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imon Chung
熱門文章
Simon Chung
Home Tech
ADVERTISEMENT

Simon Chung專欄:我如何讀報

昨日傳了一條報紙連結給友人,對方回問,你如何讀報?電子版還是紙本?

一個好問題。

我算很早便開始玩「電子閱讀」,第一部閱讀器是Sony PRS-505,時為2008年,當時Amazon剛推出第二代的Kindle,但大家仍在「摸着石頭過河」,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為趨勢,時至今日,大家不用問,紙媒被殺得七七八八,到了現在又有點回歸迹象,才不過十年間的事情。

先回答友人的問題:我看電子報;我讀紙本。

用媒體的巧妙說法是:從手機上聽見消息;在紙本上讀故事。

今天辦得最成功的國際報刊──《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先後都提出了mobile / digital first的口號,我最初理解為數碼「優先」,但如今看來,first更是時間上的次序──先在網上發放,之後印報紙。

但「後」不等於劣。

這正好拿捏了數碼與紙本的特質,前者即時傳達,紙本不可能與手機版競爭速度,然而到了「讀故事」的適意,手機不可能代替。

閱讀習慣人人不同,「數碼革命」多年以來,我(們)終於找到最適合的方式,隨意、不拘泥於格式,出版要隨着時代演進,不一定係全盤數碼化(「八卦雜誌」肯定係紙本好睇!),但求傳真而kill the messenger。

周刊為了消息比人快可以擴增每日通報(如《經濟學人》的Espresso),報紙為了增加可讀性也可以雜誌化,NYT和FT很明顯在走這個路向,不少專題故事或專欄,根本就是很雜誌的取向,先在網上曝光,過兩、三天在紙上刊出供人細讀(重頭戲在周末版),如有必要,順手archive,好好收藏,就是一個完美的閱讀過程。

網上雖稱有很多KOL,但真真正正的opinion在紙上最好讀,名家專欄如Paul Krugman、Thomas L. Friedman、Tim Harford、Martin Wolf以至文化及時裝的Peter Aspden、Nigel Andrews、Vanessa Friedman……都成為留住讀者的「享受閱讀」,手機版的好處除了是文章刊出時有電郵彈出提示以外,讀者也可以在archive找回漏讀的文章。

我有點保留的,倒是吓吓要一些記者親自出鏡,拍一條短片,擔任臨時電視明星。你知道,我們「揸筆的」,很多時候,往往因為覺得文字是我們最好表達自己的方式,所以才選擇寫作。然而今天大勢(多媒體)所趨,竟要寫作人見得人,睇得講得,逼住棄筆投戎,現實未免太苛刻。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