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念一改變】膠袋回收在望:廿五歲女生研發化學分解法 三十年內處理塑膠垃圾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 一念一改變】膠袋回收在望:廿五歲女生研發化學分解法 三十年內處理塑膠垃圾

16.09.2019
圖片由勞力士提供
rolex-plastic-01-cover-01

「2050年,我五十六歲。那一年,我會回來告訴大家,全球的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已經受控。」廿五歲的汪郁雯(Miranda Wang)向台下觀眾承諾。她來自加拿大,是一名分子生物學家,研究塑膠廢物處理已有十年。

汪郁雯前後投放共十年時間研究塑膠分解,這條路,還未看見終點
汪郁雯前後投放共十年時間研究塑膠分解,這條路,還未看見終點。

十年前,也就是十五歲那一年,她與好友姚佳韻參觀垃圾轉運站,看見一個又一個塑膠垃圾山,第一次知道一個殘酷的現實──塑膠經過上千年也難以降解。「看見了問題,就不能裝作沒有見過。」她說。

塑膠面世超過一百年,廢棄問題卻成為房間裏的大笨象,沒有人願意解決。作為90後,汪郁雯過去所產生的塑膠廢物比前人都要少,她卻走到最前線,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

一物降一物

2009年,兩個高中少女在課餘研讀論文,找到第一個突破點──微生物。二人叩門找上一位博士幫忙,游說英國哥倫比亞大學借出實驗設備,其後成功找出能夠分解塑膠的細菌。2013年,兩個十九歲少女獲邀到TED Talk發表研究,成果更獲科技巨擘青睞。為了將實驗變成現實,二人籌集過百萬美元資金,於2015年在矽谷成立BioCollection初創公司,嘗試為廢膠帶來新生命。

當年找出分解塑膠的微生物之後,只是一切的開始。汪郁雯與姚佳韻發現靠微生物分解實在太慢,分解過程以月計。牠們吃膠吃得再多,也追不上人類製造塑膠的速度。聯合國於2018年底發表報告,統計全球每年製造的90億噸塑膠之中,只有不足一成被回收。「按這個速度估計,2050年的時候,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數量會比魚類更多。」汪郁雯說。

由微生物改為研發化學物,切碎塑膠之後,可以用化學物大量分解。
由微生物改為研發化學物,切碎塑膠之後,可以用化學物大量分解。

「既然微生物有辦法分解塑膠,我們總能找出一個化學方法,可以大量並快速分解塑膠。」她們不再執着於尋找更有效率的吃膠微生物,而是轉為研究微生物是如何分解塑膠,如何改變塑膠的化學結構。終於,二人發現,工業氧化劑能能大量分解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塑料。「切碎塑膠之後,只需要三至六小時就能完成化學分解!」看着面前這位少女,身穿白恤衫牛仔褲,眼角帶有一分稚氣,說起話來卻無比堅定。每一次提到研究成果,汪郁雯都十分雀躍。

廢膠變原料

聚乙烯常見於塑膠袋及產品包裝,全球每年使用的高達五萬億個塑膠袋,足以佈滿兩個法國的面積。然而,一直以來,回收都只專注於膠樽,因為膠樽的原料PET只需要加熱融化,即可製成新的膠樽。膠袋的產量最高,但是未能以燃燒方法處理,一直都未有人回收。

大量塑膠垃圾流入海洋,污染環境,危害海洋生物。
大量塑膠垃圾流入海洋,污染環境,危害海洋生物。

雖然膠袋的原料是石油,「但是將膠袋當成燃料,也只是將固體垃圾變成空氣污染,未能解決源頭問題。」汪郁雯解釋。她與姚佳韻針對未有人處理的PE塑膠袋,研究回收方法,開發合乎經濟效益的清洗工序,找出化學方法分解成化學物,之後就能夠製造成其他物品,包括汽車用品、日用品等等,之後亦可回收再造。簡單而言,現有的所有塑膠袋都變成了原料,人們不必再依靠石油生產新的塑膠袋或石油製品,膠袋本身已經變成一個循環經濟。「建立膠袋本身的循環經濟之後,希望可以令清洗工序成為產業鏈的一分子,分享成果。」汪郁雯說。

一張草圖,承載全球塑膠垃圾的命運。
一張草圖,承載全球塑膠垃圾的命運。

先做到循環使用

使用分解化學物製成的產品,質量與原油製成品無異,而且工序相較石油提煉還要便宜。無論是經濟還是環保,汪郁雯團隊的成果似乎都更勝一籌。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本應棄用塑膠,然而,日常生活中實在有太多範疇會應用到聚乙烯,常見於塑膠袋。

研究曾指出,購物膠袋的平均使用壽命,只有十二分鐘。2005年的時候,香港人每日棄置大約五個膠袋。2009年實施膠袋稅之後,購物膠袋棄置量於2017年回落至人均每日1.6個。然而,同年的麵包膠袋的棄置量,依然高達二億六千七百萬個。如果加上早獲豁免的平口袋,香港每一秒,是每一秒,棄置十六個膠袋。

大自然分解一個膠袋,需要一千年。
大自然分解一個膠袋,需要一千年。

數據顥示,香港人並非不能減少使用膠袋,唯獨麵包袋的數據因豁免而高踞不下。既然我們能夠習慣使用環保購物袋,為什麼不能習慣使用其他方法裝麵包?唯一解釋,就是貪方便,另一原因,就是成本低。

一個膠袋的成本只是5仙,如果要生產採用其他原料,原料的價格需要有競爭力。在目前尚未研發到新物料的情況下,好好利用現有原料,先做到循環使用,至少能夠減輕堆填區的壓力,減少海洋垃圾。

人類最後會否被自己製造的垃圾山淹沒?
人類最後會否被自己製造的垃圾山淹沒?

發表研究成果以來,汪郁雯獲獎無數,最近亦獲頒發「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每一次得獎或獲得提名,汪郁雯都希望將成果分享給更多人知道,以及得到更多資源,升級實驗模組,提升分解效率,降低成本,盡快大規模處理更多膠袋。汪郁雯期望,2023年之前,可以回收到4.5萬噸塑膠,減少排放32萬噸二氧化碳。

當初,發明膠袋的維也納廠商馬克斯.舒施尼,因為未能阻止膠袋大量生產,卻又未能找到處理方法,最後選擇自殺。那一年,是1902年。

「面對最危急的時代,人類總能憑創造力存活下去。」汪郁雯說。Our time has come. (三之一)

圖片由勞力士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