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博物館】博物館學家丁穎茵:私營博物館要累積、與民同行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私營博物館】博物館學家丁穎茵:私營博物館要累積、與民同行

丁穎茵博士,留學英國修讀博物館學期間於多間博物館工作,現為獨立研究員,時而協助策劃展覽。

「在香港,唉,博物館已經好艱難,還要講私營博物館? 真的是難到像mission impossible !」向丁穎茵博士請教香港私營博物館的課題時,她長嘆一聲。丁穎茵中大歷史系出身,後赴英攻讀博物館學,在多間外地博物館工作過。她藉着歷史和外國案例提出,「私營博物館因應自己的資源、自己的願景,其實可以對於博物館的形式,有不同的想像。」

丁穎茵博士,留學英國修讀博物館學期間於多間博物館工作,現為獨立研究員,時而協助策劃展覽。
丁穎茵博士,留學英國修讀博物館學期間於多間博物館工作,現為獨立研究員,時而協助策劃展覽。

博物館的公私分界

十六至十七世紀,有收藏奇珍異品嗜好的探險家、自然或古物學家,將自己的藏品整理組織,擺放在人稱「珍奇櫃」(Cabinetsof curiosity)的空間,展示給友人同好。這些珍奇櫃,是現代博物館的基石,也是其前身。

如被公認為世上首間公眾博物館的英國牛津「Ashmolean Museum」,就是基於古物學家Elias Ashmole的珍奇櫃藏品於一六八三年創辦;一七五三年,自然學家Hans Sloane逝世,其收藏逾十萬件文物古書的珍奇櫃遺贈予英皇佐治二世,促使大英博物館在同年創辦,並在一七五九年開放公眾參觀。

描繪十六世紀收藏家Ole Worm的珍奇櫃圖畫
描繪十六世紀收藏家Ole Worm的珍奇櫃圖畫

丁穎茵說,「我們將一七五三年界定為British Museum成立的年份, 是因為國會通過了條例, 很清楚告訴你什麼是public museum、法例如何監管,以及這種機構在國家中有什麼角色。」大英博物館為國家機構,不屬王室或教會所有,旨在為了公眾的利益和教育,收藏及研究文物,策劃展覽;其創辦確立了「公營博物館」必須為大眾服務,推動公共教育的定位。相對而言,在政府體制以外,由個別收藏家或機構營運的「私營博物館」,則沒有公共教育的義務。

在公營博物館概念出現之前,所有博物館皆為私人收藏產物。在公營博物館逐漸成為在歐美流行,普及世界之後,收藏家若認為私人藏品貴重,在自己死後有保存的價值,可以選擇贈予公營博物館;資源充裕的藏家,也可成立信託或基金會,經營私營博物館,管理及展示藏品。

私人館藏另類知識

「這(私營博物館)在其他地方一直都有,什麼時候興旺,就在於經濟、政府的文化資助政策。」

而在香港,大概三十多間私營博物館中,三分之二在二○○○年後落成,近十年數目持續攀升。丁穎茵認為,私營博物館愈來愈多,與社會風氣轉變有關。「二○○○年前,我們對公營博物館也不太關心,公營博物館發生什麼事都沒有人理會,現在較好,我不會說大家很關心博物館,但至少會知。這種氣氛亦會鼓勵私人收藏家與大眾分享自己的東西。」

話雖如此,但一般大眾依然不甚了解本地私營博物館,遑論特地到訪參觀,不過,她樂見香港愈來愈多私營博物館,「私營博物館是有趣的,因為每一個人也有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而不一定所有人都認同,但當收藏慢慢累積,他可能看到一些知識,在一般現行博物館制度裏未必看到,而當他願意成立博物館和人分享,這件事從來都不會是不好的。問題是,怎樣去把它做得好?」

丁穎茵訪問當天特地帶來兩本書籍,介紹她印象深刻的私營博物館。
丁穎茵訪問當天特地帶來兩本書籍,介紹她印象深刻的私營博物館。
Wellcome Collection以其怪誕珍奇館藏著名,很多藏品千奇百怪,用途不明。
Wellcome Collection以其怪誕珍奇館藏著名,很多藏品千奇百怪,用途不明。

說着,丁穎茵拿出一本小書,以她頗欣賞的倫敦私營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為例解釋。Wellcome Collection基於英國藥廠大亨Henry Wellcome生前蒐集的十多萬件與醫學相關文物而立,其中由典籍、畫作、雕塑,以至殺人犯的腦部碎片、人皮圖書,無奇不有;其前身為Wellcome Historical Medical Museum (一九○三年至一九八五年營運),二○○七年復辦後,專注透過館藏,結合人文學,討論生命科學。

「會見到它由一開始本是私人,有點變態的fascination,經過多年的累積,又發現,正正因為奇怪,反而可以提供了更寬闊的角度看何謂生命,人類文明又如何理解生命。」因應疫情之下的社會氣氛,Wellcome Collection最近選了”On Happiness”作新一季博物館主題,「他們想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館藏可以幫大家做什麼呢?」

英國Wellcome Historical Medical Museum,一九八五年暫停營運,後於二○○七年以Wellcome Collection之名重開。
英國Wellcome Historical Medical Museum,一九八五年暫停營運,後於二○○七年以Wellcome Collection之名重開。
二○○七年重開後,Wellcome Collection討論生命科學,每年有超過五十萬參觀人次。
二○○七年重開後,Wellcome Collection討論生命科學,每年有超過五十萬參觀人次。

博物館應與香港人同行

曾在英國的博物館工作的她,深明博物館經營之難,尤其私營博物館,本來已是資源有限,要應付高昂的保養修復館藏開支,在香港經營,更要面對土地問題,也沒有政府支援,因此丁穎茵不強求香港私營博物館達到同等水平,而且私營博物館也有自由決定發展方向。

然而,她希望,私營博物館在香港不應就此畫地自限,與所在社羣多加互動交流,就如講述英國第一座棄嬰院Foundling Hospital故事的倫敦Foundling Museum,它雖然是私營博物館,但它沒有放棄介入公共領域,至今仍然秉持着過去棄嬰院的慈善精神,持續和藝術家合作,透過不同教育活動,幫助低下階層兒童。

「我期望私營博物館有更多不同的方式,與社會大眾互動。我一直覺得,文化不是一個人,一個機構的事,而是一種累積,要累積,就是一齊做。私營博物館可以如何與香港人一齊行,然後一齊找大家關心的課題,掘深些,掘闊些,這很重要。」丁穎茵如此相信。

前年凱特王妃到訪Foundling Museum和兒童同樂
前年凱特王妃到訪Foundling Museum和兒童同樂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