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樂於戲劇 讓文言文走入枕邊故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親子共樂於戲劇 讓文言文走入枕邊故事

05.03.2024
卓朗燊 @Creative Team
以戲劇教學,讓小朋友有趣地學習。

這天,由7A班戲劇組主辦的「賽馬會『趣看文言』戲劇教育計劃」,在中環大館呈獻了計劃下其中一個活動:「親親古詩文:親子文言閱讀體驗」工作坊。一眾小朋友以及家長正在導師的帶領下演繹文言故事《鐵杵磨針》。

小朋友在主持人充滿趣味的引導下學習文言文
小朋友在主持人充滿趣味的引導下學習文言文

活動中所有小朋友都是初小生。跟他們這個年紀的小朋友閱讀中國傳統故事時,為方便理解,往往都會用上白話文語譯版本。不過,這次活動卻直接用上文言原文,並透過「戲劇教學法」,以肢體動作、表情、對白、道具等戲劇元素提供多元刺激,令小朋友們享受閱讀文言文故事。故事中,李白一度取笑打算把鐵柱磨成針的老婆婆,也就是原文中的「白笑其拙」一句。當朗讀到這裏時,劇團藝術教育主任薛海暉一邊朗讀,一邊透過放大了的肢體動作及態度扮演李白,既精準又滑稽地取笑老婆婆:「乜你咁蠢㗎,哈哈哈哈!」,惹得全場小朋友和家長大笑起來。然後另一位導師,藝術總監梁承謙(一休)博士,邀請小朋友依樣畫葫蘆扮演李白,家長則負責扮演老婆婆,以文言原文回答:「功到自然成耳。」如此你一言我一語,就把整篇文言文變成了立體的演出。小朋友們不只玩得開心,更發現原來閱讀可以這麼有趣,對學習文言文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主持人以誇張滑稽的手法演繹《鐵杵成針》的故事
主持人以誇張滑稽的手法演繹《鐵杵成針》的故事

整場活動除了《鐵杵磨針》外,還與小朋友及家長們一起演繹了《折箭》、《畫雞》等古詩文,主辦單位更邀請了外號「格林姊妹」的兒童文學作家潘金英和潘明珠作示範,讓家長們掌握不少簡單的親子伴讀技巧,例如律動、節奏朗讀、戲劇扮演等,令大人跟小朋友也獲益良多呢。家長只要在日常親子時間,如日常伴讀或睡前故事時間,運用這些伴讀手法,就能跟小朋友們一起閱讀及理解文言故事!這既能增長小朋友知識,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使文言文真正融入平日生活。

現場用上道具,令小朋友投入故事。
現場用上道具,令小朋友投入故事。
7A班戲劇組藝術教育主任薛海暉
7A班戲劇組藝術教育主任薛海暉

透過戲劇手法讓文言文「活」起來

「我會認為把戲劇融入教學的最大好處,就是學生能夠切身處地理解一件事,而非將事情憑空想像出來。」薛海暉認為當學生只是坐下來聽書的時候,其實那件事對他來說很「遠」。例如在談論戰爭時,如果能令他們代入到軍人的角色,就能夠讓他們往更深的層次思考:面對戰爭的人,他們的心裏到底是想甚麼的呢:能夠做甚麼才能倖免於難?我也不想死,對方會想被殺嗎?殲滅敵方是唯一的辦法?希望避免戰爭發生我們可以做甚麼?就因為多了不同的角度,同理心就不難出現,學生的思考就會深入得多,這就是把戲劇帶入教育的妙處。而用於文言文教育的好處則更為明顯,皆因很多文言字句如果用白話解釋可能要費不少唇舌,但其實只要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已經能精準呈現,令人清楚明白意思之餘,更能讓人感受這個字的溫度。

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梁承謙(一休)博士
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梁承謙(一休)博士

不過到頭來,為甚麽初小學生也要接觸文言文呢?不會過份艱深嗎?一休解釋當中與戲劇有關的玄機:「我本身是一名編劇,深信言簡意賅才會寫出好的作品。而文言文就是言簡意賅的最佳例子,往往一個絕妙的選字就能表達很多意思。」因此他非常鼓勵大眾多接觸文言文以加強語言能力,並藉此感受中國語文的美麗,體會中華文化的底藴。他補充,以戲劇教文言文不只是徒添趣味,更有實際得益。

活動結束後,全場小朋友與主持一起大合照。
活動結束後,全場小朋友與主持一起大合照。

「有位副校長跟我說,以前有位學生做文言語譯時,五十個字都寫不出來。但用了戲劇方法幫他理解文章後,他那次竟然譯出了約三百字。使用戲劇學習文言文效果之震撼,叫人難忘。」說到這裏,一休眼中流露出一絲欣喜,並溢滿向大眾推廣中華文化的期望。

7A班戲劇組的文言文教育始於2015年,至今每年一直製作《戲解文言》系列演出,將初中及高中的指定文言文篇章改編成戲劇演出。而今次7A班戲劇組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希望將文言文學習從校園帶到社區與家中。「親親古詩文」讓親子能共樂於文言文,正是把它帶到家中的第一步。今年是這三年計劃的首年,未來尚有一系列活動帶領社會各界享受閱讀文言文,如果有興趣不妨繼續留意,一起參與。

 

卓朗燊 @Creative Team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