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碎片】將人的經驗帶回歷史現場 香港戰役互動地圖:1941年那場仗,整個城市一同經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歷史的碎片】將人的經驗帶回歷史現場 香港戰役互動地圖:1941年那場仗,整個城市一同經歷

24.01.2022
譚志榮, 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
1941map-screencap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凌晨,日軍接到開戰指示,展開「香港作戰」,日方戰機破曉旋即從廣州起飛,突入香港領空,空襲啟德機場,集結邊境的陸軍亦進攻新界,與以英軍為首的守衛軍交戰,掀起「香港戰役」(又稱香港保衛戰)之序幕。隨後十七日,日軍陸續攻陷新界、九龍,香港島,守軍負隅頑抗,直到聖誕節傍晚,港督楊慕琦和駐港英軍司令駐港在半島酒店簽署降書,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

八十年前的香港戰役,在許多書籍著作都有記載論及,但鮮有如去年推出的「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網上互動地圖及資料庫般,將持續十八日的戰役間的戰鬥發展過程,不同個體和族羣的切身體驗,結合實際的地理空間,同時多面呈現。

「我的工作是將這場仗,以及它相關的事件、人物、軍事建築、器物、相片,視像化整理,令大家以較容易的方式接觸到。」研究計劃的主責人、歷史學家鄺智文最希望,公眾能藉此了解在戰火下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經歷,「這場仗是整個城市的人一起經歷的。」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研究興趣為近代東亞史及軍事史。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研究興趣為近代東亞史及軍事史。

戰爭故事如何說

鄺智文在浸會大學任教。在其帶領下,記者去到他於歷史系的辦公室。「裏面有少少亂。」他先預告,然後插入鎖匙,推開房門,瞥見門口疊起幾個紙箱,電腦枱堆滿書本文件,檔案史料散佈四周,隨手拿起是一份四十年代的《大東亞戰爭畫報》。

逼窄的房內還有兩張梳化椅,他坐低翹腳,便開始講解他怎樣把在過去十年關於香港戰役的研究成果,一盡轉化為互動地圖及資料庫—「它就好似香港戰役的Wikipedia,基本上是部百科全書,兼且可以作教學用途。」熱愛軍事研究的鄺智文,鑽研香港戰役相關歷史多年,就此題目出版過《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及《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等詳盡厚實的著作。他以各國的解密檔案和原始史料,重構戰役論述,評述英日雙方戰爭計劃及戰事發展,也考察日據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社會生活實況。

鄺智文以《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這兩本討論香港戰役及日治時期香港社會政治的著作最知名
鄺智文以《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這兩本討論香港戰役及日治時期香港社會政治的著作最知名
鄺智文的辦公室裏,也有不少軍事相關擺設,反映他的「軍事迷」身份。
鄺智文的辦公室裏,也有不少軍事相關擺設,反映他的「軍事迷」身份。

反思自身過去的歷史書寫經驗,鄺智文深感,「無論怎樣寫,書都有其限制。」他解釋,書籍這種媒介,很難有效地呈現戰爭中人的經驗、事件與空間三者的相互關係,專注於人物故事叙述,就會失卻忽略故事發生時的社會環境及地理空間,反之更甚。

「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即是他為解決以上問題所作的一次嘗試。在浸大圖書館數碼服務組的協助下,他與團隊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製作了一個互動地圖網站。地圖把十八日的香港戰役,分成五十一個時間點,顯示參戰部隊攻守雙方的變化動態;亦標記了港九新界各區的軍事建築遺址、戰爭影像,以及經歷戰役的不同故事。「一場戰爭中,每個人很大程度上只能講到自己的經歷,最可靠的就是親身經歷,他未必很清楚外邊環境。我們則把個人與環境串連在一起。」

香港戰役的發展經過,同一時間作戰雙方的位置形勢,不同地點發生的事蹟或悲劇,在地圖上一目了然,看着自能在腦海勾勒畫面。鄺智文自信說,「我不覺得每個人都要看完一本三百頁的書,才能理解香港這場仗發生了什麼事。花十至十五分鐘,看完網頁就可以了。」

鄺智文的團隊有八人,但為確保資料輸入格式統一整齊,他自行輸入了8,000條數據。
鄺智文的團隊有八人,但為確保資料輸入格式統一整齊,他自行輸入了8,000條數據。

呈現不同戰爭經歷

為建設互動地圖及資料庫,鄺智文自一九年開始,花了年半時間,坐在凌亂的辦公室,輸入八千條數據,也上山拍攝軍事建築近照,收集現場GPS座標,最後和團隊一起將所有資料可視化融入網上地圖。

據製作原意,地圖有多方面用途。首先是作為教材,協助中學老師教授「香港戰役」前備堂,或在課堂上向學生簡介戰役來龍去脈。它也可以是公共旅遊資源,市民遊客郊遊時若看到隱沒在山林裏的軍事建築,對其功能和過去感好奇,也能在地圖上找到解答,「讓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行山,除了看自然風景,也能看歷史遺蹟。」他和團隊正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將在現存的軍事遺蹟附近設置資訊牌,牌上會有連結資料庫網站的二維碼,供人深入了解。

日軍登陸港島,軍隊經過軒尼詩道
日軍登陸港島,軍隊經過軒尼詩道

教學和歷史旅遊以外,鄺智文最希望,地圖能夠將戰爭期間人的不同經歷呈現,擴闊人們對於戰爭的各種想像,如本地守軍種族背景多元,除了大眾熟知的英軍、華工兵、啹喀兵,也專設混血兒隊伍,甚或有以港為家的無國籍難民投身抗日。

