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集結號】彼此穿梭的軌迹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文青集結號】彼此穿梭的軌迹

28.08.2017
da-f-d-d-f-d
da-f-d-d-f-d
da-f-da-d-d-f

在親密與幽閉恐懼的掙扎中,城市人最貼身的焦慮與矛盾一觸即發。渴望親密,同時又渴望舒展的自由,之於自身對自我,自身對他人,自身對城市,距離的掌握成為挑動情感的原初體驗。

一場感官的盛宴

繼兩年前《花火!像是動物園》,監制黎蘊賢再次聯同劇場導演馮程程,還有裝置叙事譚偉平與音像寫作袁卓華,打造一場平行叙述的多感官劇場。近年不乏混合媒界的展覽與演出,然而在平衝創作下,媒介之間最後相互緊扣結合,則向來少見。馮程程雖為導演,但她形容每位創作者許多時都是彼此的導演:「我處理這個主題的方式首先體現在形式之上。這是一個本來就存在於劇場的paradox。這既是一個集體分享同一空間,同一時間的形式,但同時也是非常個人的默想空間,去組織自己的感受與想像力。」參與劇場多年,她認為對這個主題最強烈的感受,亦在劇場創作中。「集體創作就是要鼓動大家,經常在一起,知道大家在走同一方向。而我本來卻是內向的人,有時會很累人。」在集體中構成個人,或者正是馮程程創作的命題。

穿梭與隔絕

譚偉平的裝置作品擅長對相同空間的多重呈現。由「親密與幽閉恐懼」出發,對他而言,最親密的卻是自己。「你好像最清楚你自己,又或者其實你又未必不了解你自己。你需要經過一個推進的過程。」他的作品透過五個階段,去拆解認識自我的過程,由意識時間與存在、自我空間的建構、生活的重複性等,透過裝置空間,解構「我」與「自我」的關係。負責音像寫作的袁卓華的作品則來自穿梭於個人與城市之間體驗,「我們邊行街邊聽歌,某程度上正是重塑城市的經驗。」在半隔絕的狀態,以個人的方式進入城市,幾乎是現代人的寫照。在幽閉的劇場中,袁卓華將把觀眾的感官推向個人的極致。

陰性的情感

岸西編劇的電影《親密》為最初打動馮程程的原因,然而是次作品完全去叙事性,只為呈現某種純粹的狀態。「我不是處理個體與個體的關係,或情愛的關係。」這次對馮程程而言,事件的發生並不重要,她輕輕提到,是次同樣是後雨傘的作品,但跟以往社會性的作品不一樣,這次社會性放到最後。她意圖疏理的,是一種個人考慮進入集體的微妙掙扎。

a-s-d-fe-wa-f-r-g
po-iu-h-y-g-t-f-r-de-s
照片由orleanlaiproject提供

《親密 Claustrophobia》
日期:9月22日晚上8時*;9月23日下午2時、5時、晚上9時;9月24日下午2時、5時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80
查詢:www.orleanlaiproject.net

* 設演後交流環節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