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淑妮:協商的藝術 呈現本土靈活多元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謝淑妮:協商的藝術 呈現本土靈活多元

08.07.2020
何諾兒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y200629may0032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展覽。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展覽。

將看似互不相容,甚至是相異的事物互相結合,是藝術家謝淑妮的信念,也是她的創作靈感所在。謝淑妮生於六十年代末的香港,崇尚多元性,現時在美國洛杉磯定居。去年她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是首位成為香港代表的女性。當時她創作了《Negotiated Differences》及《Playcourt》兩件藝術裝置作品,反思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繫。今年,她的兩件作品回到了香港,經過重新組裝後,以不盡相同的形態在西九文化區展出。

藝術家謝淑妮(Shirley Tse)去年曾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
藝術家謝淑妮(Shirley Tse)去年曾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

對謝淑妮而言,創作雕塑不單是要完成一件製成品,更重要的是過程中的感受與思考。同一個問題,在不同場景、不同日子思考,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同一件作品,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展出,亦會有不一樣的意味。因此,謝淑妮希望這兩件作品的意涵能隨著時空、場域而更新,透過拆卸與重組呈現多元面貌。

跨越半個地球的協商

謝淑妮的作品由多元組件組成,因應展場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組合,甚至有所加減。因此,她的親身參與和組裝對每一次展覽而言都非常重要。可是,受近期疫影響,她因為旅遊入境限制的緣故而無法離開洛杉磯;而策展人李綺敏亦因疫情留在阿姆斯特丹。二人與本地團隊分別散落在地球的三個角落,時差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展出個別雕塑的話,(無法親身到場)不是第一次的事,」謝淑妮隔著屏幕說:「但定點裝置藝術(site specific installation)的話,真是第一次。」

為了可以隨時創作,身在香港的團隊在展覽廳設置了四部攝錄機,讓謝淑妮可以廿四小時、多角度地觀察展廳的特質與作品的形態,以便思考如何佈展。為了清晰傳達自己的創作概念,謝淑妮除了口頭及文字上的溝通,更要拍攝教學短片,教團隊如何組裝她的作品。一來一回的溝通雖然十分費時費力,但謝淑妮認為這種協商與《Negotiated Differences》中的概念不謀而合,成為了她創作的一部分。

《Negotiated Differences》中,木製組件與3D打印組件互相結合。
《Negotiated Differences》中,木製組件與3D打印組件互相結合。

「《Negotiated Differences》 的概念是將很多不同的東西連結起來。」由於紐約與香港有著十二個小時的時差,謝淑妮只能以文字回應筆者的提問。數百個組件當中,每個組件的材質、重量、顏色與形狀都各有不同,有的較抽象,有的較具體,像是酒杯、傢俬、樂器等。「由於它們不是如 Lego 般均一的組件,在組裝的過程需要用協商的手法,令這多元的個體共同抗衡地心吸力。

與香港協商

除了組件之間的協商,還有作品與場地之間的協商。謝淑妮對場地提出了兩方面的解讀:一是展廳的硬件,二是所在城市的社會與文化。當《Negotiated Differences》身在水都威尼斯,謝淑妮為它造了貢多拉船槳和繫泊桿,回應這個依然依賴水上交通的城市。另外,作品在類似居室的展廳內展出,謝淑妮便讓它有如藤蔓般延展到不同的房間內。

穿過一道道門,《Negotiated Differences》有如藤蔓般延伸到展廳的各個房間內。
穿過一道道門,《Negotiated Differences》有如藤蔓般延伸到展廳的各個房間內。

回到香港,這次的展廳是個位於一樓的大空間,於是謝淑妮希望作品能夠包含一個架起的形態。「由於我們已於威尼斯雙年展中製作了很多的桌腳,我很自然地想到以一張桌子的形式呈現。」另外,由於展廳的天花板有很多外露的通風口與管道,《Negotiated Differences》來港後首次離開了地面,延伸到天花板上。謝淑妮期望,觀展的人不單是欣賞她的裝置,同時亦能留意場地的特質。

