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迷你愈迷人】美國袖珍陶藝家Jon Almeda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愈迷你愈迷人】美國袖珍陶藝家Jon Almeda

究竟這十六來製作了多少件袖珍陶器,連Jon Almeda自己也説不準,保守估計的話,至少有十萬件。
迷你茶壺是他最得意,亦是難度最高的作品,經過無數次失敗,才得出滿意的成品。體積與枚硬幣相若,壺身、壺嘴、提把等結構精巧,各部分要分開逐一的拉坯、捏塑,小心量度和把握尺寸,才能組合成形。
為了方便戶外創作,他把三腳架改成流動工作枱,方便拉坯和攝錄同時進行。
Jon Almeda説看似簡單的幾何圖形,其實是最難的畫的,背後牽涉到精密的計算。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袖珍藝術之所以令人着迷,莫過體積縮小,細節卻絲毫不減。來自美國的陶藝家Jon Almeda無意中發現袖珍陶藝的樂趣,為此深深着迷,多年來一直鑽研技巧。每一件只有手指頭大的陶器,盛載了二十多年的堅持和努力,還有滿滿的熱誠,成就larger than life的魅力。

Jon Almeda早已習慣在街上等公開場合即席創作,即使是鏡頭或人們的注視下,也無阻他進入旁若無人的狀態。
Jon Almeda早已習慣在街上等公開場合即席創作,即使是鏡頭或人們的注視下,也無阻他進入旁若無人的狀態。

指尖上的陶藝

揹着背囊,穿著藍色格仔恤衫,為人親切隨意,Jon Almeda給人一種美式陽光大男孩的感覺,充滿活力和朝氣。其實他創作年資一點也不短,早在1994年便開始製作陶器,多年來一直透過自學鑽研技術,創作熱情歷久不衰。

Jon自幼喜歡做手工,第一件陶藝作品,可追溯自童年時用黏土砌的一隻鴨仔;高中的時候有幸遇上一位好導師,帶領他走上陶藝創作之路。「我是一個極端主義者。」Jon 打趣說,原來早年的他以創作大型陶器為樂,追求愈大愈好;直到2001年,無意中看見《Creating Ceramic Miniatures》一書,令他大開眼界,從此改變了他的創作方向和世界觀。「其中一個我享受其中的原因是,我必須全神貫注,把注意力都放在眼前。」

所謂差之毫釐,繆之千里,陶藝是一門結合黏土、雕塑、釉彩、火溫和時間的藝術。「首先是塑形,等它自然風乾,放入窯裏進行首次燒製,然後上釉,再放入窯裏燒……每件陶器至少經過兩次窯燒,例如24K金的,就要再燒多一次。」雖然袖珍陶器的製作原理和一般的相若,但事實上,製作一件袖珍陶器,要比正常尺寸的要困難和複雜得多,他舉例,正常大小的陶器徒手一拉便成型,但要製作圓周僅一毫米的瓶身,就要利用細小的工具慢慢精雕細琢,哪怕只有些微的失誤,都會前功盡棄。

袖珍陶器的體積只有一節手指般小巧玲瓏,無論是創作還是觀賞的一方,都要全神貫注、屏息靜氣,才能注意其細節。
袖珍陶器的體積只有一節手指般小巧玲瓏,無論是創作還是觀賞的一方,都要全神貫注、屏息靜氣,才能注意其細節。

天人合一

製作袖珍陶器的一大好處,在於工具也因而變得輕巧得多,只要有一片空地放置工作枱,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輕鬆創作。Jon把三腳架改裝成流動工作枱,在雲台上加設亞克力板,用來放拉坯機和水杯,就連手機腳架和LED燈也一應俱全。雖然在華盛頓有自己的工作室,但他更熱中於走到街上和郊外創作。「無論我去哪裏旅行,我都會把這些工具放入背包、帶着腳架同行。」

童年在夏威夷長大的他,最享受的是走到海邊,把鞋脫去,赤腳踩在沙上即興創作。海水的流動,雲彩的變化,種種自然現象,帶給他無限創作靈感。「風涼的日子,就算不抬起頭看着天空,微風吹來,也能令我感受時間流逝和自然的變化;與此同時,陶器亦一步步雕塑成形,這些轉變真的很奇妙!」即使在城市中,只要避開人多車多的旺區,他一樣可以在街上專注地創作,不時引起路人的好奇,他也樂於和人分享。「紐約的話,我喜歡布魯克林區,時代廣場那就免了!

