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老人科】說起老人科 你所要知道的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高齡社會

【認識老人科】說起老人科 你所要知道的事

f3

2015年首個半月肆虐的流感,九成病人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事實上,平日醫管局提供的各項醫療服務中,長者成為主要使用者。數據顯示,長者到專科門診求診人次比非長者高出三倍,住院風險為非長者的四倍,專科病牀使用率比非長者病人高出八倍。那麼,香港醫療系統如何照護長者?

現時本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超過100萬,預計2031年,長者人口將佔全港人口三成!人口老化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壓力可想而知,但不斷增加住院服務又能完全解決問題嗎?

提及心臟科、腎科、腸胃科、 腦外科,都很容易明白是做什麼,而老人科,顧名思義,與長者最為密切相關的專科便是老人科,但究竟什麼是老人科?香港是全亞洲首個地區設立老人科服務,目前的服務水準也達到國際水準;可是,為何大部分長者感覺自己看病時「被打發」?老人科專科醫生與其他專科醫生,在本質上有什麼分別?

容鳳書老人科日間醫院,長者們準備開始當日活動。
容鳳書老人科日間醫院,長者們準備開始當日活動。

「老人科」(Geriatric medicine),字源其實相當悠久。柏拉圖在距今2,400年前,曾以”Iatros”(意指醫生)來比喻立法者,他心目中的立法者,應如醫生般認真而親切地了解病人,耐心勸導,彼此合作面對疾病。1909年,美籍奧地利醫生Ignatz Leo Nascher首次在論文內把兩個希臘字根”Geros”(意指「老人」)以及”Iatros”合併,創造出新字”Geriatrics”,冀望老人治理能夠成為獨立專科,讓年長病人就像孩童般得到更為獨特、更為貼心的醫療服務。

Nascher希望的,是每一位醫生別要忘記,雖然老人也是「人」,但始終與年青人不同,需要另闢新的治療理念和方法。

屯門醫院非緊急病人運送服務,會把前往日間醫院接受復康治療的長者接載回家。
屯門醫院非緊急病人運送服務,會把前往日間醫院接受復康治療的長者接載回家。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老人科專科醫生莫俊強認為,老人科醫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耐性,看診時通常要比其他情況下多一倍時間。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老人科專科醫生莫俊強認為,老人科醫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耐性,看診時通常要比其他情況下多一倍時間。

莫俊強:什麼是長者病人的獨特需要?

莫俊強指出,老人科是針對長者病人的獨特需要,看老人科的病人通常患有慢性病及多種疾病、或伴隨有其他慢性狀況、對治療的反應較慢、需要較長時間及康復治療,因照顧困難需要社區支援……可概括為”Older than the old” & “more ill than the ill”,病人需要疾病治療外的更多照顧,如果因病人提早衰老,即使年齡未到六十五歲,也有機會看老人科。

「就像兒科不只是醫好病,還要教父母如何照顧孩子,老人科也要支援病人的家人和照顧者。」他強調,老人科跨專業的團隊合作,除了醫生,參與當中的還包括營養膳食、藥劑、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義肢及矯形服務、言語治療、足部治療、臨牀心理服務及醫務社工等。他謂,目前香港的老人科服務達到世界級水準,在亞洲來說更是先進。但香港人口老化狀況嚴峻,每年增加十多個新血進入老人科,人手永遠追趕不上長者醫療近乎幾何級數躍升等需求,服務量遠遠不夠。由於長者醫療需求太龐大,如果設立老人專科醫院,恐怕每個區都需一間才行,這樣人手上更難以應付。反而應該將老人科的關顧文化融入到其他科當中!

莫俊強曾接手內科轉過來一位七十多歲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原本可以獨立生活,後來突然情況變差,夜晚外出,甚至迷路,令在內地工作的兒子很擔憂。莫俊強細緻了解因由後,發現原來大半年前老人家轉了醫生,換了一款血壓藥,其副作用就是咳嗽,因夜間睡不好,老人家才出街。如果發現不到這個細節,解決方法將會是給安眠藥或者送去老人院。「如果只是想處理病人,心態急躁,是不合適做老人科的!很多時候老人家不知道或者不記得自己的狀況,要像偵探一樣搜尋蛛絲馬迹。」

