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香港視角 探討人類如何共存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香港視角 探討人類如何共存

22.05.2021
由受訪者提供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今日正式開幕。原於去年舉辦的活動,因疫情延至今年,大會主題"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如何共同生活)在全球共同經歷疫情過後,顯得更為貼切。

今屆雙年展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與規劃學院的黎巴嫩籍院長Hashim Sarkis策展,他曾說,我們不能再依賴政治去回答這個問題,反之,他把這問題拋給建築師,「因為我們相信建築師比起政界更有能力交出具啟發性的答案……我們作為建築師,專注於建構讓人共同生活的空間,我們以不同的方法想像這些空間,嘗試打破社會規範。」

官方資料指,今年的國際展覽總共有112個分別來自46個國家的單位參與,同時更多來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身影,當中有四個國家首次參與:格林納達(Grenada)、伊拉克、 烏茲別克和阿塞拜疆。

香港方面,除了有由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展覽」外,亦有民間團隊在Co-habitats展館展出以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城市空間應用為主題的研究,以下是兩個展覽的介紹。

《Unsettled Urbanism》,以大型插畫和傘陣裝置,呈現2019年反送中抗爭的城市空間運用。
《Unsettled Urbanism》,以大型插畫和傘陣裝置,呈現2019年反送中抗爭的城市空間運用。
展場設計有一面弧型的插畫牆,接駁不同抗爭場景。
展場設計有一面弧型的插畫牆,接駁不同抗爭場景。

民間團隊研究社運與城市空間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除了主要展場外,設有名為“Co-habitats”的展館,比起展出概念設計,此館集中展出與大會主題相關的實體個案研究。當中由建築學者Merve Bedir和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主理的作品《Unsettled Urbanism》,以大型插畫和傘陣裝置,呈現2019年反送中抗爭的城市空間運用。

共八人的研究團隊循三個方向分析運動期間城市空間如何被用作「資源」,以及運動如何轉化人們對城市空間的想像。首先是Fluid City,他們紀錄242日的抗爭期間,人們出沒的地點、時間、規模,顯示抗爭的去中心化;其二是Transformation of Building Typologies,分析傳統的建築類型 如天橋、商場、居所、機場、地鐵等等,如何演化出不同的用途;最後是 Technology as Affordance,探討網絡和科技如何與實體的空間和活動互動。

展場設計有一面弧型的插畫牆,接駁不同抗爭場景,散佈在牆上的螢幕,模擬人們使用通訊軟件對話的形式,補充說明空間運用。團隊特意佈置了抗爭期間常見的傘陣,讓觀眾更有「臨場感」。

現場的傘陣令觀眾更有現場感。
現場的傘陣令觀眾更有現場感。

作品早前曾於西班牙的12 Cautionary Urban Tales 展覽展出,現移施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問到Merve作品如何回應大會主題”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她解釋:「在運動期間,香港人每一刻都在參與和協商(negotiate)城市空間,在實踐中學習,透過經驗、分享和產生空間,共同擁有城市。另一方面,團結和歸屬感等概念在城市中變得可見,進而重新創造城市。我認為香港的抗爭運動表現了除了反抗以外的東西,它顯示了『空間契約』(spatial contract)如何在實體空間、社會和網絡上,不斷由人建立和改寫,以及在開放的決策過程之中,不斷演變。對我而言,縱然(這過程)充滿問題和困難,這是進步公民身份(progressive citizenship)的示範,也是對於『如何共同生活』這主題的合理回應。」

香港展覽 反思城市資源再分配

今年雙年展的策展人Hashim Sarkis提出「空間契約」(Spatial contract)的概念:「如果社會契約決定了人們為了進入社會而喪失和獲得的自由,那麼空間契約就決定了人們如何通過空間互動來協商這些自由。(If a social contract determines the freedoms lost and gained in order for people to enter society, a spatial contract, determines the methods by which people negotiate these freedoms through their spatial interactions.)」

《Past, Present, Future》由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建築師胡燦森(Roger)及Shadow Design合作創作,團隊認為建築設計應同時考慮過去、現在與未來。
《Past, Present, Future》由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建築師胡燦森(Roger)及Shadow Design合作創作,團隊認為建築設計應同時考慮過去、現在與未來。

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展覽,以「重新分配:天、地、人」為主題,探討如何透過環境、土地和人的互相配合和重新分配資,創造新的空間契約。主辦單位在公開召集中收到的五十三份作品中,選出二十個來自不同界別的團隊參展。策展人之一的李昭明(Benny)分享其中兩件展品,其中一件名為《Past, Present, Future》的作品,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元素,融入在一個住宅建築項目之中,外牆有「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改建的舊樓有天台綠化,同時保存過去的記憶與未來的可能性。另一作品《E-Motion-Al City》是科幻錄像作品,基於荃灣城市空間的研究,構想一個被科技植入人體內的世界,人們對城市的感情還存在嗎?

展埸設計的構想圖
展埸設計的構想圖

展場佈置成一個個如投票站的格子空間,觀眾進入格子內可透過虛擬實景技術(AR)欣賞作品。Benny解釋:「這設計令人感受到既同在,但各自分隔開的處景,就如現時很多餐廳用板塊隔開食客一樣。」團隊亦設計了虛擬展覽供未能親身到場的觀眾瀏覽。

虛擬展覽:https://2021.vbexhibitions.hk/

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