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保育 延續傳奇】歷史性的保育之戰 活現香港陳智遠:如何扭轉舊建築的命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皇都保育 延續傳奇】歷史性的保育之戰 活現香港陳智遠:如何扭轉舊建築的命運

04.12.2020
周耀恩,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自二○一六年投身保育皇都的民間倡議,漸漸皇都成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幢建築物,但他笑言,除了今次,從未好好和皇都合照。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自二○一六年投身保育皇都的民間倡議,漸漸皇都成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幢建築物,但他笑言,除了今次,從未好好和皇都合照。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自二○一六年投身保育皇都的民間倡議,漸漸皇都成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幢建築物,但他笑言,除了今次,從未好好和皇都合照。

今日皇都有幸得以保育,發展商對舊建築的善意固然要緊,但若沒有民間倡議者近五年情理兼備的行動和論述,皇都也許難逃拆卸厄運。而在眾多關注皇都保育的團體中,文化旅遊企業「活現香港」可謂最功不可沒。

「活現香港」的創辦人陳智遠(Paul)不欲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樂意分享爭取保育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回顧盡心盡力延續皇都傳奇的這幾年,Paul有所感觸:「二〇一六年,從來沒想過這幢建築會成為我人生那麼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亦都令我重新思考香港很多東西。」

「活現香港」以皇都標誌性的「飛拱」作為保育運動的Logo。
「活現香港」以皇都標誌性的「飛拱」作為保育運動的Logo。

化不可能為可能

Paul既不是北角人,也不是在皇都有過什麼刻骨銘心的回憶,但因其文化旅遊事業,他和皇都愈行愈近。「歷史建築是一個城市中最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如果你沒有一個方法去改變舊建築的命運,很難期望香港會是一流的旅遊城市。」

二〇一六年,有鍾情戲院的生意夥伴告訴Paul,聽聞地產商開始收購皇都。同德大押的事例,使他們覺得:要及早行動,嘗試以新的方法,拯救一幢舊建築。他隨之投入民間倡議,推動皇都保育,希望「介入它的命運,令它原本向拆的軌迹,扭過來,變成留的軌迹。」

但談何容易?Paul起初也猶豫過,因為任務實在太艱巨。「(皇都)它很重要,我知,它的歷史價值很高,我們都知,但怎樣由零開始逐步救它呢?真是個mission impossible。」但他想試化不可能為可能,「正正因為難,如果做到這件事,就算創造某種歷史。」

Paul為保育皇都盡心盡力,親自帶導賞團。
Paul為保育皇都盡心盡力,親自帶導賞團。

訴諸情感以外的策略

曾在公共事務打滾的Paul深明,要拯救皇都,首要認清:政府不會用公帑買起皇都,唯一可行的,是說服皇都的未來業主保留建築。

「方向定了,之後你便要創造條件,讓這件事發生。」他有條不紊地列出條件。第一,促請公權力介入,讓古物古蹟辦事處為皇都評級,評級愈高,皇都保留機會愈大。第二,營造民情,令公眾廣泛認知皇都的價值。第三,計算經濟誘因,「做這個mission時,一定走這步,因為它是私人建築,純粹情感是不夠的。」因此要說服皇都未來業主,留比拆的得益更多,不單止是地產項目的利潤,更涉及品牌的聲譽和品味等。

「我們相信任何一幢舊建築,都應放進一個這樣的framework裏,去思考介入的策略。」Paul認為,這個框架和思維模式,是以往做民間倡議保育所忽略的。

歷史性的保育之戰

策略已定,「活現香港」隨即在二〇一六年發起「活現皇都」運動,以求皇都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業主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活現香港」另一位創辦人祁凱達與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先合力撰寫報告,奠定皇都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他們以為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及其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會專業履行職責,並作合理裁決,「這是原本我們的良好意願,後尾發覺不是這樣。」事與願違,古蹟辦只將皇都評為三級,亦即最低級別(如保存並不可行,業主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所以衍生出我們和古蹟辦差不多一年的周旋糾纏,我們很文明地招呼他們。」那時,Paul不斷受訪、和其他團體一同發起聯署、製作宣傳短片和爭議懶人包、辦導賞團等,一心喚起公眾關注。爭議期間,偶有古蹟辦評審專家連番發表謬見,或誤稱戲院內部結構有變,或借漢墓貶低皇都歷史價值;Paul將謬見逐一反駁,也約見古諮會。他總強調:「如果我們在這幢建築六十幾年的時候,不介入救它,它怎會成為百年建築?」

從皇都天台的「飛拱」桁架上,俯視英皇道眾生流動。皇都與北角,生命相連。
從皇都天台的「飛拱」桁架上,俯視英皇道眾生流動。皇都與北角,生命相連。

二〇一六年底,古諮會推翻古蹟辦的建議,將皇都的建議評級升為一級。「由三到一,香港從未試過,這件事是歷史性的。」上半場取得優勢,Paul開心但未敢鬆懈,因為還有下半場:游說未來業主保育皇都。

一年之後,「活現香港」在皇都附近的藝文空間舉辦展覽,其開幕日為十二月十一日,剛好是皇都六十五周年。展覽中,除了有以樂高砌成的皇都模型、多個建築師團隊構思的未來皇都景象,也展示了特地請地產分析師為皇都保育所作的計算,告訴未來業主,「留,你或賺少點,但不是蝕本生意;但如果拆,很多人會找你麻煩。」

「我們做盡可做的事,然後相信在這樣的basis,任何一個稍為有腦的業主,都一定會選擇保留。」二〇一八年,當新世界發展申請強拍皇都,Paul也有跟對方游說;到了月前,發展商宣布保育修復計劃。Paul,還有無數有心人幾年來的努力,終沒白費。

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後人Molly Odell去年來港,與故居玫瑰村現任主人歌手張敬軒見面。
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後人Molly Odell去年來港,與故居玫瑰村現任主人歌手張敬軒見面。(圖片:張敬軒社交網絡)

有日在皇都再聚

但Paul感覺「活現香港」的使命未完。「我們會送佛送到西」他說,「因為,因緣際會下,我們對這幢建築真的很熟悉,而且是很立體地認識。」

在爭取保育的過程中,Paul逐漸建立了許多善緣。例如,他先巧遇當年皇都戲院副經理父女,再找到經理兒子,並幫助後者重新聯絡到副經理一家。又如,他邀得皇都戲院創辦人歐德禮的後人Molly Odell去年來港,既做口述歷史,也帶她重返昔日故居薄扶林玫瑰村,與現任主人歌手張敬軒見面。「有什麼人想過,這間戲院會促成這樣的相遇,美麗又有歷史感。」

Paul衷心希望,皇都能夠形神俱備地重生,保育後的皇都可以將此處發生過的人情故事,嵌入不同的角落。而當皇都在二〇二六年重開,「因為皇都而結緣或重新聯繫的人,會有機會有一晚,在皇都聚首一堂。」他在腦海中想像,「這件事會是令人感動的一刻。」

新世界稱,戲院天台將來或開放作休憩空間,讓公眾觀賞。(圖片:新世界提供)
新世界稱,戲院天台將來或開放作休憩空間,讓公眾觀賞。(圖片:新世界提供)
周耀恩,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