他說,老人科醫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耐性,看診時通常要比其他情況下多一倍時間。這份工作最令他看到許多珍貴的情與義,有的家人很投入照顧年邁的長者,有的更不惜辭職去照顧。「老人科的職責不是醫好一個人,而是幫助一個家庭。怎麼可能幾分鐘將老人家打發走呢?我總是希望長者來看診有一個好的經驗,不要忘了他們多麼辛苦才來到你的眼前,至少要讓他們看完之後感覺這是值得的!」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前會長江明熙估計,老人科比起一般科多出約三成人手。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前會長江明熙估計,老人科比起一般科多出約三成人手。

江明熙:如何實現elderly friendly?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前會長江明熙說,三十年前,老人科確實是一個冷門的科目。很多人以為老人科不需要科技,只要「好心」就可以了。老人科醫生與其他專科一樣,要接受六年專科訓練。需要具備綜合的視野,既要懂得內科,又要有藥劑師、社工、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的知識。他估計,老人科比起一般科多了三成人手左右。

「現在通常是專科都看過了,沒什麼可以再搞了,老人科拎走他吧……我們當然希望可以早點介入,不至於在最糟糕的情況才着手!」他說,香港有七成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有一兩種慢性疾病,首先要分清楚何為正常退化與疾病。即使到了內科專科,也不容易掌握什麼時候該轉介到老人科,老人科相對比較被動,有種「輔助」的意味。

補鈣還是去水的抉擇

江明熙最近遇到了高難度個案,一位八十八歲的阿婆原本可以自己如廁和洗澡。但突然腳腫,私家醫生給她開了止痛藥,腳卻更加腫。檢查發現身體內有一種礦物質──鈉含量奇低(低鹽),一旦低到一個程度,可能會抽筋、昏迷甚至死亡。於是她被送入深切治療部,她的肺部積水,開始氣促和昏睡,於是醫生不敢再給她吃「去水丸」,因為這樣會令鹽分更低,只能給她補充鹽分。但雙腳腳板反而更加腫得像豬蹄,人也開始昏亂迷糊。

內科醫生陷入兩難:給去水藥鈉會更低,但如果補充鹽分就更加積水水腫。就在左右為難之際,轉介到老人科醫生手裏。江明熙很納悶,阿婆的腳為何會發炎呢?一開始,女兒說阿婆搭地鐵弄傷了,再問才知道,原來前段時間有點冷,女兒給她一個熱水袋敷在雙腳上,因而燙傷了原本的傷口,因此更加水腫了。到了老人科,被江醫生揭開謎底:原來鈉含量低是因為太多水稀釋了!於是他當機立斷不再補鈉,而是先以「去水」為主。兩天內,扯出四公升水!這樣的年紀,臥牀時間長了容易會有壓瘡、肺炎、肌肉萎縮、四肢無力……第二天江醫生鼓勵阿婆坐起來,第三天鼓勵她走動。

「阿婆在深切治療部被插着尿喉,老人科醫生會想盡量移走尿喉。」他解釋,尿喉一來對長者病人來說並不舒適,二來擔心發炎,三來擔心她用久了產生依賴不懂得小便了!拔開了尿喉,就需要更多人手善後。尿喉這樣的細節,在一些其他科一般是次要的,有時候甚至忘記其存在了。

「我希望盡量給最少的藥物,用最短的時間幫助她。就算有多種病痛,也要分清楚主次,搞清楚最困擾病人的是什麼?究竟應該用什麼方法,是否做得最多就最好?什麼叫做適可而止?除了處理身體上的問題,老人科想多幾步:老人家一旦昏睡或者突然有問題如何處理?什麼時候要讓她開始活動?能否讓老人家回到原來的生活水準?真的不行,還剩下多少?最差的情況如何處理?家人又能照顧嗎?萬一要去老人院怎麼辦?」

用於物理治療的多功能牀,可以升降。
用於物理治療的多功能牀,可以升降。

七年前,一位八十九歲的伯伯和六十多歲的女兒來到江醫生的診室,女兒對他說,父親記性不好,照顧起來很辛苦,有一天父親發女兒脾氣又自行出街,後來被發現睡在樓梯地上。她請求醫生寫信幫他申請去老人院。

「首先要確診他患上了腦退化症,並確切讓家人知道他的昏亂是可以醫治的,並且要減藥物,不需要吃三四種血壓藥,也不用吃太多維他命。」當時這位父親正服用二十多種藥,看四五個醫生。能否吃少一點藥呢?老人家通常會這裏痛那裏痛,一位醫生開了一種止痛藥A,另一位醫生又開另外一種B,A是「靈丹」,B是「妙藥」,但分分鐘可能是同一款藥!

