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菠蘿】城市人認養菠蘿 從菠蘿苗到收成 參與栽種過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Hello ! Hong Kong Farms 可持續港農

【認養菠蘿】城市人認養菠蘿 從菠蘿苗到收成 參與栽種過程

1

梅窩何氏果園的何逵遠(Danny)是視光師,周末在梅窩埋首耕種,他的經歷已有不少報導。一年到頭付出的汗水,只等暑假收成,包括龍眼、菠蘿、黃皮。這天他忙於採黃皮,仍接待了一批訪客,他們是菠蘿的「養父母」。為期半年的「菠蘿山旮旯 — 大嶼何氏果園菠蘿認養計劃」概念始於去年冬天,跟Danny學藝的八個學徒負責開墾菠蘿田,但當時未有收成,他們遂推出此計劃。「認養」一詞象徵親厚關係,寄望認養者照顧和尊重農作物。

首先,他們招募得二十個養父母,一起上山挑選自己的菠蘿BB,再用果園的龍眼木、荔枝木做名牌,掛在菠蘿旁邊標記,各人亦帶了一盆菠蘿苗回家照料。這主意最先由Danny提出,為的是想人們認識菠蘿漫長的生長階段、種植工夫。帶回家的盆栽要種兩年以上以及種植得宜才能結果,學徒Ken說這能讓參加者了解一方水土種一方植物的道理,只有窩田村獨特的山谷地勢、砂礫土質和強日照,加上多年混種,Danny才可種到獨有的香水蜜糖菠蘿,「大家對這件事會加很多分,不同於在超市很方便地買的一罐菠蘿。」

明信片、時令茶點 吸引大家探菠蘿

半年來,他們定期給養父母寄送手寫明信片,匯報「菠蘿BB」近況,例如踏入成熟期,但怕太香甜會被田鼠偷吃,要套上雞仔網「坐牢」的苦況。收成之前,他們數度再帶養父母上山,參觀和品嚐時令農作物茶點,如用上Danny種的薑煮湯圓、菠蘿煮紅菜頭湯等,學徒John說:「用獨特的東西吸引大家回來看菠蘿,有食的元素,大家印象最深刻。」

要去果園非易事,途經「奪命斜」,有學徒第一次到訪時心想:「這樣一個農場怎麼做運輸銷售啊。」這天是首個收成日,數名認養者步行四十五分鐘到果園,汗如雨下,卻發現部分菠蘿不夠熟,須擇日再取。但大家仍滿臉欣悅地買走大堆黃皮,又跟Danny去剪黃皮樹、為黃皮測糖、聽他講種植心得。認養者Eva有幸捧走一個菠蘿,她說自己素來喜歡果園,到日本旅行都會到士多啤梨園或蜜瓜園,「但日本純粹自己摘,不能跟農夫談天,可跟農夫對話,感覺不太一樣。」她珍惜與Danny坐下交流的機會,亦讚賞學徒的心思,特別是手寫明信卡,「如果明年有我會再來,因為我喜歡吃這些,最主要覺得香港很少這種可以參與整個過程的地方。」當天目測每人都買了至少兩斤黃皮,回家路上一直聞到芸香科獨有的清洌香氣,沁人心脾。

果農Danny和他所種的菠蘿感染力不容小覷,每令訪客和學徒留下深刻印象。
果農Danny和他所種的菠蘿感染力不容小覷,每令訪客和學徒留下深刻印象。
《有種大嶼—鄉郊社區營造手記》旨在分享兩年間的學徒歷程,但他們的經驗未必可直接套用在其他社區或鄉郊,要視乎自身條件。
《有種大嶼—鄉郊社區營造手記》旨在分享兩年間的學徒歷程,但他們的經驗未必可直接套用在其他社區或鄉郊,要視乎自身條件。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Hello ! Hong Kong Farms 可持續港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