他說的無國籍難民, 是因俄國革命而落難中國的白俄人施歷山(Alexander Skvorzov),他在戰前與妻兒流離哈爾濱、上海,最終落戶香港。「他沒有國家,場仗對他而言是天降的災難,但香港是他的家。」當日軍侵港,無處可逃,施歷山就以防衛軍軍官身份在前線抗日, 一度淪為戰俘,戰後一家在港團圓,但在五十年代再因對共產主義的擔憂,而舉家移民美國。

資料庫另載有施歷山女兒施露芭(Luba Skvorzov)的戰時經歷,從中可知當時只有十歲的她,在父親奮勇作戰之際,如何和家人及其他市民一起輾轉逃難,並在淪陷期間目擊日軍種種暴行,援助被囚禁在戰俘營的父親。「這場仗是在城市中打的。」鄺智文指,閱讀香港戰役的歷史,關注部隊之外,非戰鬥人員的經驗更加不容忽視;在這場雙方部隊總不過十萬人的戰役中,最受戰火牽連的是平民。

無國籍的「白俄難民」施歷山(右)及其女兒施露芭(左)的故事記載在資料庫中
無國籍的「白俄難民」施歷山(右)及其女兒施露芭(左)的故事記載在資料庫中

「討論一場戰爭歷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只集中討論戰鬥人員的經驗。這是以前做軍事歷史的人的通病。我們這個project致力在香港戰役的研究上,多講非戰鬥人員、女性甚或孩童的經歷。」

重讀香港戰役的意義

在施歷山父女所經歷的磨難以外,資料庫還有許多的戰爭人物故事,像學者陳君葆「捨身護書」的事蹟、作家張愛玲擔任看護的體驗、制訂侵港策略的日軍親泊朝省戰後與家人一同赴死的悲劇。鄺智文繼續收集戰時的民間故事,口述歷史、日記書信,並每季增潤資料庫,以求拼砌好一幅從人出發理解香港戰役的拼圖,「目的是想提醒看(地圖)的人,當時的人用很多不同方式經歷這場仗,而不止得一種方式。」

從整體看,這些人物故事展示出香港戰役的戰爭經歷是多元而複雜的,有的甚富英雄色彩,有的出乎意料,有的令人不忍卒睹,有的五味雜陳。五湖四海的人,同在香港這城市一起遭受危難,卻因身份和所在地之別,有很多不一樣的經歷。

今人應該抱着什麼態度看待這些故事?

+1

「我想,首先是理解。」鄺智文認為,讀歷史旨在培訓人對差異(differences)的理解能力,從多元複雜的戰爭經歷中,理解到,歷史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一大片灰色地帶。「但即使灰色地帶那麼大,仍能分辨到一些好好和惡劣的行為。」他續說,「強調diversity、理解,不等於認同所有事情。當你看過最好和最壞,你更懂得分辨。」

另一方面,這些故事亦反映歷史上香港從來都是「國際城市」,不單指香港族羣多樣,更是指香港與世界互相緊密聯繫。「全世界大環境影響香港,香港情況亦與全世界大環境很有關係。」

在著作中,鄺智文曾詳論香港的戰略重要地位:當日軍攻佔香港後,暫時把英國趕出東亞,使中國失去最後一個南方港口,影響南中國以至西太平洋地區在二戰中期的戰略環境。而香港的國際性至今尚未失去,如香港戰役的歷史對當下有任何啟示,即讓今人明白,「現在這裏發生的一定與大環境有關。你不能只看within這裏發生的事,更要看整個世界局勢,才理解到香港在發生什麼事。」

歷過戰火改變社會

八十年過去,回望持續十八日的香港戰役,鄺智文輕描淡寫,「這場仗有其他結果的機會很低,不是100%只能這樣發生,但英軍打贏的機會很低的。若要說轉捩點,是整個十年,三、四十年代是轉捩點,而這場仗只是這個大轉變時期的其中一件事。」他補充,「是很多經歷過這場仗的人影響了戰後的香港歷史。」

戰前戰後,香港翻天覆地。戰時曾被拘留的英籍官員麥道高,反思了殖民地政府與華人的關係,戰後成了輔政司提倡政治改革,推動本地居民平等待遇。又如戰前任職工務局的鄔勵德,本在半山居住,淪陷時卻遭關押在深水埗戰俘營,差天共地的生活環境,推使他在戰後倡建公屋,遂得「公屋之父」美名。

然後,這場戰爭遙遙影響了鄺智文。他想讓人們知道,戰爭中不只得英雄事蹟,絕大多數都是受害者,於是為那場一九四一年冬天在香港爆發的戰役,建設了網上互動地圖及資料庫。「這個project能夠相對有系統地展示資料,也不同平日的學術書或論文,要完完整整。這些相對零散的資料,透過數碼的形式,得到保留和集中。儲到某個位置,我們可能會有些新的學術研究出來。」

在港島龍虎山郊野公園,可見「松林廢堡」的軍事歷史遺蹟,圖為當年的守衛營房。
在港島龍虎山郊野公園,可見「松林廢堡」的軍事歷史遺蹟,圖為當年的守衛營房。

1 9 4 1 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
網址:digital.lib.hkbu.edu.hk/1941hkbattle

譚志榮, 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