雖然體積大幅縮小,但這些袖珍茶壺、花瓶卻沒因而得過且過,甚至連一絲走盞的空間也沒有,無論造型、顏色和花紋等細節,均一絲不苟,精緻得惹人憐愛。
雖然體積大幅縮小,但這些袖珍茶壺、花瓶卻沒因而得過且過,甚至連一絲走盞的空間也沒有,無論造型、顏色和花紋等細節,均一絲不苟,精緻得惹人憐愛。

赤子之心

透過安置在腳架上的手機鏡頭,他把製作過程記錄下來,再上載到社交網絡,這些上山下海、天人合一的影片,令網民驚嘆不已。雖然不少人爭着在Instagram當KOL,Jon Almeda對所謂名氣並不以為然,無非想借此平台分享和交流。好像最近,美國時裝設計師Rosie Assoulin在Instagram上看見他的作品,便邀請他合作設計陶瓷耳環,成功把作品帶上紐約時裝周的天橋,Jon為此興奮不已!

「我是一個不需要睡太多覺的人,所以我樂意每一日都花時間在陶藝上。」每一個過程,他都樂在其中,唯一令他討厭的,就是容易弄髒雙手,不得不常常清潔。即使在美國,手工藝者的生存環境,同樣面對不少考驗,好像最近他的業主見他薄有名氣,便趁機加租。值得慶幸的是,多年來有同樣熱愛創作的畫家太太,和他並肩而行。若不是大家彼此理解,互相體諒,否則以他沉迷陶器的程度,二人必定會經常吵架。

作為完美主義者,推動他二十多年來不停創作的,正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好奇心,最近他正在嘗試三十種不同的黏土效果。「我的父母收藏了許多我的早期作品,我經常想偷走它們!」Jon一邊開玩笑,一邊作勢把不堪回首的作品捻碎。「我常常告訴我的學生,不應把過多感情寄託在一件作品上,反而要學會捨棄、放手;去蕪存菁,才會有進步。」

除了個人創作,他把最多心力放在教學上,十二班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當我自己顧自己創作時,一切彷彿順理成章,不必多加思考;但當我要教導他人時,我必須把一個步驟一一拆解。」因此他謙卑地說,從學生身上學到的,比自己能教他們的更多。

Portable:“Plein Air Pottery”源於法文en plein air,字面意思是「在空氣中」,即戶外寫生。因為工具體積輕巧便攜,只要放入背包,帶着腳架,便可以直接在戶外製作袖珍陶器,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Portable:“Plein Air Pottery”源於法文en plein air,字面意思是「在空氣中」,即戶外寫生。因為工具體積輕巧便攜,只要放入背包,帶着腳架,便可以直接在戶外製作袖珍陶器,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PROFILE

Jon Almeda,1994年開始陶藝創作,自2001年起專注創作袖珍陶器,其作品結合東西方陶藝技巧,造型、色彩變化豐富,收藏家來自世界各地。兩年前開設Instagram專頁”almedapottery”,分享作品相片和製作短片,是當紅網絡藝術家,吸引數十萬網民追蹤。他亦是一位攝影師和音樂家,擅長多媒體創作。目前定居於華盛頓州塔科馬市。
Instagram: almedapottery–>

PROFILE

Jon Almeda,1994年開始陶藝創作,自2001年起專注創作袖珍陶器,其作品結合東西方陶藝技巧,造型、色彩變化豐富,收藏家來自世界各地。兩年前開設Instagram專頁"almedapottery",分享作品相片和製作短片,是當紅網絡藝術家,吸引數十萬網民追蹤。他亦是一位攝影師和音樂家,擅長多媒體創作。目前定居於華盛頓州塔科馬市。

Instagram: almedapottery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