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Uncle Patrick」到「別碰, 這是我爸爸」 繼父終收獲繼女超過一百分的肯定 父女無所不談 同看《我的少女時代》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沒有血緣的父愛 感情是最強的親子鑑定

由「Uncle Patrick」到「別碰, 這是我爸爸」 繼父終收獲繼女超過一百分的肯定 父女無所不談 同看《我的少女時代》

15.06.2023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家四口在疫情期間嫌悶,於是特意找攝影師拍下一輯家庭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吳先生吳太太的婚禮有點特別。結婚當日,二人宣誓並交換戒指後,還有一個他們特意準備的儀式。宣誓後,女兒樂樂信步上前,由吳先生替她戴起一條十字架項鏈,才算禮成。

樂樂是吳太太先夫的女兒,這個舉動意味着,從此:她也是我的女兒。

繼父吳先生還記得,小時候樂樂的一句童言童語:「爸爸在天堂建迪士尼,要建造一個好好玩的遊樂場。」天上的爸爸暫且離去,她目前由媽媽、繼父,還有與她感情要好的十歲弟弟陶陶陪伴。

由「這叔叔又出現」到「別碰, 這是我爸爸」

從前, 女兒叫他「Uncle Patrick」; 現在,他是女兒口中的「肥爸」。這一段路,他有過掙扎與不安,但一路走來,收穫了更多快樂和滿足。

吳太太的先夫因病過身,其後與吳先生交往。樂樂升讀小學前,二人決定結婚。自二人交往起,他們通常都是三人行,「她一直也知道有我這個叔叔。」一直以來,他特別注意樂樂的感受,亦因此曾有過沮喪的時候。

「感覺到她開始有感覺:為何媽媽總會跟叔叔一起。」有一次,兩母女從台灣回港,吳先生前往接機。從樂樂的眼神中,吳先生讀到她的反感。「我自己覺得,她看到我,第一個感覺都挺抗拒的,覺得這個叔叔又出現了。」他如此解讀:「她會覺得,這個叔叔出現,是來接我,還是接走媽媽?」

不論觀感孰真孰假,吳先生都決意陪伴樂樂。其家人的子女與樂樂年齡相近,於是,他不時攜着她參與自己的家庭聚會,讓她找到玩伴。慢慢打開其心扉,建立信任。半年過去,樂樂便已經安心地在吳先生懷中入睡。吳太太欣然從旁見證這一切:「因為小朋友很直接,她不相信你,不會伏在你肩頭睡覺。」

某次參加親子活動,大會讓一眾爸爸裝扮成稻草人,小朋友則用樹葉及草鋪到爸爸身上,一眾小朋友玩得興起,開始朝四周亂扔樹葉。當樂樂看到有小朋友把樹葉扔到他身上,她立刻阻止並高喊:「這是我的爸爸,只有我才可以扔!」讓吳先生大為感動,知道已被樂樂接納,「真的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吳太太回憶起當天男友何等雀躍地向她覆述這件事時,依然難掩感動,「我也很開心,就是她好肯定了這個是她相信的人。」

吳先生吳太太的婚戒與贈予樂樂的項鏈
吳先生吳太太的婚戒與贈予樂樂的項鏈

我的女兒 換我的姓氏

在樂樂升讀中一以前,她同意了父母的提議,改姓「吳」。此事,年紀尚小的樂樂卻已認真地考慮了三年。

改姓這回事,其實吳先生吳太太原本並沒有想過。身邊曾有朋友向他們提起,姓氏代表了身份的認同,故認為女兒跟他姓才算是一家人。他們當初不以為然,不過,當他們了解過法律觀點後,吳先生又覺得,如果樂樂願意改用他的姓氏,也是他能給予女兒未來的一份保障。他表示,若父女兩人姓氏不同,日後樂樂如果有意出國讀書,手續將會相當繁複。除此之外,吳先生認為更重要的是性命攸關,「她日後如果有急事入醫院,媽媽未必第一時間能夠前來,如果要親人立刻簽名做手術,我和她不同姓,醫院未必接受。」