「寫封信非難事,但要幫助女兒在家照顧年長的父親卻不容易。」 後來他終於明白了為何父親腦退化症復發時女兒那麼抗拒。原來兩父女早年有很大的衝突。父親病發後,很多冰封三尺的深層次問題浮現出來。作為醫生,他在前期醫治除着眼於醫病,還介入父女關係做了「和事老」的角色,後來這位老人在家裏多生活了六年,九十五歲才入老人院。

長者於屯門醫院老人科的物理治療部練習走路
長者於屯門醫院老人科的物理治療部練習走路

他介紹,目前進老人科的一般是有復康需要,需要團體介入,例如物理治療或者職業治療等,需要長期護理的。加拿大有急症病房專收老人科病人,並非所有老人都入,而是有需要的才去。一入院就去老人科病房,至少有合適的照顧,避免導致壓瘡,減少無法小便的情況,早點恢復走路……完全由老人科主導,如果有需要再由其他科介入。香港則是相反,病人先看綜合,再分科,傷殘的才去老人科,有時候甚至哪裏有牀就去哪裏!整個醫療系統還未實現elderly friendly,目前是為較年輕或者醒目的人設計。最簡單的是老人家一住院,夜晚的世界是怎麼樣?一片燈火通明、醫護人員很忙碌、整天有人說話、機器總是作響,總是有人進來叫醒你「起身阿婆!度血壓!」 因此,一個為長者考慮過的老人科專屬病房非常重要!

梁萬福:藥物管理是老人科的基本功課

這一天上午,聯合醫院的老人科復康病房鴉雀無聲,病房中只躺着寥寥數人。坐輪椅的老人科病人傾巢而出,正排隊去做康復訓練,而護士正為不能下牀的病人做肢體伸張, 防止他們因肌肉萎縮而蜷縮如「蝦米仔」。

走廊上盡是關於腦中風、吞嚥困難、防跌的提醒和宣傳海報。這裏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獨居,因此目標是令他們出院後能夠照顧自己。另一邊廂的,急症老人科病房已鋪設病人吊運系統方便行動不便的病人,直通洗手間和助浴室間。

聯合醫院的老人科復康病房,坐輪椅的老人科病人傾巢而出,正排隊去做復康訓練。
聯合醫院的老人科復康病房,坐輪椅的老人科病人傾巢而出,正排隊去做復康訓練。

「從老人院送來的病人較多臥牀!」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說,愈是不能動的,就愈需要做伸展運動,每日都要直一直關節, 防止肌肉收縮。如果老人像蝦米,就是之前照顧得不好!如今老人科病牀全是電動的,可以調校高度,方便護士扶抱,也防止病人下牀跌傷,如果躺在牀上想打開抽屜時也可以做到。

「康復階段會盡量少約束、多活動。」記者見每張牀頭均以圖示告訴醫護人員病人的狀況:是「安坐階段」、「四腳步行架」、還是「四腳叉」?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說,如果老人像蝦米,就是之前照顧得不好!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說,如果老人像蝦米,就是之前照顧得不好!

梁萬福在大學時代就立志要入老人科。那時候他做長者服務義工,對籠屋內生病長者困苦的生命十分感觸,「一人有呼吸系統疾病,很快就傳染開了。」他深感老人科服務嚴重供不應求,冗長的輪候時間、低質量的院舍服務令人無奈,老人院的長者很多都變成「蝦米仔」!「因為無人為他們做伸展!」

護士正為不能下牀的病人做肢體伸張,防止他們因肌肉萎縮而蜷縮如「蝦米仔」。
護士正為不能下牀的病人做肢體伸張,防止他們因肌肉萎縮而蜷縮如「蝦米仔」。
長者在職業治療部做手部訓練
長者在職業治療部做手部訓練

