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建築師 Carol Ross Barney:當我設計公共項目時,我變得更強大,因為我都是一個持份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芝加哥建築師 Carol Ross Barney:當我設計公共項目時,我變得更強大,因為我都是一個持份者

20.01.2017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Carol Ross Barney從容幽默,好學不倦,來港前更爭取時間遊歷柬埔寨與越南找尋創作靈感。
Post-Industrialization──她認為芝加哥河畔漫步能夠適用於全世界,「為興建芝加哥河畔漫步,走訪多個城市,例如美國紐約、希臘聖托里尼等地,我發現後工業城市有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很多建築都被荒廢,造成龐大的環境負擔。」因此,她建議要為這些建築找回價值,她指出芝加哥很多發展土地都是沿河而建,如像香港沿維多利亞港而起一樣,相信香港亦可以此為鑑。
Risk-taker──Carol認為偉大的建築是因為沒有人做過,因此她從不故步自封重複做同一件事,直言:「我不想成為做學校的專家。」她興建的芝加哥JRC猶太教堂就打破了教堂固有形象,並且用心體會到猶太教會的「修復世界」的教義,將教堂打造成可持續的綠色建築,單是門前將建築廢料放在石籠內變成裝置藝術的創意,就已充分表現出她大膽的建築風格。(Hedrich Blessing, Steve Hall攝)
Community-based──芝加哥河畔漫步與606公園步道項目同時進行,她形容前者是以城市為基礎,後者則以社區為基礎,公共空間的存在價值截然不同。因此前者選擇單獨處理每個持份者訴求,造就河畔漫步多元文化;後者則聯合所有社區用家表達意見,得出和諧共融步道。606公園步道長達2.7英里,利用廢棄的高架鐵路橋改建而成,連接當地四個公園及四個社區。(圖為606公園步道,由Amercian Planning Association提供)
針對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市中心Alfred P. Murrah聯邦大樓的恐怖主義炸彈襲擊,是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發生前,美國遭受最嚴重的恐襲事件,導致一百六十八人死亡。
Carol設計的新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象徵民主和自由。

「何謂優秀的公共空間?必須要令人難忘,令你感到舒服,讓你感到與其他人有所聯繫,就只有這三點。」–Carol Ross Barney

「我造過很多房子,但我覺得好痛苦。但當我設計公共項目時,我真的感到非常自信,變得更強大。因為我都是一個持份者,卻不是某個房子的持份者。」芝加哥建築師Carol Ross Barney因公共項目成名,她為被恐襲炸毀的美國奧克拉荷馬市設計新聯邦大廈,成為第一位興建聯邦建築的女建築師。她設計的JRC猶太教堂成為首間獲得LEED(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白金級認證的教堂。以至她最新巨作芝加哥河畔漫步,耗時十五年將污染河流變成舒適步道,化腐朽為神奇。

河畔漫步 化腐朽為神奇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經常會來這個河畔玩耍,雖然當時交通不及現在方便。當時我在想,我能夠為我生活的芝加哥做點什麼嗎?」而她在成為建築師後,竟成為改造這條河畔的掌舵手。

芝加哥十九世紀曾是製造業重鎮,其後轉型為金融中心,卻令市中心的芝加哥河因嚴重污染而荒廢,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市民跑步及遊船河觀光勝地。芝加哥河畔漫步分成九段,包括設有泊船碼頭及零售商店的The Marina、划船和皮艇租賃服務的The Cove、讓遊人席地而坐的River Theater、讓小孩觸摸水的The Water Plaza、魚類棲息地The Jetty等。「最重要是興建河畔行人走道,讓人暢通無阻地由北面主要購物區漫步往南面商務區,清除原有天橋阻擋去路的問題。」

而項目其中一個最大挑戰就是要通過國會法案,因為河流由市政府控制,需要通過國會法案才能改變河牀、河道或港口,最終通過在橋下二十呎及橋與橋之間廿五呎間興建走道,全長1.3英里。「我曾經要求交通部同事能否幫忙再回到國會要求增加數呎,卻被責罵是瘋了。因為River Theater位於河畔中間,用意是讓遊人從大馬路任何一處直接走進河邊而坐,靜觀別人與景觀,但走道實在太窄。最終我在走道上興建如體育場般的階梯,成功解決問題,斜度又為人所接受,我好自豪。」

因資金所限,項目分成三段進行,首階段在2001年動工,約2007年完成。幸因反應理想而籌得第二筆資金,終在去年完成整個工程,歷時十五年秏資共兩億美元。「我非常討厭要花十五年才完成項目,但分成三個階段其實是令這項目成功的因素,包括完成首階段令人們開始喜愛這條河,因而籌得經費在第二階段引入昂貴的LED燈。同時市政府亦漸漸願意放手,不怕遊人掉進水裏,第二階段稍為讓人與河水間的距離拉近點。」

