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 林懷民交棒的實力宣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EXCHANGE》 林懷民交棒的實力宣言

09.01.2020
Pianda

《EXCHANGE》是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林懷民,退休前策劃的最後一個節目,由三個短篇構成:雲門新任藝術總監鄭宗龍為陶身體劇場編創新作《乘法》,陶身體的藝術總監陶冶亦為雲門舞者編創了《12》,最後林懷民讓雲門資深舞者演繹他退休前最後一個公開的作品《秋水》,三個短篇構成的《EXCHANGE》亦是衛武營一周年的慶生節目。

《EXCHANGE》(中文名「雲門舞集 陶身體劇場─林懷民 陶冶 鄭宗龍」似作品陳述多於作品名稱)有多重意思,一自然是陶身體劇場和雲門舞集的交換創作/演出,二是雲門的改朝換代。自從林懷民宣布退休之後,甚少和接任人鄭宗龍同場接受訪問,感覺是林懷民刻意為之,不讓自己的身影繼續籠罩下一代的雲門。雖然鄭宗龍的長篇新作《毛月亮》和林懷民任內發表的最後一個長篇《關於島嶼》似有承先啟後的微妙呼應,但二人作品同台始終留到衛武營一周年這檔慶生節目。

全長約個半小時的Triple Bill節目,由鄭宗龍為陶身體劇場編創的《乘法》開啟。《乘法》是三個作品之中最開放亦最冒險的,鄭宗龍走到北京陶身體劇場的基地和舞者一起工作一個月,了解舞者的個性、特質,再通過自己的舞蹈語言講一個關於零和一、關於數碼的故事。

如果你期望看鄭氏一貫由民間祭祀而來的舞蹈語言,你需要調整一下預期,因為他開明地將陶身體舞者的特點,包括螺旋轉動的舞蹈語言納入今次創作之中,卻稍稍打破舞者習慣的連綿節奏,並加入更多手的動作。陶身體舞者的優點在《乘法》之中表露無遺,九位舞者又以創團成員段妮的演出最亮眼。鄭宗龍透過這次合作向外界展露他的領袖風範。

緊接《乘法》上場的是陶冶為雲門編創的《12》。陶冶約一年前甄選了十二位雲門舞者合作之後,便獨自回到北京埋首創作。陶身體劇場的作品都以登台舞者的數目命名,前作包括《2》、《4》、《5》、《7》、《8》等,今次起用雲門舞者竟一下子跳升至《12》,卻同時圓了陶冶多年前埋下的創作心願。

《12》的舞台非常簡約,無背景無道具,台面只是大大的一個淺色長方形,擺出天高地闊的格局。一開場,一位舞者穿着淡灰色的衣服,以低重心的舞蹈出場,一直貼近台面舞動,手部動作不多而且克制。十二位舞者輪流獨舞,給人天大地大孤身掙扎的感覺,配合小河簡約而富禪意的音樂,將觀眾導向試煉與感悟的聯想。

林懷民在演後談說有朋友覺得舞者的扭動像蠶,陶冶也說有其他朋友有相同感受,但《12》的創作靈感源自陶冶十多年前還是舞者時,於瑞典演出期間看到的流雲。陶冶在演後談給出的註腳是:「雲出現在雲中,水消失在水裏。」

所以,地闊天高其實是水天一色的海邊,舞動是低空的浮雲,是海天之間的自然力量。但看在當下觀眾的眼裏,卻是一種擺脫束縛的掙扎,加上編創來自北京,更加讓人聯想到被綑綁於茫茫大地上的掙扎。

陶冶是編好整個作品後,才來到台灣傳授給雲門舞者,所以《12》流露鮮明的陶氏風格,讓觀眾見證雲門舞者優秀的詮釋能力。

壓軸出場是林懷民最後一個公開發表的巡迴作品《秋水》。強調是公開發表,因為《秋水》原為雲門2016年籌款晚宴的演出項目。靈感來自林懷民2015年在京都山區所見的涓涓水溝,上面還漂着細細的紅葉,他請人前往拍攝影片,並起用五位資深舞者──周章佞、黃珮華、黃媺雅、楊儀君、蘇依屏,編成以小見大的《秋水》。

水是林懷民常用的意象,最著名自然是《水月》,精巧的《屋漏痕》也引申自水,近年大作《稻和》亦不乏水的意象。《秋水》由開場切入,到舞者的動線和進出,都是典型林懷民的舞蹈語言,由一眾資深舞者演繹分外有質感。常說舞者是個燃燒青春的行業,但雲門的舞者是愈資深愈醇厚。資深舞者在很多演出都刻意退到後排,將觀眾的注意力留給前排的後輩,卻依然掩蓋不了他們的光芒。

《秋水》是當仁不讓給資深舞者顯露他們的功架,給觀眾最後一次看看林懷民麾下簽名式的雲門之美,因為這羣舞者年底將會隨林懷民一起退下舞台。首演之後,已有評論說是告別之作,流露依依不捨之情。但林懷民自己卻笑言:沒有這回事,因為創作的時候,自己還沒決定退休,資深舞者也沒人說要退下來。但林懷民也說,觀眾看到什麼就是什麼,這是舞蹈迷人的地方。

以《EXCHANGE》作為林懷民離任前最後一個策劃項目,承先啟後之餘,新一代華人編舞繼續並肩前行的喻意是不說自明。據悉,雲門來年的節目已排滿檔。不妨在衛武營兩周年紀念前後,也密切留意林懷民交棒一周年的雲門有何新氣象。

作者簡介

Pianda,文化工作者。在世界待得愈久,愈確定最好看的風景就是人。離不開互聯網,盡量讓文章見於紙媒。

Pianda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