他認為,老人科無法照顧所有的老人,並非所有老人需要看老人科,很多情況單一專科也能處理。但一個好的老人科醫生,首先是好的內科醫生,掌握大部分症狀,並透析疾病背後的具體原因,例如甲狀腺素不足令他精神混亂;認知障礙症令他跌倒和吞嚥困難;長期臥牀令他關節變梗又長壓瘡……他發現很多病人服藥過多,十二到十五種並不算罕見,最多的二十多種。「藥物管理是老人科的基本功課。」長者容易周身痛,因為不同症狀看醫生,關節痛、頭痛、牙痛都給止痛藥,止痛藥的副作用是便秘和水腫,另外一個醫生可能會給利尿去水腫的藥,這樣又令他電解質失調加劇了便秘,於是又被塞通便藥,因此而肚子痛,又開止痛藥……「如此下去只能惡性循環。」

急症老人科病房已鋪設病人吊運系統方便行動不便的病人,直通洗手間和助浴室間。
急症老人科病房已鋪設病人吊運系統方便行動不便的病人,直通洗手間和助浴室間。
住院病人每日做復康訓練
住院病人每日做復康訓練

過去的「櫥窗式」老人科

梁萬福回憶,瑪嘉烈醫院1975年創辦老人科時只有七十四張病牀!那時候香港摹倣英國用年齡六十五歲來劃分。但因專科人手和資源與英國都有天淵之別,六十五歲以上病人被送入老人科,七十四張病牀收滿了就不會收新症了。因此一百歲的急症病人也未必能進入老人科!那時代內科和老人科矛盾激烈,他曾聽到內科醫生抱怨:「我看的長者都老過你老人科!」

1981年,梁萬福進入瑪嘉烈醫院老人科,並於1986轉到基督教聯合醫院任職老人科高級醫生。那個年代,老人科服務都是「櫥窗式」、象徵性的。香港只得四間醫院有老人科。直到八十年代末,香港半數醫院設有老人科,到了九十年代中,老人科與內科合併,發展更加快速。過往很多有關人口老化的討論都是較為負面的,例如關注人口老化會引起社會服務及醫療的負擔。但梁萬福認為,未來的長者人口增長並不代表會導致增加社會的負擔,很多研究發現,使用最多醫療的資源是一個人在離世前的六個月至一年的時候。無論他的死亡年齡是八十歲或四十五歲,他們在死亡之前的最後階段所使用之醫療是相若的,老年人會使用較多的醫療服務,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活到較大的年齡。

每張牀頭均以圖示告訴醫護人員病人的狀 況
每張牀頭均以圖示告訴醫護人員病人的狀況
物理治療項目
物理治療項目

「老年人對醫療未來的挑戰將遠遠大過過往的二十年!」梁萬福指出,一個社會在面對人口老齡化的來臨,必須要能夠掌握人口老化的特點,對社會及人口的需要作出及早的計劃,以應付未來的需要,喪失了規劃的先機就會造成人口急劇老齡化後的困擾。這亦正是香港的問題,雖然香港在1986年已經進入人口老化的階段,亦有提供長者服務,但是老人的問題仍舊困擾社會,這正是因為香港政府未有充分應付人口老齡化的全盤策略,而只是以短期方案解決眼前的問題,這也關乎整個社會如何看待老人服務。

王春波:人的生命力重於壽命

「好啦!安樂晒啦……你能做到嗎?晤使驚,有我在!」老人科專科醫生王春波對病人說話時,像哄小孩一樣溫柔。

「老人家很需要心靈支援。」十年前有一位垂頭喪氣的末期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來到王醫生面前,哭喪着臉對他說:私家醫生判斷他只剩下六個月命。

老人科專科醫生王春波對病人說話時,像哄小孩一樣溫柔。
老人科專科醫生王春波對病人說話時,像哄小孩一樣溫柔。

王春波為他檢查過後信心十足地說:「阿伯,你哪止六個月命?我看你起碼還有三年以上!」醫生這番話令阿伯重獲生氣。王醫生給他家配備了製氧機,請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教他做一些「省能源」的運動─如何慢行、如何換氣……隨後阿伯每隔三個月就租van仔去律敦治醫院覆診,他每次穿著西裝,視覆診為一件人生大事!結果,這位老友記活了兩年九個月。

「悉心的照料和心靈上盼望很重要。看幾分鐘就將病人趕走的情況絕對不允許發生在我診所!每個愁眉苦臉的長者應該笑着離開診室!」王春波總結老人科的精髓:老人科不是延長壽命,而是要令他們更加有生命力,令他們餘下的生命更加充實─盡量要自主獨立。因此要動用不同方式幫助他們康復,例如,儘管半邊身癱瘓了,還有另外一隻手能按一下電飯煲。