問到未能實現的構思,她伸出舌頭扮出一個心虛表情,「想河流變得更清潔,適合人們游泳,但水質實在是太糟糕了。」不過,她自豪地說The Jetty透過在河牀製作魚羣的掩護物與清潔河道,令河中魚類由1972年的僅七種,增至現在超過七十種,相信總有一天水質能夠澄澈得可以讓人暢泳。「生活在城市從來都是一個挑戰,芝加哥河畔漫步提供了一個逃離城市鋼筋與玻璃的綠色避難所,令這個城市更宜居。」

重建項目 令信念更強大

香港設計營商周邀請她來港擔任演講嘉賓,年屆六十七歲的她走起路來有點吃力,卻仍舊活潑幽默,談起家人時更是笑逐顏開,「我的丈夫和兒子都是建築師,我育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孫兒,其中一個媳婦來自中國武漢。」她透露創意靈感亦是來自她是大姐姐的身份,「我是八個孩子中最年長的,所以我總是提醒自己必須照顧弟妹,令世界變得更美好,必須令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她從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畢業後,就加入美國和平工作團,前往哥斯達黎加進行國家公園珊瑚礁保護工作,又參與恢復聖羅莎公園歷史莊園任務。返回芝加哥後,她改造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和文化中心項目奪美國建築學會(AIA)榮譽獎,開始在建築界嶄露頭角。

而她的成名作必定要數新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取代1995年恐襲時被炸毀的Alfred P. Murrah聯邦大樓。「這棟建築是關於未來,希望團結聯邦社區,並且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徵。」弧形建築幕牆朝北,東南面則由深屋懸及遮陽設備保護,結構設計可抵抗漸進式崩潰。建築羣、玻璃窗內庭院和柱廊令建築保持開放的同時確保安全。「項目是炸彈案發生後兩年開始建造,人們的意見由四方八面湧現,直至2005年才完成,歷時七年,差點令我瘋掉,如果現在我應該做不來,卻令我更相信可以通過我所學的知識創造更好的城市。」

雖然筆下的莫不是矚目的大項目,但她最喜愛的項目卻是一個小小的重建項目,「如果你有孩子,你不會說特別偏愛其中一個。但一定要數的話是芝加哥JRC猶太教堂,是一個很細的項目。但客戶是猶太宗教,他們想建立他們的信念,盡可能興建最綠色的建築。他們沒有很多錢,所以我們以最直接和可持續的方式建成。因為他們很關心這個教堂,努力愛護這個教堂,所以我好喜歡這個建築。」教堂沿用原有地基,重用建築廢料。建築外觀像一個木盒子,利用被拆毀的穀倉回收回來的柏樹築成。又運用耶路撒冷石頭砌成石牆,成本低廉,卻是精神象徵。

新舊融合 給香港的建議

同樣由工業城市轉型為金融中心,如跟芝加哥相比,香港卻缺乏公共空間,她舉起招牌手勢,豎起尾指和拇指說:「芝加哥非常幸運,這個城市其實是一個花園城市,有很多公園,同時有一條像海洋的河畔,亦有美輪美奐的高樓大廈。但有好多城市有着地理限制,例如你不能再增加一個人到曼哈頓上,香港同樣地空間是如此寶貴。不過,有趣的是現在很多現代城市例如倫敦都正取回土地變成綠色空間。」

她引用城市規劃名著《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作者Jane Jacobs的名言「最好的空間是在舊地使用新事物」,建議香港在發展的同時保留擁有寶貴回憶的舊事物,利用以往創造經濟巨人的優勢,並結合新東西,將新舊結合就是香港發展公共空間最重要的機會。「何謂優秀的公共空間?必須要令人難忘,令你感到舒服,讓你感到與其他人有所聯繫,就只有這三點。」

<!–PROFILE

Carol Ross Barney,芝加哥建築師,六十七歲,擅長公共空間設計,是芝加哥河畔漫步(The Chicago Riverwalk)和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新聯邦大廈建築師。1981年創辦建築師樓Ross Barney Architects,2005年獲得美國建築學會(AIA)Thomas Jefferson獎項,表揚她對公共領域做出重大貢獻。1973年她有份成立芝加哥建築學婦女協會(CWA),並擔任第一任總裁。–>

PROFILE

Carol Ross Barney,芝加哥建築師,六十七歲,擅長公共空間設計,是芝加哥河畔漫步(The Chicago Riverwalk)和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新聯邦大廈建築師。1981年創辦建築師樓Ross Barney Architects,2005年獲得美國建築學會(AIA)Thomas Jefferson獎項,表揚她對公共領域做出重大貢獻。1973年她有份成立芝加哥建築學婦女協會(CWA),並擔任第一任總裁。

李浩賢、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