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當年舊生也是今日家長 父子之間如何傳承西裝校褸文化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校褸誌

他是當年舊生也是今日家長 父子之間如何傳承西裝校褸文化

fatherandson

當今堅拒夾棉風衣、尚保留西裝校褸的,以百年傳統名校居多。

喇沙小學是少數依然採用西裝絨褸的學校,小一、小二生在冬日會穿上棗紅色V領校褸,扣上金鈕,特別醒神。升上小三至小六後,男孩們的校褸轉變成深藍色反領款式。完成呈分試、成功「過馬路」升讀喇沙書院後,又紛紛變成身披黑色西裝校褸的大哥哥。透過校褸的用色,除了有助校方以校服劃分高低年級之外,似乎也暗藏與「成長」有關的符號。Sunny是喇沙書院舊生,曾經與幾位兄長同在喇沙利道留下不少足跡。近年他也常在此出沒,但身份轉換成家長,牽着三個兒子的小手上學去,其中包括現時六年級的「孻仔」Adrian。

fatherandson42
深秋又尚未入冬時,總是一早一晚特別涼,中午卻又極暖和,「我就會叫佢穿上冷衫,外披校褸,返到學校才除下校褸讓我帶走。」既要確保孩子溫暖,又要防止午間一熱就遺留校褸,作為父親總是要有二百分的細心。

早在十一月天氣轉涼之後,Adrian就常常穿著西裝校褸返學,一方面是父親推動,但實際上他亦不抗拒,甚至有自己的欣賞角度。「著咗呢件,連筆袋都不必帶」,仍然孩子氣的Adrian指着身上幾個大口袋說:「方便,可以直接放筆。這邊再放八達通,還有紙巾……」班上同學也會穿着校褸上學去嗎?「十個有六個。」在「大地褸」沒落的世代而言,這個比例無疑令人驚訝。

fatherandson4

西裝暗裏是秘密武器

校方堅守傳統,沒有推出新式褸款是維持學生們「西裝筆挺」的主要原因。作為家長的Sunny亦很支持。在他眼中,一件西裝校褸縱然不常穿著,卻有一種代表性及核心價值。

「我那年代,校褸人人都有一件,卻都是很少穿。但若然要穿著時,那必然是重要的時刻。或許是教堂的喪禮,或許是畢業典禮、影學校Year Book、參加文科比賽。校褸是代表學校的形式,也是重要場合尊重人尊重自己的方式。」他試着比喻,「就像秘密武器。你不會經常使出,但只要一亮相,便至緊要時刻」,準備要『打大佬』。」

他身披少年時代的「大地褸」,手執長子那件新式校褸,依然是西裝剪裁,換上了新絨料明顯更輕身,縱然也不保暖,但Sunny認同這種轉變,「都是時代的需要,香港現在也無需要着厚褸了。」

fatherandson3
從小學升讀中學,校褸的顏色轉變,儼然是一種身份象徵。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校褸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