「所謂因應場地空間特點(site-responsive) 不僅是實體上回應場地特質,於社會及文化的層面上亦然。」謝淑妮去年八月曾特意回港搜集視覺資料。「不要忘記『與事者與事』英文名稱是Stakes and Holders,是描述兩種物件:棍條狀及握棒器。」因此,她特別留意人們手中握著的條狀物。「不用多說,當時正值街頭抗爭每天上演,我看到了很多雨傘、交通圓筒、頭盔和索帶。我過去的作品亦曾應用過頭盔和索帶。我想我對這些物件已有某種雕塑相關的敏感度,要把它們塑成棒狀及握捧狀不難。」就這樣,遮柄、雪糕筒、柵等物件成為了謝淑妮對現今香港的回應。

與過去協商

與《Negotiated Differences》不同,第二件作品《Playcourt》不論是在物料和顏色上均有着更多的變化。英殖時期的木球拍、發泡膠柱、布安全帽、鐵長凳和各種物料的線團等,不再是深淺不一的褐色,而是斑斕橙色、綠色、黃色⋯⋯以多樣的顏色,加上散落在各處的羽毛球與球拍,營造出一個球場應有的活力。但謝淑妮想表達的,不止是一個活潑的球場,更是一段與自己、與香港相關的歷史。

「家母是馬來亞華僑,青年時代(英國殖民地時代)曾經在橡膠園工作,她的表妹和家人離開馬來西到法屬大溪地,為當地香草豆莢種植園勞動,橡膠跟香草豆莢代表我的家屬曾一度是歐洲帝國殖民貿易中的勞工 。我覺得把橡膠及香草豆莢造成羽毛球,往返來回球場兩邊有著貿易品流通的意像。」小小的羽毛球,原來隱藏著家人往日工作的辛酸史。這不單是謝淑妮與家人的歷史,更是殖民時期一個個華僑家庭與移工的歷史。「《Playcourt》概念包含反映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的歷史,亦指出海外華人遷移跟歐洲帝國殖民貿易使用華人勞工的關係。」

橡膠製的球頭和香草豆莢「羽毛」,代表了謝淑妮家人的辛酸史。
橡膠製的球頭和香草豆莢「羽毛」,代表了謝淑妮家人的辛酸史。

《Playcourt》中,靜止的雕塑與物件都帶有自己的歷史痕跡,訴說著它與這個球場的關係;球場上,我們互相分享同一個空間,在互動、遷就中享受遊玩的樂趣。謝淑妮認為,遊玩不止是享樂,它亦同時帶有一種公共性。「在街頭即興打球是一種確認公共空間屬有權歸市民(reclaiming public domain)的動作。」

謝淑妮認為,球場是一種在地的、實體的公共空間,而球場上空的大氣電波又是另一個空中的公共空間。「業餘無線電亦是一種確認公共空間擁有權歸市民的動作。」因此,她在《Playcourt》一角中架設了天線,收取附近的無線電訊號,在展場外的喇叭播出。若細心留意,我們會在電波之間聽到私人飛機或是船隻之間的對話。可惜的是,這個對流層的公共空間似乎不怎麼自由。「很多頻譜已為政府及商業機構專用,供給一般市民領牌的業餘無線電頻譜所餘無幾。」看來,要在為數不多的頻譜中分一杯羹,必定會是一場艱難的協商。

謝淑妮透過《Playcourt》中的無線電設備,反思公共空間的自由度。
謝淑妮透過《Playcourt》中的無線電設備,反思公共空間的自由度。

和而不同

謝淑妮在這次「與事者與事」的展覽中,將很多看似沾不上邊、不可能在一起的事物,透過協商扯上了關係:木柱與3D打印、球場與殖民歷史、雕塑與大氣電波⋯⋯甚至是當藝術家與策展人都不在場,依然能夠透過協商完成一個展覽。從中,謝淑妮希望呈現的,是靈活性及多元性。正如她眼中的香港,同樣有着極大的彈性。「我覺得香港無論是人、處事態度、其語言 、歷史,都充滿變化及靈活性。我個人很喜歡廣東話 『生鬼』之處,隨時『拆件』、中西合璧、隨時重組。」

現實中,我們在不同的衝擊之下難免會情緒低落,或是造成關係的破裂。面對這些無法紓解的情感、難以復和的人事,盼望這種協商的藝術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

日期:7月1日至10月4日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M+展亭

何諾兒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