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Side B】藍色香港:數美麗生態 還看海底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Hong Kong Side B】藍色香港:數美麗生態 還看海底

20.02.2016
相片由李和盛提供
sea_cover

海面之上,往往波濤洶湧,海面之下,往往是一個寧謐的世界。

變化莫測的海,有如人生,有時平靜,有時凶險。

杜甫說:「碧海真難涉,青雲不可梯。」

亂世浮沉,一頭潛進水底,或因執迷於秘境的美麗,或因自覺有種責任保護水底的天國。

波濤中的堅持,從來不易。

巴黎市格言:“Fluctuat nec Mergitur.”

浮浪翻波,卻不沉沒。

海面下的寧謐世界(相片由李和盛提供)
海面下的寧謐世界。

海洋公園,隔着厚厚的玻璃觀看鯊魚和魔鬼魚,已興奮莫名,卻遠遠比不上真實的海洋風光。香港水域生態獨特,豐富多采,遍佈軟珊瑚,一般人未必有機會見到。

「這就是生態。」李和盛(James Lee)指着一張海葵吃魚的照片說。

一張接一張,香港水域生態,如開卷般展現開來。

他本身從事金融工作,同時是資深潛水攝影愛好者。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學習徒手潛水和水肺潛水。八十年代迷上潛水攝影。

香港水質及能見度偏低,潛水攝影任務艱巨。擺燈和攝影角度稍有偏差,中間微粒反射,相機已然失焦。在香港水域,近攝難,用廣角鏡拍攝更難。「所以好少人介紹香港水底。」他慨嘆。

拍生態照,除了技巧,還要有耐性和運氣。有時拍一張片,要花很多時間留在海底。香港有一種赤刀魚,憨態可掬,體形小,但怕人,他得花上四五個小時待在牠們中間建立感情,才能拍到一張難得一見的自然生態照片。

「香港的魚很怕人!」

藍圈八爪魚,堪稱香港水域最毒的生物之一。
藍圈八爪魚,堪稱香港水域最毒的生物之一。

水底攝影,講經驗,講運氣,但是運氣其實只是耐性的附屬品。他曾經親身經歷幾百條海參集體射精場面,又曾拍攝到共生的魚蝦從沙洞中探頭而出的一剎那。電光火石間,他按下了快門,留下了最美妙的水底影像。別人以為那是運氣,那是靈光一閃,其實,那是耐性。

他曾為多間機構拍攝水底,包括政府部門和大學,又曾參與科學普查,於04、06及08年,先後到過果洲羣島海底七十呎同一位置,用廣角鏡拍。拍攝美麗的海底生態,證明香港海底有生命力,有助推廣環保。

可惜,近年大型基建不絕,挖沙採泥,紛紛擾擾,香港海底美景和生態又遭破壞。

Nikonos五代水底攝影機,李和盛收藏齊全。
Nikonos五代水底攝影機,李和盛收藏齊全。

活在水平線之下

王敏嘉(Stephen Wong)是本地少有的全職水底攝影師。他出生於1961年,近二十年來,獲獎無數,著有四本海洋攝影集,作品刊登於國際雜誌和期刊。

王敏嘉七歲隨哥哥學潛水,十三歲考獲潛水牌,三十五歲毅然辭去酒店經理職位,當上全職野生水底攝影師。投身這行接近二十年,「賺錢少了很多,但我並不後悔。」因為他賺了背痛、骨痛和許多次水土不服之外,還賺了探索的樂趣。

「我熱愛我事業,喜愛遇上不同人,接觸不同文化。」

潛水經歷,多姿多采,香港海域有許多五彩軟珊瑚,在外國則曾遇上鯨魚、鯊魚、海獅、海豹、海豚等野生海洋生物,牠們近在咫尺,就在你身邊游過。

潛水帶給他的是新的視野和常人不會有的經歷:缺氧、遭鯊魚騷擾、被鯨魚碰到甚至帶出水面、給火珊瑚和水螅蜇傷,身體現劇烈反應,嚴重得「以為我的手腳會脫落」……當然,潛水給他的最大的幸福是,他找到了「眾裏尋他千百度」的伴侶。他的日籍妻子宇野貴子,也是國際著名的海底攝影師,兩人因海洋而認識,目前仍活躍於鯊魚、海底和攝影鏡頭之間。

圖中珊瑚色彩繽紛,但因全球暖化,拍照後不出三年,現場珊瑚已經不知所終。
圖中珊瑚色彩繽紛,但因全球暖化,拍照後不出三年,現場珊瑚已經不知所終。
相片由李和盛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