老人科是一種全人照顧

長期與老人家打交道,在年輕人眼中並非一件激動人心的事。王春波坦言,1981年入行老人科第一個月時,心情感到憂鬱沉悶:「感到死氣沉沉,隨時巡房又不見了一兩個,見到病人只會轉差,很少變好……」漸漸,他從工作中看到意義:「老人家很多問題,如果能夠幫助到他,會很喜悅!從而更加提醒自己趁有生之年及時行樂、積極做人,每個人都要經歷病痛和最後階段,為何不趁青春就好好過活。因此我總是當自己明天就會死,每天都做好手頭上的事情,更加珍惜少年時。」

1995年,老人科與內科合併了,王春波認為,好處是資源運用更集中、高效率,例如通波仔、洗腎、內窺鏡等高科技服務方便就近使用,但壞處卻是不同歲數的病人住在一起,長者的需要容易被疏忽,並非病人所有的醫護人員懂得照顧長者。

王醫生二十年前與香港老人專科師祖吳有容醫生(右二)和吳鼐成醫生(右三)合照。
王醫生二十年前與香港老人專科師祖吳有容醫生(右二)和吳鼐成醫生(右三)合照。

他強調,老人科是一種全人照顧,特色有三:一來病人通常病徵含糊難辨,因為害羞或者倔強檢查時不合作,或隱藏很多事;二來病情具備複雜性,通常會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八十歲以上的長者,83%有種慢性疾病。他們通常服用很多藥物,需要特別謹慎處理;三來,老人科醫生相當於老人家的家庭醫生,不僅僅治療疾病,更要處理行動力、思考力、家庭關係、社區資源銜接,例如老人的醫療需求便與青年患者不盡相同,就算同樣患肺炎,二十歲的青年一般住幾天就可以出院重投正常生活,而八十歲的長者可能住十天至兩星期,大病後可能會因臥牀太久引起褥瘡或腳部活動能力出現問題、肌肉無力、神志不清;需由其他專職醫療跟進處理。而且長者更可能會因其曾經入院而被解僱(例如做保安),家人可能有藉口將他送入老人院或者更吃力照顧。

「我可大膽地說,住在香港的長者得到醫療上照顧算是很幸福,用低廉的價格便可以得到專科照顧,老人服務屬於labor-intensive,在私人市場無利可圖,住得久,也沒有太多賺錢項目,只能依靠公營醫療,這種壓力只會愈來愈大!」在王春波眼中,目前老人科無論是病人設計、料理過程都離「老人友善很遙遠」!例如老人病牀應該降低到離地九吋;病房色彩要鮮明,防治長者走錯路;廁所與扶手要特別設計,安裝腦退化病人離開病房時的電子感應器;醫院需要更嚴格規定長者照顧過程中防治摔跌、防壓瘡等工作守則……

跑足十八次百公里毅行者。王醫生決心行山行到八十歲。
跑足十八次百公里毅行者。王醫生決心行山行到八十歲。

醫生和四個「孩子」

訪問時,王春波剛剛從公立醫院退休。他在業界被視為「另類」醫生,連續十九年參與毅行者,還是遠洋帆船愛好者,創立香港醫療資訊學會、香港電子健康聯盟,總是善於用資訊科技來減少長者入院。離開耕耘了三十四年的公營醫療系統,他留下了四個最引以為豪的「孩子」,原來香港老人科的好幾個里程碑都與他有關。

香港早於1975年便於瑪嘉烈醫院設立老人專科,是全亞洲首個地區設立老人科的服務。但直到1992年,老人科都以醫院服務如專科門診服務、日間醫院為主,1993年王春波率先提倡外展服務。「當時老人院林立,我看到很多老人院病人是我們的常客,有辦法改變嗎?」他參考了澳洲和英國上門家訪的做法,突發奇想:如果這些老人出院後依然由老人科同一隊醫護照顧,他們就毋須舟車勞頓去醫院便可接受持續的護理!「我們對他們熟悉,他們也對我們信任,準確性高、有連貫性又省時,減少了十字車送院、陪診等人手。」於是公立醫院於1993年推出「社區老人評估小組」,是全球首創全面支援老人院舍的外展服務。這項服務已遍及全港九成以上的老人院舍,並證實可有效減少病人入院次數約一成二。這是他引以為豪的「第一個孩子」。

