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tcher》一套半神劇的序章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The Witcher》一套半神劇的序章

31.12.2019
方恨小
《The Witcher》

先講結論:萬眾期待的《The Witcher》終於在上個月底正式上映。這套由Netflix主導的中世紀史詩魔幻劇集,老早就被認定是挑戰HBO一代神劇,《Game of Thrones》的野心大作。的確,論原著的知名度,《The Witcher》絕不比《Game of Thrones》遜色,可是單以劇集第一季的觀後感來說,要冠予「神劇」之名似乎言之尚早。

WW_101_22.05.2019_239.ARW

《The Witcher》原本是一部由波蘭作家Andrzej Sapkowski於九十年代完成的魔幻小說。2000年代初便曾經分別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可惜口碑不佳,很快就被觀眾遺忘。真正令這部作品瘋魔全球的,是來自CD Projekt RED開發的一系列《The Witcher》RPG電子遊戲。尤其是2015年推出的《The Witcher 3: Wild Hunt》,銷售至今已超過二千萬套,不單只先後榮獲了八百多個獎頂,更被各大遊戲平台譽為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RPG作品。就連今次在劇集中飾演故事主角傑洛特(Geralt)的Henry Cavill,都表明自己是遊戲的fans。當他知道Netflix有意開拍《The Witcher》時,便立即說要報名參加,據說當時連劇本都還未有呢。結果Henry如願以償,劇集出來後也證明他真的演得很好,至少比他演DC系列的Superman有型多了。

回到劇集本身。《The Witcher》的世界,跟《Game of Thrones》同樣宏大且複雜,同樣是多國混戰峰煙四起,也同樣有性與暴力的視覺刺激。不同的是,《Game of Thrones》的主題偏向「權力鬥爭」,《The Witcher》則集中於三位主角與命運周旋的冒險故事:孤高的獨行獵魔士傑洛特、憤世的叛逆女魔術師葉妮芙(Yennefer)、潛力驚人的亡國小公主奇莉娜(Cirilla)。而且在《The Witcher》的世界裏,還有更多的妖魔鬼怪,更多的亞人種族,以及更多的魔法對決。你可以想像是將《Game of Thrones》與《The Lord of the Rings》撈埋一齊。

WW_101_28.05.2019_149.ARW

本來以為今次原著作者Andrzej本人也有份參與創作,所以劇集的還原度非常之高,對於沒有玩過遊戲的朋友(我也沒玩),理應還是可以容易地投入到《The Witcher》的魔幻世界裏。而事實上,劇集出來後效果卻完全相反。睇完第一集你會覺得「哇,好勁!」但去到第二集便立即搲晒頭,第三集甚至開始有點頂唔順。原因是,故事中三位主角其實有各自的時間軸,但劇集一開始並沒有點明,對原著零認知的觀眾會誤以為三條線是同時發展,分不清哪些是倒叙哪些是插叙,加上有夠多複雜的人名地名稱要記,傑洛特與葉妮芙又不會老,所以頭三集真的很易睇到一頭霧水。要去到第四集後,當這三條時間軸終於開始重疊起來,大家才逐漸感受到《The Witcher》的「劇力」。

感覺導演在第一季裏,是想學《Westworld》那樣故佈迷陣,到最後才來個「逆轉」式的爆炸性「解說」。但其實對於《The Witcher》這個故事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因為《Westworld》在探討的是「真亦假時假亦真」,所以有着「懸疑」的必要性,而《The Witcher》第一季得八集,你一係打多幾場,一係除多幾件衫好過啦!這也是為什麼《The Witcher》尚未可稱神的原因,也令人質疑Netflix的野心是否太大,以至常常不甘於好好地講一個故事,硬是要故弄玄虛,結果成套劇俾佢搞軭晒。而與《Game of Thrones》相比,《The Witcher》還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對白太過淺浮。每個角色說的話,都像《尋秦記》裏的古天樂,毫無中世紀的feel之餘,廢話還很多。想刻意經造搞笑效果?又係另一個沒必要的多餘動作。

WW_105_20.02.2019_53.NEF

幸好幸好,這些問題真的到了第四集後便慢慢修正過來,感覺就像換了導演似的。尾四集完全展現出「神劇」應有的條件,在劇情、場面、特技、剪接等方方面面都處理得很好。如果第二季能保持到尾四集這個水準的話,相信最後一定可以超越《Game of Thrones》的高度。畢竟《Game of Thrones》的劇集進度超前了原著小說,最終迎來一個非常爛的結局,而Andrzej早就寫完了《The Witcher》。如果導演和編劇沒有發神經,Netflix沒有像《Sense 8》那樣突然cut budget的話,《The Witcher》絕對值得我們期待。

方恨小

情到濃時方恨小,春宵一刻直不甩。人到中年,學人寫吓嘢。

方恨小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