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上海里弄 在靜安別墅裏尋找地道早點小餛飩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探索上海里弄 在靜安別墅裏尋找地道早點小餛飩

don180610jayce-101
don180610jayce-112
清湯蛋絲小餛飩是不少上海人愛回憶的食物

微觀上海的變化,我喜歡從里弄裏開始;因為現代的年輕建築舉頭皆是,倒是一條條一排排、縱橫交疊的里巷,它們繁華過、寂寞過,雖然來到今天已不能重拾那些年的「風韻」,但看看橫七豎八的晾衣竹杆上的衣衫、曬台上栽着的梔子花和鳳仙花,摸摸矮牆上水泥脫落了而露出鏽紅色的紅磚,雖然瑣瑣細細,卻有種讓人緬懷的上海風情。

相比起鬧市核心的南京西路,與它幾近平行而築的威海路,其實更值得遊人細意踱步。至少街上商店都是那一類賣賣餐點或日常小品,是跟生活連繫的,反正那些看得人目眩的拜金時裝或鐘錶名店在商業購物街上,每隔兩步就會碰上,多看也覺得膩;人也比那邊稀少得多,擦肩而過的多半是住在春陽里、震興里、榮康里一帶的民家,看的聽的吃的感受的都是一些老上海沉實素樸的生活。

don180610jayce-97

don180610jayce-120
小餛飩一邊包一邊煮,不折不扣的小店風味。

靜安別墅有家賣弄堂小餛飩,很多人在那邊吃早點!」榮康里的賣菜阿姨告訴我們,還說想吃的話定要早上11時前去,不然被賣清光。原來,這家賣小餛飩的店,在靜安區挺有名氣,家庭式經營,從前在別墅裏的107號,但光顧的人實在太多,招呼不下,於是搬到大街威海路去。聽當地人說,從前小餛飩可算是街頭食品,尤其入夜後,在一些十字路口上可以看到外省人推着小車,擱起桌子,賣起小餛飩來。因為燒的是柴爿,上海人乾脆叫這種餛飩為柴爿餛飩。亦因為—個「慳」字,賣餛飩的人總把皮子擀得細細薄薄的來減低成本;是的,那時代的餛飩皮都是手工推擀,而且薄得半透明。

雖然弄堂小餛飩的皮現在都並非手擀,但總算又薄又滑。圍裙扣上玉蘭花的阿姨,在店前摩打手般一邊煮一邊賣,先在碗裏澆一圈油,再放胡椒粉、榨菜、肉末和紫菜,舀入清湯和餛飩,最後撒一把葱花和蛋絲,熱騰騰的香氣,讓在排隊等候買早餐的人忍不住狂吞口水。阿姨見我們不是當地人,特意提醒:「吃時記得澆烏醋。」6元一小碗,10元一大碗,有人吃不飽,會多加一客麵感紮實的葱油拌麵。

不知怎的,剎那想起《花樣年華》中蘇麗珍踩着高跟鞋走過咯吱響的樓道,然後跑到樓下弄堂口買一碗餛飩回家吃。原來,上海人真的好喜歡吃小餛飩!

don180610jayce-117
有些人不喜歡擠迫的,會把小餛飩捧到閣樓上慢慢吃。
don180610jayce-92

弄堂小餛飩
上海市威海路714號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