護士外展服務時,隨身攜帶的各式工具設備和衞生用品。
護士外展服務時,隨身攜帶的各式工具設備和衞生用品。

「長者出院後再次入院率超過了兩成半到三成,一個月內就會再度入院,消耗了大量病牀。到底如何找到高危的長者?」2006年, 王春波的疑問催生「第二個孩子」―當局後來研發一套自動辨認高危病人的程式, 名為HARRPE(Hospital Administration Risk Reduction Programme for the Elderly)「老人入院風險控制方案」,概念來自澳洲和加拿大。

「這套系統可以找出『飛行里數』最多的長者;根據數據分析,有十四個因素會令長者一個月內重返急症室的,包括年紀大、男性比女性風險高、領取綜援的貧困長者、過往一年內出入急症室紀錄、有心臟病、腎病、胸肺病、癌症等……」他解釋,每晚凌晨三點,用電腦就可以找出每日出院3,000病人中9%高危長者,醫護團隊立刻主動出擊,在病人出院四十八小時內致電,教他們怎麼吃藥、照顧自己,提醒他覆診,告訴他們社會有什麼資源可以跟進。「減少了25%再入院率,可以照顧更多病人。」

與此相關的「護訊鈴」服務應運而生,這是王春波口中的「第三個孩子」。「目前照顧全港七萬高危長者,就像一個優質『售後服務』,高危長者出院後有人定時打電話問候他們,每個星期我們都收到感謝信!」此項王春波津津樂道的服務,有電話熱線供病人查詢,鎖定目標高危病人,提早察覺病情變化、及早介入,提早覆診,避免不必要地送往急症室。至於「第四個孩子」,便是自2006年開始,他在港島東醫院聯盟成立鞏固的「醫舍合作」模式,與所有NGO、私家醫生網絡、學校、區議會等定期開會,舉辦醫療活動,將病人照顧推廣社區。

對比王春波的舊照,會發現他的樣子與九十年代照片變化不大。他開玩笑:「人人說我沒變過,大概是因為我年輕時已經像個老人精,提前老去,因此二十年來變化不大。」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呢!

老人科源於十七世紀的英國

現代老人照顧及醫療系統,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的英國,民間教會因應女王伊利沙伯一世於1597年頒布的濟貧法案(Act for the Relief of the Poor 1597),成立專門收容及安置老人民眾的中心,意圖解決露宿者四處為家的社會狀況。可是,這些安置中心提供的護理實在有限, 一直等到1935年, 英國醫生Marjory Warren(後人稱為英國老人科之母)才成立世界第一所老人醫學中心,大力倡導醫學院將老人醫學精神包含於課程之中。

到了1947年,一羣有志之士更於倫敦成立「老人照護醫學會」(Medical Society for Care of the Elderly, 後更名為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 成功說服當時的衞生大臣將老人照護納入為英國國家健康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確立了老人科涵括範圍:「全人」照顧、跨領域的照護團隊、老年人整合性評估、持續性的再評估以協助老年人安置最合適的照護場所、找出可治療的疾病、經由復健改善老化問題等等,一時間英國老人醫學如雨後春筍般怒放,逐漸由救濟院的角色發展為老年人照顧服務。

現代英國的老人科,與香港尤為不同的,是一般長者病人會向社區駐診的家庭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及護士求診,有需要時才轉介到NHS的醫院專科。醫生需要在病人入急症室後四小時內決定住院需要。就算一般老人門診,醫生亦會花上大量時間去了解患者病情,甚至親自到門口招喚病人,以便從門口開始觀察病人的坐姿和起身動作,有時候更會用上一個下午才看完三個病人。此外,英國老人科醫生會在看過住院病人後,在病房的白板上預先為病人規劃住院日期、復康程度、出院計劃、物理治療排程等,並交由護士與病患的家庭醫生或社區醫院聯絡,交待病情追蹤事項。再加上近年冒起的電子醫藥服務(Telemedicine),經由電話及互聯網監測長期病患者的健康指數,整個過程由醫院、社區醫院到社區照顧系統,務求把病人從急症、康復、恢復、慢性疾病以至臨終服務都連貫起來。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高齡社會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