寫的方式探索城市中51位上海市內的編年史記錄者、街頭黑客、民間傳說傳播者、音樂家、糖果愛好者、雜技演員、資訊迷、公寓說書人等。「51人計劃在很早期就定下,因為他們希望能跟城市發生更直接的關係,而非所有事情只在展廳發生,或在其他地方也不過是展覽。」他們指出,辯論和說理往往會有詞彙匱乏,詞不達意的時候,而故事總能保持着不確定性、豐富性和生動性。「人物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羣人,有時候是一個角色,而他們的故事,與這個城市都有直接的關係。」

活動舉辦於跟主角和地理有關的地方。「首先這51人雖然不是作品,是活動,但當中有很多契機和能量,其實跟藝術家的能量可相比較。藝術家把握造形、材質等有獨到之處。而這51人,掌握的其實是生活的材料。」陳韵覺得其中一位飛行員特別有意思。「他很希望自己離世前留下一點想法。他畢竟一輩子是軍隊系統的人,本來的交流是,他要不就到學校去做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然而他希望有更豐富的形式,跟年輕人分享經驗,有真實的交流,因為他經歷的也是真實的戰爭與和平。」於是他們把他帶到二手書店,放在文學與詩歌的環境中,而這也一直是書店的期望。「要是沒有這樣的串連,兩個領域永遠是各管各的,你永遠不會去學校聽一個老兵的講座。」

經驗的震盪

在不同的項目中,策展人都嘗試創造或提煉一種經驗和行動,然後嘗試整理、記錄,甚至系統化當中的資料與結果。現居紐約的台灣藝術家李明維的觀念藝術作品同樣着重一種經驗本身的生命,然而比起觸及的廣度,他更着重作品帶來的內在震盪。他自身學術背景包括生物、建築以至雕刻,看似截然不同的學科經驗,卻有融匯到不同作品中。「我們有時候可以用一種超時空的想法去解釋雕塑。傳統上是把一塊東西chip away,把不要的拿走,才變成心中想要的。因此當我們有一個粗糙的想法,經過時間跟參與,把這個想法變得精緻,本來就很像雕塑的過程。」

李明維的作品塑造內在經驗,如《魚雁計劃》、《晚餐計畫》或《補裳計畫》等透過參與式裝置、一對一的一餐晚飯或一個晚上跟陌生人的對話,由人際間的日常互動轉化成藝術形式。「我覺得內在的經驗對我而言是比較活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他的歷史跟家族記憶,如果我由每個人的歷史與家族記憶為創作元素,我覺得作品會更有意思。」可以想像每一次於作品中的經驗,都是豐富的獨特經驗,然而他從來不會記錄作品過程。「記錄會把當中的詩意破壞。記錄接近自然科學,然而我想我的作品不依真實時空走,是隨記憶移動跟跳躍性的感受。」他認為記錄這樣的作品時,會把作品寫死,失去了當中過程中的生命,隨參與者往後的經驗流動 。

其雙年展的作品《如實曲徑》靈感則來自一次緬甸的旅行。「當地民眾在進入寺廟、神社與佛塔之前,須先將鞋子脫下。在這些場域,為了讓參訪者們感受這純淨神聖的空間,志工們需不斷勤加掃拂。」他的作品由一名素人舞者循着自己內心的曲徑游走於展廳中,掃拂散落的稻谷。稻谷顯示舞者步伐。稻谷散落的形狀,表現出心靈純淨的空間,成為觀眾探索這個藝術場域前的洗滌。

後記

藝術終究是一場感官的體驗,當感官觸動思考,策展團隊相信,「藝術可以幫肋我們挑戰現實,提供想像動力推翻現實確定的可能性。」策展團隊在問答大會上,首先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在眾多藝術博覽和各形式的雙年展中,上海雙年展還有何意義?然後答曰:「雖然於亞洲有眾多形式的雙年展,但目前尚未有人提高層次,從知識或地緣政治等探索亞洲雙年展的特殊意義。不少人批評亞洲眾多雙年展不過仿效歐美國家,不過是利用資本,做表面形式的活動。但沒有人了解到亞洲出現這些眾多形式的雙年展真正意義。」策展團隊嘗試透過一種宇宙運行的結構,帶來流動的藝術體驗。那邊廂,孫遜的錄像作品卻於同期開展西岸藝術設計博覽會遭審查撤去。無論暗流還是巨浪,是否能擴展或消解那牢固而高聳的圍牆邊界,或許是上海雙年展的另一種意義。

Info:
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正辯,反辯,故事》
日期:即日至 2017 年 3 月 12 日
主場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1-3 樓
票價:RMB 20
查詢:http://www.shanghaibiennale.org/cn/

部分圖片由上海雙年展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