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不會倒下 拳頭與紙筆的戰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抗爭時代

連儂牆不會倒下 拳頭與紙筆的戰事

九龍灣連儂牆經歷暴力事件,區內已有共識不會阻止他人拆牆,只因「有人的地方,牆便不會倒下。」

【遍地開花】傍晚下班時間,天空悄然落下滂沱大雨,路人歸心似箭,但經過連儂牆時,仍選擇停下腳步,默默寫下心聲,放下包伏,又再離去。

九龍灣連儂牆旁,阿寶(化名)及Janise(化名)默默接過其他人手上的帆布,蓋起裝滿水筆及便條紙的紙皮箱,避免雨水浸濕物資。她們看着牆上的便條紙,笑着對記者說:「有人的地方,牆便不會倒下。」

 

九龍灣連儂牆經歷暴力事件,區內已有共識不會阻止他人拆牆,只因「有人的地方,牆便不會倒下。」
九龍灣連儂牆經歷暴力事件,區內已有共識不會阻止他人拆牆,只因「有人的地方,牆便不會倒下。」

 

親眼目睹 拳頭下的伯伯和年輕人

隨着金鐘連儂牆被拆,各區陸續出現連儂牆,讓市民一訴心聲。九龍灣連儂牆出現短短數天,已經由起初只得東九龍文化中心地盤圍板中央,延伸至隧道兩旁及天橋一帶,阿寶在第一次出現拆牆時便出現幫忙至今,而Janise則是大前天才現身幫忙,更沒想到第一次幫忙便有驚險的情況發生。

當時Janise與另一位朋友站在隧道中間的位置,聽到另一邊傳出起哄的聲音,於是她們便去一看究竟,豈料一跑到現場便看到一名男子揮拳打傷協助他們通宵守護連儂牆的伯伯。她扶起伯伯後便利用社交媒體的直播功能,記錄當時的情況。「由於已報警,所以另一個年輕人便攔住他,最後該名男子就不停打那一位年輕人。」

第一晚到連儂牆便發生流血事件,Janise坦言曾想過如果被打的是自己,又該如何反應。「當時很想用手機拍下每一秒的情況,讓大家知道正在發生的事,但要拍攝便要跟住他們步步向前,最後只可在安全情況下向後保持一段距離作紀錄。」即使明知眼前危險,但她從來沒打算離開現場,「(面對這種行為)我們更應站出來,用行動告訴大家,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事。」

 

Janise(化名)第一天到連儂牆幫忙便遇上暴力事件,雖有擔心安全,但卻更堅定要站出來。
Janise(化名)第一天到連儂牆幫忙便遇上暴力事件,雖有擔心安全,但卻更堅定要站出來。

 

心事浩茫 於無聲處聽驚雷

面對各種的挑釁,阿寶早已見怪不怪,「單單是今日,便已經有無數人前來拍片,亦有人前來理論,正因如此,我們更要用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手法去表達我們的意見。」暴力事件傳遍網絡,阿寶、Janise與其他義工已經在telegram商討出共識,不再理會別人的挑釁,若然有人要拆牆或進行破壞,他們亦不會刻意阻止,只因他們相信「有人的地方,牆便不會倒下」。

連儂牆最大的特色在於用一枝筆、一張紙、一句説話,在短短數分鐘內寫下並貼上,便可讓外界知道自己的訴求。有人或未明白連儂牆的精神,網上討論區也開始出現放棄連儂牆的討論,但對阿寶而言,連儂牆建立了一個平台,讓無法出來遊行的人表達心聲。「200萬人上街反對修例,不代表不上街的500萬人都不理會修例。連儂牆可以幫更多人表達訴求。」

 

除了文字,畫作亦是市民表達訴求的工具。
除了文字,畫作亦是市民表達訴求的工具。

 

一些字和一張紙的力量

九龍灣連儂牆除了一般的便條紙,還有新聞貼出來,「我們想讓路過的人知道發生什麼事。」Janise指,區內老人家多,他們缺乏網上資訊,平時接收的資訊可能偏向某一面,連儂牆可以引起他們注意,提供其他方面的資訊,特別是時下年輕人的看法。

整個訪問過程斷斷續續,因為阿寶及Janise不時要回應路過的市民,有的為他們打氣,鼓勵他們加油,甚至為他們送上食物及飲品。記者在離開時,發現牆上有一張紙,寫滿了字,從內容可見,那是一名支持連儂牆的老人家寫的。

文字和紙,不會打人,可是,很多時候,比拳頭和暴力更有力量。

 

停下來用一枝筆、一張紙、一句說話,短短數分鐘便可讓外界知道自己的訴求。
停下來用一枝筆、一張紙、一句說話,短短數分鐘便可讓外界知道自己的訴求。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抗爭時代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