最初,樂樂擔心身邊朋友的看法,對更改姓氏一事顯得相當抗拒。吳先生吳太太花了數年時間向她解釋利害關係,終於得到樂樂首肯。

吳先生坦言,這件事對他而言,主要是出於實際考量。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因為不改姓,我就不愛她。」縱然如此,當女兒答允改姓,夫妻也感高興。吳太太說:「如果他覺得爸爸是一個壞人,不是一個很疼愛他的人,她怎樣都不會改」,「她都給了爸爸一個支持,肯定爸爸在她生命中的角色。」吳先生點頭說:「她真的給了一個超乎100分的肯定。」

吳家的廚房中,擱着一對繪有吳先生和樂樂肖像的飯碗。
吳家的廚房中,擱着一對繪有吳先生和樂樂肖像的飯碗。

爸爸屬於女兒 弟弟也屬於姊姊

二人結婚後,女兒叫他「爹爹」。後來,弟弟陶陶出生,替爸爸改了一個綽號叫「肥爸」,她也跟着一起叫。吳先生吳太太從無對他隱瞞樂樂的身世,並不時和他一起拜祭樂樂的生父。吳太太輕輕地說了一句:「愛裏沒有秘密」。

吳氏夫婦形容,姐弟感情很好。話口未完,陶陶便拿着遊戲手掣,開始介紹他和姐姐在遊戲Minecraft中一起創建的城市。他和姐姐都愛玩刺激的機動遊戲,所以也在虛擬世界中,建造了一列過山車。吳太太笑說:「只有家姐陪他玩,我不敢啊!什麼都是家姐陪他玩,上次還玩海盜船,玩了四次。」

訪問當天,姐姐樂樂不在香港,故陶陶幫忙打掃姐姐的房間。
訪問當天,姐姐樂樂不在香港,故陶陶幫忙打掃姐姐的房間。

夫婦二人為了培養姐弟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便教兩姐弟煮飯。結果,攜手「煮飯仔」便成為了二人喜愛的家庭活動。陶陶如數家珍,道出自己的拿手小菜:「芝士通心粉、螺絲粉、公仔麵、炒烏冬……」含笑看着兒子趣怪模樣的吳先生坦言,在兒子出生以前,他曾經擔心自己會偏心,亦擔憂女兒覺得父母的愛被分薄。於是,他想到一個方法—買了一個奶瓶給女兒,這個奶瓶是女兒專用的,別人不可以用,只有她可以拿這個奶瓶給弟弟餵奶。「希望讓她覺得,這個弟弟都是自己的家人,讓他接納弟弟。」結果,妙法奏效。當年八歲的樂樂,很快便成為餵奶和掃風的「熟手技工」。

陶陶今年十歲,已是爸媽心目中「成熟、乖巧」的小男生。「現在無論買甚麼,弟弟都會預留一份給姐姐,買零食都要多買一包,不然,他就會說:為甚麼不多買一包給姊姊?」記者為他拍照,他本來猶豫着,戴不戴眼鏡好,後來還是首先想起姊姊的話,「家姐話我戴眼鏡可愛一點」。

樂樂(左)與陶陶之間的秘密,連吳氏夫婦也未必知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樂樂(左)與陶陶之間的秘密,連吳氏夫婦也未必知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近,吳太太帶着兩姊弟到韓國旅行。行程之一是陪樂樂追韓星,三人守在經理人公司附近的咖啡店,苦等了大半天,結果無功而回。他們在貼上韓星海報的姊姊睡房中回憶起這件事,陶陶和媽媽「演員上身」,古靈精怪地一同擺出當時呆坐苦等的姿勢。吳太太說她甚至等到睡着了。好動的陶陶,好像證明自己不怕苦等,一溜煙地跑出睡房,邊跑邊說:「我都精神嘅。」

樂樂去年剛升上大學,離家住進宿舍,家中忽然少了她的歡聲笑語,最不習慣的,就是弟弟陶陶。吳先生說:「因為陶陶跟我一樣, 一定要一家人全部回家後,才能安心睡覺,所以他最期待就是星期五,因為姊姊會回來。」

