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榮 病人 × 醫生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吳家榮 病人 × 醫生

吳家榮(圖右)當年確診患癌,主診醫生休假時也會專程到醫院探望他,跟他下棋。吳家榮手術後堅持回校上課,隨後於會考取得八優佳績。
吳家榮一直熱愛運動,康復之後積極參與不同運動,包括輪椅劍擊,曾參加比賽,獲得亞軍。
吳家榮曾於2002年代表香港,前往南韓參與第八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區傷殘人士運動會的游泳比賽。

r-r-t-t-t

十四歲患癌 左大腿切除

「我剛好是一個曾經患上骨癌的醫生,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吳家榮在十四歲生日確診患上骨癌,要切除部分左大腿,以免癌細胞留在體內。醫生將健康的小腿接駁大腿,腳掌成為膝頭,當時他是全港第四個接受這個手術的病人。康復後,吳家榮積極做義工,鼓勵其他患病同路人。同時,他亦努力在公開考試取得佳績,入讀大學醫科,成為骨科醫生,在前線為病人治療。今日,他選擇退一步轉職醫學行政,希望有機會在醫療政策上出一分力。「切除大腿後能活過三年的患者,不足一成。我相信自己有一個使命,要散播助人的種子。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有能力幫人已經是一種福份。」吳家榮說。

吳家榮當年因為膝蓋乏力,被父母「大陣仗」地拉去見醫生。「那時根本不懂得害怕,後來才知道媽媽曾有朋友患上血癌,病徵同樣是四肢乏力。」本來是運動健將,游水、跑步、足球樣樣皆能,得知要切除部分大腿,吳家榮當然猶豫。手術有多大風險?長短腳如何生活?捱得過化療嗎?心中有許多個問號。「主診醫生找來一個曾患骨癌的女生跟我分享,有了這枝強心針,我才有勇氣接受手術。」緊隨而來就是大半年的化療療程,十二次化療,數不清嘔過多少次,輸過二十包血製品,才正式脫離鬼門關。吳家榮曾經患癌,不能捐血,他對此表示可惜,但希望呼籲更多有心人定期捐血,因為這樣做真的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當年主診醫生 成了上司

捱過化療,吳家榮還要學習使用義肢,接受復康訓練,直到會考還在康復中。自己曾遭遇不幸,吳家榮希望能夠把這一切轉化為更有意義的事情,便開始給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經歷。無論是做義工、探訪、演講,還是接受訪問,吳家榮盡量抽時間去做,只是希望可以藉此鼓勵到更多人。曾經有一位中年女士,因為害怕進行截肢手術會導致她失去工作和原有的生活,一度拒絕接受手術。吳家榮主動前往醫院探訪,為她現身說法,他還記得那位女士說的那一句感謝話:「我將來都會像你一樣,鼓勵其他人。」

小時候作文寫「我的志願」,吳家榮的確寫過「我要做醫生」。當時他對醫生這件事毫無概念,直到自己患病,遇上同路人支持,醫護人員貼心照顧,與主診醫生成為朋友,才下定決心也要成為醫生。當日以病人身份住進屯門醫院,之後以實習醫生身份重返醫院的骨科部門,昔日的主診醫生成為上司,吳家榮幫助別人的身份也由打氣的過來人,變成救人的醫生。失去左大腿反而拉近他與病人的距離。「我對病人說:『我還能健康地站在這裏跟你說話,希望你同我一樣會康復。』有時不是說做得多就是好醫生,還要懂得發自內心關懷病人。他們感受到真心,才願意跟我講心底話。有人因為患病引起經濟或情緒問題,我知道後能夠轉介適合的服務,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到病人的問題。」

幫人是幫人者的通行證

在前線奮鬥八年,吳家榮在去年選擇轉職到醫院管理局總部,擔任醫療信息及行政工作,還同時修讀醫療管理學碩士。「我當然懷念在前線的日子,每個醫生都最希望見到病人康復和家屬開心。」不過,這階段,有另一個使命在前面呼召他。他希望轉職至行政部門,嘗試參與政策層面的工作,以另一個方式幫助更多病人。吳家榮在大學畢業後已積極參與不同病人組織,現時是香港傷殘青年協會主席。「病人組織與醫療系統並非對立,病人代表都是普通市民,提出意見只是為了完善系統。如果能夠協助將病人的意見融入醫療政策,對系統和市民都是一件好事。」做醫生時,每醫好一個病人就是一個成果,吳家榮笑言現在做政策工作,似是等嬰兒出世,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見到成果。

言談之間,吳家榮常把「幫人」掛在口邊,他認為一個人的身份並不重要。「每個人在不同場合都有不同身份,我碰巧成為了一個醫生,但是不一定要做醫生才偉大。許多人在社會上都有不同崗位,大家都可以幫助身邊的人。」脫下醫生袍,吳家榮依然是當年那熱心的小伙子。

香港紅十字會24小時捐血查詢熱線:2710 1234
網址:www.redcross.org.hk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