吳家家規之一: 每年農曆新年, 一定要一家人齊齊整整, 看一齣賀歲片。

 

陶陶小時候在相簿上畫滿愛心,足見他對家人的愛。
陶陶小時候在相簿上畫滿愛心,足見他對家人的愛。

父親的代價 常懷千歲憂

今時今日,吳先生兒女成雙,一臉幸福;不過,他剖白,以前的自己,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父親。即使現在探問,會否期望有朝一日看到兒孫成羣的畫面,他直言不諱:「我現在也經常說,如果可以選擇,不要生(孩子)。我覺得香港現在的社會環境,並不很適合有下一代。」

他認為,「父親」這個角色,意味着要照顧子女的生活,包括身心靈各方面,而且是一個雙重責任,「責任不單是爸爸,還要是老公」。

假如你在網上搜尋「父親的責任」,馬上會有接近二千萬個結果;假如鍵入「如何做好爸爸」,更會出現超過一億個結果。這些結果,可能代表了無數的困惑和無數的自我期許。常言道,父親肩負芸芸重責,但誰又能在成為父親以前,做足萬全準備?「一定是會不知怎樣做的。」吳先生說:「先不要說繼父這個term ,其實(繼父)就是爸爸,這真是很難,很難!」路難行,幸得自己的家人在旁鼓勵。他坦承,和太太交往時,也曾擔心自己的家人反對,幸好,家人對於吳先生的交往對象和樂樂,都展示出由衷的歡迎。

得知太太懷孕後,二人第一時間告訴樂樂。(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得知太太懷孕後,二人第一時間告訴樂樂。(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麼多年來,吳先生早已悟出為父之道—做父親最重要的是「讓自己變得強大」。吳先生曾在網上看過一名父親分享,對方稱身為人父,便應把自己的心分開一半,一半給妻子,一半給子女。他覺得這說法不對,要加以補充,他為,「應該先強大了自己的心,再分予家人」。

道理以至感情,往往見於細微處。兒子樂樂站在流理枱前,把蘋果削皮切塊,端給爸媽。不久,吳先生拿起連着蘋果核的那一塊,淺笑着說:「爸爸就是要吃蘋果芯。」

吳家家規之二: 兩名小朋友考試期間的第一頓早餐, 一定是「100分早餐」——一條香腸, 兩隻雞蛋。

年多以前,吳氏一家遷往新居,吳先生也格外留意附近環境是否適合孩子生活。
年多以前,吳氏一家遷往新居,吳先生也格外留意附近環境是否適合孩子生活。

點滴就能滿足 父女同看《我的少女時代》

成家立室後,他發現自己改變了不少,而且變得更好。受原生家庭影響,他自言從小就會杞人憂天,「我媽媽是一個很急進和悲觀的人,每樣東西都會很愁,今天會愁明天可能沒有飯吃。」他的性格似乎也受到影響。然而,成為人夫和人父後,他的生命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我以前很消極,樣樣嘢都好愁。後來我改變了,變得樂觀,因為不想把這些東西帶到下一代。」

他時刻銘記「以家為本」,「因為我覺得小朋友在有愛的環境成長是很重要。因為家中有愛,才可以做他們的避難所。當他們長大了,才能夠接受到很多不好的東西,懂得消化。」他希望子女若然在生活有什麼不如意,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家。

陪伴兩名子女成長,吳先生自豪地表示,他們的人際關係、自理能力、同理心等層面都不需要他擔心。女大十八變,不變的是樂樂和他的關係依然融洽。「有些事,她還未告訴我,已先告訴爸爸。」吳太太笑說。吳先生樂見女兒與自己無所不談,平日一起追劇,看電影,甚至連愛情問題也會和他傾訴。這一位喜愛小品電影的爸爸滿足地說,與女兒一同看愛情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人,正正就是自己。

吳先生認為,社會對重組家庭偶有誤解,他期望偏見能早日被消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吳先生認為,社會對重組家庭偶有誤解,他期望偏見能早日被消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耀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沒有血緣的父愛 感情是最強的親子鑑定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